佛教常识|杀生的果报 杀生的果报:多病、短命、天灾、人祸、结怨、偿命、恶梦、善神远离、命终堕恶道等报,经证如下: 《地藏經》說:“若遇杀生者,說宿殃短命报!” 《正法念经》说:若先世有杀生业,寿命短促,疾速命终。 析:以上经文说明,杀生短命。 《毗娑沙论》说:若人持不杀戒,于未来世决定不逢刀兵灾劫。 析:不杀生不会招感刀兵劫难,如果杀生就会遭遇刀兵(战乱、仇杀等)灾难。 《大智度论》说:“活大地狱中诸受罪人,各各共斗,恶心瞋争,手捉利刀,互相割剥,以矟相刺,铁叉相叉,铁棒相棒,铁杖相捶,铁串相贯,而以利刀互相切脍,又以铁爪而相诶裂,各把身血而相涂漫。痛毒逼切,闷无所觉;宿业因缘,冷风来吹,狱卒唤之:“咄!诸罪人还活。”以是故名活地狱。即时平复,复受苦毒。此中众生,以宿行因缘,好杀物命牛羊禽兽,为田业、舍宅、奴婢、妻子、国土、钱财故,而相杀害。如是等种种杀业报故,受此剧罪。” 析:因造杀业堕落“活地狱”受种种极苦。 《大智度论》说:“佛说十不善道中,杀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何以故?虽在富贵处生,势力豪强而无寿命,谁受此乐?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罚、刑残拷掠以护寿命。” 析:佛说十恶业与五戒,杀业罪报第一。 《大智度论》:佛语难提迦优婆塞:“杀生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 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 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 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 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 六者、常有恶梦; 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 八者、种短命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堕泥犁中; 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 解:杀业有十种罪。 1、心怀贪嗔痴烦恼,特别是嗔恚烦恼,而且生生世世都很难消除。 2、所有众生非常痛恨厌恶杀生的人,而且不想见到杀生的人。 3、经常有邪恶的心思,总想做伤害众生的恶事。 4、众生遇到杀业的人,象见到毒蛇猛虎一样害怕。 5、睡觉时内心惊慌害怕,睡不安宁,很难入睡。 6、常做恶梦。 7、临终的时候,恐惧、发疯发狂而死。 8、种短命的因,受短命的果。 9、命终堕地狱受苦。 10、地狱、恶鬼、畜生报满,投生做人,常受短命的果报。 杀业,有时因仇恨而杀,有时因贪钱财(谋财害命、取动物皮、毛、胆汁等谋利)、名望、口福而杀,所以感招三恶道的重报,投生为人再爱因生病、天灾、人祸(偿还命债)等原因导致的短命轻报。 如果所杀的对象属五逆,罪报极重,受苦的种类、程度和时间,更重、更长。 《正法念处经》:“又见众生,作五逆业。五种恶业,以是因缘,堕阿鼻地狱。 云何五逆?若有众生,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若以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大恶业故,堕阿鼻地狱。” 注:五逆罪——逆,违悖天理。人对父母,应当竭力孝养报恩,反而杀害。 僧和合,清净无诤,得成道业,利益于人,反而离间破散。 诸佛如来出现世间,度脱一切众生,所应恭敬供养,反伤支体,以出其血。 罗汉出离三界,为世福田,利益有情,所当礼敬,反加杀害。 僧之羯磨,为人受戒,不一心奉事禀受戒法,反以恶言破毁其行。 如是等人,永堕地狱,无有出期。如世极重之病,很难医治。(罗汉,梵语具云阿罗汉,华言无学。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 五逆轻重: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成实论说:破僧最重,为什么?因离三宝故……导致可入圣者,不得入圣。坐禅学问,读诵礼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受报的地方。【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