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改编时一切都可以变动。
但你必须确切地知道你到底在改变什么。
至于像所有那些粉丝群体弗兰德化的无稽之谈?把它直接扔出窗外。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据,即使是你不喜欢的那些破东西也是如此。
在某种程度来说,你需要有能力为这项改变撰写一份站得住脚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并且它必须与你的作品相吻合。
比如举例来说:
在《我与超人的冒险》(MAWS)中,氪星帝国的设定很有意思,因为氪星人是一个天生拥有超能力的社会,而他们的毁灭,则是由一次为时已晚的转变所注定的,并且这一点也体现在地球上。
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但它在叙事中的选择得到了反映,并且理由充分。
但你也必须明白:
如果这项改变没有比原作更好,而你的存在只是为了充当原作的替代品或替身,那么你无论如何都很可能会受到抵制。
‘后危机时期’的超人基本上是一堆用来为自己辩护的文章,它曾在很多人中引起共鸣,但最终,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消融殆尽了,因为即便它在理论上被证明是合理的,但那些辩护的理由和改变本身就很糟糕。
例如,对神奇女侠黏土起源设定的改动,之所以可能永远不会成功,是因为其核心意图和元叙事的重要性在于让她在故事宇宙中摆脱男性的影响而诞生,使她成为纯粹女性特质的象征;而将她改为一个典型的半神,只会真正剥夺她的主题和独特性,让她变得更宽泛、更易于接受,而不是真正从一个新的角度讲述她的故事。
另一方面,做出如下的改动:比如设定她从未了解天堂岛,或被养育在地狱;或者一个流行的粉丝构思——让她由大理石制成,并可能赋予她独特的弱点,用来探讨她相对静态不变的本质,并将她与特定的希腊意象连接起来,而非更具圣经色彩的黏土塑形——所有这些变动都是与(角色自身的)核心意图和魅力不违背的,并且并非仅仅是出于纯粹的愤世嫉俗的原因而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