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31日漏签0天
中山大学吧 关注:358,780贴子:3,428,33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山大学吧
>0< 加载中...

辩论帖:钱是万恶之源吗?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善良的愚者无名
  • 沕水泛舟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刷b站,忽然发现自己很久不看辩论了,都在看些乐呵呵的抽象视频和新闻,感觉脑袋空空。于是想开个辩论帖,跟同窗们讨论一些经典论题,让大伙都开动脑筋来参与。
正方: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注意:不能站中间,不能两边站队,要遵守现代正常辩论的规则和道德,不能违反核心价值观(狗头保命),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开篇就需要给出自身是正方反方。可以发表观点,可以驳斥观点。
(ps:个人觉得古代诸子百家时代辩论是很有意境的时代,我们或许比那些先贤还略显年轻,但却是站在历史巨人上的新时代青年,未尝不可见昔日风采,乃至更胜往昔)


  • 善良的愚者无名
  • 沕水泛舟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先给出示例
我是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第一,钱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只是一种工具。 钱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它促进了社会分工,提高了交易效率,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同样一把刀,在厨师手中可以做出美味佳肴,在歹徒手中却可以伤人。我们能说“刀是万恶之源”吗?显然不能。同理,钱可以用来行善积德,比如比尔·盖茨、曹德旺先生捐出巨额财富用于慈善;也可以用来为非作歹。善恶的关键在于使用钱的人,而非钱本身。
第二,没有钱的时代,恶也同样存在。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类就没有罪恶了吗?原始部落为了争夺食物、领地和配偶而进行的战争和杀戮,其恶行的根源是什么?是嫉妒、是仇恨、是权力欲。这些恶的根源,深植于复杂的人性之中。即使我们今天废除货币,人类也会为了其他资源——如土地、能源、声望——而继续作恶。将罪名安在一个工具上,是对人性复杂性的简单化误读。


2025-10-31 05:0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新概念物理教程
  • 红楼听雨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偏个题。我一直觉得大多数辩论如果没有围绕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话就非常奇怪,或者说,大多数围绕一些不是实际发生的,一个抽象的观点的辩论的话,最后就是一个争定义的问题。例如lz的辩题里,什么叫万恶之源?如果万恶之源是所有被社会大多数人所认为恶的事的根本源头,那钱显然不是的,因为在货币的概念之前已经有些行为可以被大多数人认定为恶。如果万恶之源是所有造成恶事的原因中最大的一个,那又要如何界定追溯原因的界限(因为如果你不界定的话,所有事物最根本的源头都是宇宙大爆炸),要如何找出与钱属于同一层级的“原因”类的概念?如果lz想辩的是钱是好还是坏,那辩的是货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是对人们幸福度的影响,这里的人又是哪段时间的人们。如果这些定义不给出,那每个角度都可作为论据去给出,但是谁也辩不倒谁,你可以说这个角度参与的“好”的组成就大于那个角度吗?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关于这种问题的讨论,我只是觉得这种很难称之为辩论。我大一的公选课有一场辩论会,我记得主题是手艺(纺织、吹玻璃瓶之类)更重要还是科学更重要。除了刚开始几回合两方各说明自己的论据,到后面都是不断重复“你觉得xx重要,那你要证明你论证的那方面比我论证的那方面更重要”,然而两方都无法论证。诚然这场“辩论会”中正反方的论述分析了“手艺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对手艺发展的重要性”、“手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更不如说是一场讨论会,本没必要冠以辩论的名头,也没必要就这个主题驳斥。如何要以辩论的形式进行,那便是很快分析清楚相关情况之后两方就不同的定义开始鸡同鸭讲。
不过我也知道有一些抽象的问题的解释是经历了时间发展不断具体不断完善的。但我觉得大多数抽象的辩题是不属于这种的,它们往往根据一眼看来就是不同的理解方式有不同的答案。
不过我也不完全对上面的观点自信。我不知道这些看似一眼望到边的辩题是否有我未了解过的高观点。如果辩论时双方能将辩论从一些容易想到的论据相互对轰逐步辩论拔高到一个高观点,那感觉应该是场精彩的辩论。
我课余见过的辩论赛也不多,本身也是理工科专业的,所以观点可能不成熟。并没有抨击lz的意思,而是提出我的质疑与疑惑。不过,就lz所说的发帖动机来说,这个观点或许也可以讨论一下?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山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