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211,724贴子:1,246,266

王安石,是南宋的“祖宗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宋发现了一个,很恐怖的问题:
王安石所有的新法,都被强化了。。
注意,是所有。。。。
(青苗,免役,市易,均输。保甲,保马,将兵,军器械。方田均税)
1.青苗法"借尸还魂"→常平债。
2.免役法"金蝉脱壳"→助役钱。
3.市易法"改头换面"→榷货务。
4. 均输法“名亡实存”→“和籴”。
5.保甲法"死灰复燃"→乡都制。
6.保马法"阴魂不散"→户马法。
7.方田均税法"再接再厉"→经界法。
8.将兵法"全面进化"→从政策到国策。
9.军械监法“绝不松手”→御前军器
换个名字的事,杀其人而用其法。
王安石自比商鞅,如你所愿。。。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10-26 22:52回复
    最后,做一个总结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10-26 22:53
    回复
      2025-11-07 18:17: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熙宁“旧”制,元丰“故”事,神宗“遗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10-26 22:54
      回复
        案例一:李光 —— 直斥其源,以“熙宁之法”为攻讦武器
        · 人物:李光,南宋初年参知政事(副宰相)。
        · 背景:在高宗面前争论役法(即免役法)的利弊。
        · 出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或见于其奏议)
        · 核心论述:
        “此乃熙宁之法,非今日所创也!… 今乃尽取之,而复令保正、保长佣雇,是率敛也!”
        (这本来就是熙宁年间【王安石】的法令,不是我们今天的创造!… 现在却把役钱全部收走,又让保正、保长去服劳役,这纯粹是横征暴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10-26 22:54
        回复
          案例二:卫泾 —— 援引“熙丰旧制”,以先帝权威立论
          · 人物:卫泾,南宋中期名臣,曾任中书舍人、礼部尚书。
          · 背景:在论述某项具体制度(如军事或财政)时,上书请求恢复旧制。
          · 出处:其文集《后乐集》中的奏议
          · 核心论述(模拟其典型逻辑与口吻):
          “臣窃观熙丰旧制,于将兵、训卒、理财、驭吏,皆有一定之规,百世不可易者。… 乞下攸司,参酌熙丰旧制而行之。”
          (臣私下考察熙宁、元丰时期的旧制度,在统兵、练兵、理财、管理官员方面,都有固定的章程,是百世不可更改的。… 请求陛下下令有关部门,参考熙宁、元丰旧制来施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10-26 22:54
          回复
            案例三:周必大 —— 依循“元丰故事”,以成例指导政务
            · 人物:周必大,南宋宰相,著名文学家。
            · 背景:讨论官员任命、礼仪或具体机构设置时。
            · 出处:其奏议或《宋会要辑稿》相关记载
            · 核心论述(典型表述):
            “依元丰故事,置官设属,其事权乃重。”
            (按照元丰年间的先例,设置官员和下属机构,这样它的职权才得以加重。)
            > “所有上件差遣,欲乞依元丰故事施行。”
            (所有上述的官员派遣,我想请求依照元丰年间的先例来施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10-26 22:54
            回复
              案例四:朱熹 —— 追溯“神宗遗法”,于批判中见承认
              · 人物: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 背景:在其奏札和语录中批判时政,追溯弊端源流。
              · 出处:《朱子语类》或其封事
              · 核心论述:
              “神宗皇帝所以制产、选兵、理财之法,…… 其后章、蔡之流,变乱其法,遂至大坏。”
              (神宗皇帝当年制定管理产业、选拔士兵、管理财政的法度… 后来章惇、蔡京之流,变乱了他的法度,于是导致彻底败坏。)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10-26 22:54
              回复
                5. 君主的意识:清醒的功利主义
                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南宋君主,其意识最为清醒和务实。他的核心目标是 “存续” ,而非“道义”。
                · 他明确沿用“新法”:他下诏“行军用师,并依新法从事”,这里的“新法”就是指熙丰变法时期确立的军事法规,其核心正是王安石的“将兵法”。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工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10-26 22:55
                回复
                  2025-11-07 18:11: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王安石:质疑祖宗之法,成为祖宗之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10-26 22:55
                  回复
                    罗大经: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安石之罪,不胜诛,桧之罪,不胜诛矣。”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指出了当下的荒谬:
                    (荆公)而其(新法)遗毒余祸,至今为梗,令人痛恨。
                    ……今之君子,徒知荆公可诛,秦桧可戮,而不知现行之法中,有荆公、秦桧之遗法也。
                    ……今乃袭其名而用之,以为良法,是可叹也!
                    罗大经的批评一针见血:如今的士大夫们只知道口头批判王安石和秦桧,却不知道现在正在实行的法度里,就包含了这两人留下的东西。
                    如今一边骂着他们,一边却沿袭其法并称之为“良法”,这实在是可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10-26 22:56
                    回复
                      在南宋,一部分旧党后代,甚至开始系统学习王安石。比如韩绮后代韩侘胄,吕公著后代吕祖谦。
                      而司马光的后代(司马朴,司马伋),遭到了金人与秦桧的南北混合双打。。。。。
                      人教人永远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10-26 22:57
                      回复
                        王安石与商鞅不在一个层次上,没法子相比。如果说与管仲桑弘羊相比,还算是一类。不同的是,管仲桑弘羊都是独树一帜的成功的经济系统创建者,而王安石是个失败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10-27 10:12
                        回复
                          司马伷先生能肯定王安石,可见为磊落之人,历来变法真是至难矣!王安石近千年来一直被攻击!司马光之辈只有学者之能,而无治国之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10-27 15:35
                          收起回复
                            完颜构官方黑王安石。我为破家人,君做误国贼!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10-29 13:22
                            收起回复
                              2025-11-07 18:0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说了,王安石真的被骂了八百年吗?从一开始就是伪命题!好评如下。。。。
                              宋哲宗(章惇):忠心昭昭,日月可鉴。
                              宋孝宗(陆九渊):洁白之操,寒于冰霜。
                              道术必为孔孟,功勋必为伊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11-04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