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只说跟岛津有关的。岛原之乱的根本在岛津,幕府的内因无外乎就是禁教、地方幕臣剥削形成重灾区这两项,都是被一步步赶到那步的。如果没有岛津因势利导、推波助澜,或许根本没什么事:
一.岛津威胁太大,双方暗斗频繁。
1.岛津氏在关原之后所谓臣服就是缓兵之计。岛津义久、义弘兄弟根本没做出任何口头以及书面的承诺,上洛的老中镰田政近也没做任何口头或者书面的承诺,请起文是岛津忠恒写的,顶个球,以后岛津家有一百个理由不承认,大家心知肚明。
2.岛津军兵败九州征伐战,被丰臣6000铁炮阵打得没脾气,此后一直在蓄力。征韩战场岛津缴获了十万到十五万大军级别的火器(战后岛津义弘带回了27万鼻子,现在鼻冢还在,可以实验dna的)。经过20年的积累,岛津在江户初期拥有铁炮1万5146挺,弓1万820张,大炮至少百门甚至几百门,丰臣秀吉复活都要直呼卧泥马,关原他家没动真格的真是谢天谢地。
3.1624年明朝大内侍卫蓝会荣出侍岛津,改名河南源兵卫,建立忍者组织。1635年明朝武术家传林坊赖庆在相良家建立体舍忍者集团。这两家关系自不细说,建立这玩意就是跟幕府对抗的。江户时期,但凡幕府着大火,没多久岛津也得着大火,你来我往,这都是经验
。1637年,岛原之乱,谁能相信这里边没问题?鬼都不信。
4.岛津义久做大时期家臣里有个人叫天草镇尚,天草家家主,岛津义久的心腹,他的儿子天草伊豆守就是传林坊赖庆的师兄,剑豪丸目长惠的高徒。另外立花宗茂就是他的师弟,也是赖庆的师兄。这几个人的关系你一捋就清楚了,九州全是戏,只不过没人点破。天草四郎打着天草的字头做乱,可以这么说,九州很多大名都有责任。
。。。
二.对外扩张,你争我夺,犟上了。1609年岛津一个冲动灭了琉球,顺便收了烂地土喀喇,轻描淡写就成了,导致幕府脸上挂不住,非要打个样儿给大伙儿看看,不找个场子,誓不罢休。幕府在岛原组织了远征军,一错再错。
1.1616年长崎代官村山等安拍次子秋安远征高山(台),失败。幕府把责任推给了执行人村山父子,都是基督徒,斩首。
2.海盗出身的朱印船船长滨田弥兵卫于1627年劫持荷兰驻高山总督成功,减少了关税,这是唯一成果,这个滨田家是石井家的分家,这个石井家族人数众多、多如牛毛,都是搞破坏工作的。滨田家出自岛津家臣,而且也受过丰臣招揽(只不过没成功)。幕府这场子还是没找回来。
3.长崎奉行竹中重义支持松仓重政的入侵吕宋计划,为此大肆搜刮当地百姓、镇压基督徒,掠夺财富,成为导致岛原之乱的直接起因。
。。。
三.贸易争夺、利益趋使。岛津在琉球获取了暴利,各种新作物、手工品像爆豆一样;在三角贸易中也收获颇丰;特别是明末战乱,对明贸易受限,香料、药材日趋昂贵。
1.幕府在岛原开辟新的贸易航线,建立对安南、暹罗的贸易,一开始也是有声有色;但是他不会三角贸易,幕府只是应急,使大钱儿办小事儿,让葡萄牙人从中间赚差价。
2.朱印船贸易兴起后,九州大名都跑去长崎混吃混喝,幕府也没多装个心眼儿,一并同意,有钱大家赚嘛,最后岛津忠恒脸皮特厚也跑到岛原加一双筷子。琉球贸易幕府是一根毛都撸不到,朱印船贸易岛津还要插手。幕府是同意也不开心,不同意又没借口,窝心又上火,导致对当地剥削日益严重。
。。。
四.世仇家恨,不能不捅。
1.关原之战,川上忠兄把松平忠吉、井伊直政都打包送走。因为铅中毒,松平忠吉脑子出了问题,死前精神极度崩溃,对德川家康诚惶诚恐(死后也确实被除了家名),可以用两个字形容:遭罪。德川秀忠对川上有私恨肯定是有的,奈何德川家康非常喜欢川上忠兄。德川家康死后,德川秀忠以基督徒的罪名,把川上忠兄的嫡子久恒处以火刑,是比较早的幕府迫害基督徒事件,替自己出了一口小气。这件事纯属个人仇恨,但是以后如果有人以同样的罪名扩大打击范围,幕府也没办法,只能将错就错。
2.大阪之战,岛津大队没到,但是佐多忠增等参勤的武士参战了,战后就传出了丰臣秀赖、真田幸村被救走的传闻。我以前说过佐多忠增被丰臣秀吉招揽过,而且是4次一番枪的幸存者,一日之内连破4城,攻击力爆表,这个传闻有他合理的地方。后来幕府一直没放弃追捕丰臣残余的工作,终于1636年抓到了参加过关原的岛津家臣矢野兼云,也是基督徒,而且这个人曾受过丰臣秀长恩惠。幕府从他那里查明了明石全登长子在萨摩的实情,千真万确。矢野父子三人均被处以火刑,明石全登的长子被杀害。这时候,可以肯定,佐多忠增从大阪顺走人是板上钉钉的,只是带没带走那个人的问题。1637年岛原之乱可能就是为了把这个事儿岔过去的一个契机,避免幕府和岛津直接开战。岛津有暗中资助起义制造难度的嫌疑;幕府也有故意拉长时间、拖久一点的嫌疑。
3.岛津收下的其他家的家臣不少,最容易记住的就是小西行重父子,碰巧也是基督徒。
。。。
五.机缘巧合,怎么那么寸,前边那些该碰到的、不该碰到的人,多是基督徒。这就是倒霉。
一.岛津威胁太大,双方暗斗频繁。
1.岛津氏在关原之后所谓臣服就是缓兵之计。岛津义久、义弘兄弟根本没做出任何口头以及书面的承诺,上洛的老中镰田政近也没做任何口头或者书面的承诺,请起文是岛津忠恒写的,顶个球,以后岛津家有一百个理由不承认,大家心知肚明。
2.岛津军兵败九州征伐战,被丰臣6000铁炮阵打得没脾气,此后一直在蓄力。征韩战场岛津缴获了十万到十五万大军级别的火器(战后岛津义弘带回了27万鼻子,现在鼻冢还在,可以实验dna的)。经过20年的积累,岛津在江户初期拥有铁炮1万5146挺,弓1万820张,大炮至少百门甚至几百门,丰臣秀吉复活都要直呼卧泥马,关原他家没动真格的真是谢天谢地。
3.1624年明朝大内侍卫蓝会荣出侍岛津,改名河南源兵卫,建立忍者组织。1635年明朝武术家传林坊赖庆在相良家建立体舍忍者集团。这两家关系自不细说,建立这玩意就是跟幕府对抗的。江户时期,但凡幕府着大火,没多久岛津也得着大火,你来我往,这都是经验
4.岛津义久做大时期家臣里有个人叫天草镇尚,天草家家主,岛津义久的心腹,他的儿子天草伊豆守就是传林坊赖庆的师兄,剑豪丸目长惠的高徒。另外立花宗茂就是他的师弟,也是赖庆的师兄。这几个人的关系你一捋就清楚了,九州全是戏,只不过没人点破。天草四郎打着天草的字头做乱,可以这么说,九州很多大名都有责任。
。。。
二.对外扩张,你争我夺,犟上了。1609年岛津一个冲动灭了琉球,顺便收了烂地土喀喇,轻描淡写就成了,导致幕府脸上挂不住,非要打个样儿给大伙儿看看,不找个场子,誓不罢休。幕府在岛原组织了远征军,一错再错。
1.1616年长崎代官村山等安拍次子秋安远征高山(台),失败。幕府把责任推给了执行人村山父子,都是基督徒,斩首。
2.海盗出身的朱印船船长滨田弥兵卫于1627年劫持荷兰驻高山总督成功,减少了关税,这是唯一成果,这个滨田家是石井家的分家,这个石井家族人数众多、多如牛毛,都是搞破坏工作的。滨田家出自岛津家臣,而且也受过丰臣招揽(只不过没成功)。幕府这场子还是没找回来。
3.长崎奉行竹中重义支持松仓重政的入侵吕宋计划,为此大肆搜刮当地百姓、镇压基督徒,掠夺财富,成为导致岛原之乱的直接起因。
。。。
三.贸易争夺、利益趋使。岛津在琉球获取了暴利,各种新作物、手工品像爆豆一样;在三角贸易中也收获颇丰;特别是明末战乱,对明贸易受限,香料、药材日趋昂贵。
1.幕府在岛原开辟新的贸易航线,建立对安南、暹罗的贸易,一开始也是有声有色;但是他不会三角贸易,幕府只是应急,使大钱儿办小事儿,让葡萄牙人从中间赚差价。
2.朱印船贸易兴起后,九州大名都跑去长崎混吃混喝,幕府也没多装个心眼儿,一并同意,有钱大家赚嘛,最后岛津忠恒脸皮特厚也跑到岛原加一双筷子。琉球贸易幕府是一根毛都撸不到,朱印船贸易岛津还要插手。幕府是同意也不开心,不同意又没借口,窝心又上火,导致对当地剥削日益严重。
。。。
四.世仇家恨,不能不捅。
1.关原之战,川上忠兄把松平忠吉、井伊直政都打包送走。因为铅中毒,松平忠吉脑子出了问题,死前精神极度崩溃,对德川家康诚惶诚恐(死后也确实被除了家名),可以用两个字形容:遭罪。德川秀忠对川上有私恨肯定是有的,奈何德川家康非常喜欢川上忠兄。德川家康死后,德川秀忠以基督徒的罪名,把川上忠兄的嫡子久恒处以火刑,是比较早的幕府迫害基督徒事件,替自己出了一口小气。这件事纯属个人仇恨,但是以后如果有人以同样的罪名扩大打击范围,幕府也没办法,只能将错就错。
2.大阪之战,岛津大队没到,但是佐多忠增等参勤的武士参战了,战后就传出了丰臣秀赖、真田幸村被救走的传闻。我以前说过佐多忠增被丰臣秀吉招揽过,而且是4次一番枪的幸存者,一日之内连破4城,攻击力爆表,这个传闻有他合理的地方。后来幕府一直没放弃追捕丰臣残余的工作,终于1636年抓到了参加过关原的岛津家臣矢野兼云,也是基督徒,而且这个人曾受过丰臣秀长恩惠。幕府从他那里查明了明石全登长子在萨摩的实情,千真万确。矢野父子三人均被处以火刑,明石全登的长子被杀害。这时候,可以肯定,佐多忠增从大阪顺走人是板上钉钉的,只是带没带走那个人的问题。1637年岛原之乱可能就是为了把这个事儿岔过去的一个契机,避免幕府和岛津直接开战。岛津有暗中资助起义制造难度的嫌疑;幕府也有故意拉长时间、拖久一点的嫌疑。
3.岛津收下的其他家的家臣不少,最容易记住的就是小西行重父子,碰巧也是基督徒。
。。。
五.机缘巧合,怎么那么寸,前边那些该碰到的、不该碰到的人,多是基督徒。这就是倒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