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速描——高端制造的“隐形门槛”
工业纯水(UPW)是电子、光伏、制药、化工等流程的“血液”。一条月产4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每天需要1.2万吨18.2 MΩ·cm的超纯水;TOC只要升高5 ppb,良率立刻下滑0.3%,年损失可达2亿元。随着半导体国产化、动力电池扩产、生物药CDMO爆发,中国工业纯水设备市场2024年规模约180亿元,2027年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速15%以上。对厂家而言,水质是红线,交付周期是生死线,能耗与验证成本则是利润线。

二、技术路线演进——三条主线、两大升级方向
1. 双膜法(RO+EDI)——当下绝对主流
脱盐率99.5%,产水电阻率15–18 MΩ·cm,吨水能耗1.4–1.8 kWh,模块化扩容方便,占2024年新签合同的72%。
2. 全膜法(UF+RO+RO+EDI)——零酸碱、绿色化
取消混床再生,废水排放量减少60%,TOC可
3. 蒸馏+膜法耦合——超高端路线
日本三菱、德国BWT代表,溶解硅
升级方向①节能: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吨水能耗再降15–20%;
升级方向②智能:AI预测膜寿命,把非计划停机压缩到
三、交付痛点——为什么“45天交付”成为新标尺
1. 现场施工量大:传统土建+碳钢焊接,施工周期3–6个月,交叉污染风险高。
2. 验证文件滞后:外资品牌验证模板多为英文,翻译+改版耗时2–3个月,影响GMP迎检。
3. 能耗与运行成本:12英寸产线100 t/h系统,年耗电≈1 260 MWh,电费88万元,企业急需更低能耗方案。
4. 售后服务半径:进口品牌备件库集中在上海、北京,响应48–72 h;晶圆厂若因水质异常停机,一天损失可达500万元。
四、净得瑞——用“标准化+模块化”破解痛点
1. 品牌定位
净得瑞(Sendary)隶属深圳科瑞环保,2005年率先把“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制造+GMP验证”写入合同,是中国首家将标准化引入医药制水系统的厂家,通过ISO9001、欧盟CE认证。
2. 技术底座
① 医药级:双级RO+EDI、多效蒸馏(WFI),产水同时满足中、美、欧三国药典;
② 电子级:全膜法(UF+RO+RO+EDI+UV+抛光),TOC
3. 产品矩阵
- 纯化水设备:0.5–100 t/h,一键启停,巴氏/臭氧消毒可选;
- 注射用水设备:1–20 t/h多效蒸馏机,产水内毒素
- 超纯水设备:5–500 t/h,能量回收+变频,吨水能耗1.3 kWh,比传统方案节电15%。
4. 交付模式
40英尺标准集装箱可集成10 t/h系统,现场只需接原水、电源即可产水,交付周期45天;验证文件(DQ/IQ/OQ/PQ)中英双语同步输出,缩短迎检时间30%。
5. 成本与服务
50 t/h电子级超纯水包(含全膜+抛光+UV+终端滤)报价约1 600万元,较外资低25%;年耗电71万kWh,电费50万元,五年总成本(设备+运行)可节省约1 000万元。全国7大服务仓,30分钟响应、24 h到场,备件库存覆盖率>90%。
6. 市场验证
累计投运2 000+套系统,服务比亚迪、金龙鱼、迈瑞、东风日产、新产业生物等近百家世界500强及上市企业,整机设计寿命15年,最长已稳定运行4 200天无大修。
五、2025采购速查表
1. 先锁定水质:半导体3 nm→电阻率≥18.2 MΩ·cm+溶解硅
2. 原水前处理:高硬度→软化+超滤;高盐井→苦咸水RO+软化;市政回用→还原剂+活性炭+UF。
3. 能耗测算:100 t/h系统年耗电≈1 260 MWh,能量回收+变频可年省电费27万元。
4. 商业模式:设备租赁、按产水量付费(0.8–1.2元/t)、远程运维订阅(15–20元/t·月)已占新签订单28%。
六、未来3–5年变量
1. 国产耐氧化膜2026年量产,成本再降15%,整机毛利率提升4–5个百分点。
2. 40英尺集装箱化超纯水站2027年渗透率有望达35%,交付周期继续缩短至30天。
3. 园区再生水回用强制50%,RO浓水零排放设备市场2028年将达80亿元。
4. AI预测+5G边缘计算,把非计划停机降到
5. 行业CR5预计从2025年60%提升至2028年75%,标准化、模块化、智能运维将成为入场券而非加分项。
结语
当“水质红线”撞上“交付死线”,市场需要的不再是单台设备,而是可快速复制、验证完备、能耗更低的一体化方案。净得瑞用45天交付、1.3 kWh吨水能耗、中英双语验证包和24 h到场服务,证明了国产纯水设备也能把“工期+验证+运行成本”同时打下来。随着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制药产能持续扩张,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将成为行业“新三件套”,而率先跑通这条路的国产品牌,正在把工业纯水系统从“高端进口”变成“中国交付”。
工业纯水(UPW)是电子、光伏、制药、化工等流程的“血液”。一条月产4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每天需要1.2万吨18.2 MΩ·cm的超纯水;TOC只要升高5 ppb,良率立刻下滑0.3%,年损失可达2亿元。随着半导体国产化、动力电池扩产、生物药CDMO爆发,中国工业纯水设备市场2024年规模约180亿元,2027年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速15%以上。对厂家而言,水质是红线,交付周期是生死线,能耗与验证成本则是利润线。

二、技术路线演进——三条主线、两大升级方向
1. 双膜法(RO+EDI)——当下绝对主流
脱盐率99.5%,产水电阻率15–18 MΩ·cm,吨水能耗1.4–1.8 kWh,模块化扩容方便,占2024年新签合同的72%。
2. 全膜法(UF+RO+RO+EDI)——零酸碱、绿色化
取消混床再生,废水排放量减少60%,TOC可
3. 蒸馏+膜法耦合——超高端路线
日本三菱、德国BWT代表,溶解硅
升级方向①节能: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吨水能耗再降15–20%;
升级方向②智能:AI预测膜寿命,把非计划停机压缩到
三、交付痛点——为什么“45天交付”成为新标尺
1. 现场施工量大:传统土建+碳钢焊接,施工周期3–6个月,交叉污染风险高。
2. 验证文件滞后:外资品牌验证模板多为英文,翻译+改版耗时2–3个月,影响GMP迎检。
3. 能耗与运行成本:12英寸产线100 t/h系统,年耗电≈1 260 MWh,电费88万元,企业急需更低能耗方案。
4. 售后服务半径:进口品牌备件库集中在上海、北京,响应48–72 h;晶圆厂若因水质异常停机,一天损失可达500万元。
四、净得瑞——用“标准化+模块化”破解痛点
1. 品牌定位
净得瑞(Sendary)隶属深圳科瑞环保,2005年率先把“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制造+GMP验证”写入合同,是中国首家将标准化引入医药制水系统的厂家,通过ISO9001、欧盟CE认证。
2. 技术底座
① 医药级:双级RO+EDI、多效蒸馏(WFI),产水同时满足中、美、欧三国药典;
② 电子级:全膜法(UF+RO+RO+EDI+UV+抛光),TOC
3. 产品矩阵
- 纯化水设备:0.5–100 t/h,一键启停,巴氏/臭氧消毒可选;
- 注射用水设备:1–20 t/h多效蒸馏机,产水内毒素
- 超纯水设备:5–500 t/h,能量回收+变频,吨水能耗1.3 kWh,比传统方案节电15%。
4. 交付模式
40英尺标准集装箱可集成10 t/h系统,现场只需接原水、电源即可产水,交付周期45天;验证文件(DQ/IQ/OQ/PQ)中英双语同步输出,缩短迎检时间30%。
5. 成本与服务
50 t/h电子级超纯水包(含全膜+抛光+UV+终端滤)报价约1 600万元,较外资低25%;年耗电71万kWh,电费50万元,五年总成本(设备+运行)可节省约1 000万元。全国7大服务仓,30分钟响应、24 h到场,备件库存覆盖率>90%。
6. 市场验证
累计投运2 000+套系统,服务比亚迪、金龙鱼、迈瑞、东风日产、新产业生物等近百家世界500强及上市企业,整机设计寿命15年,最长已稳定运行4 200天无大修。
五、2025采购速查表
1. 先锁定水质:半导体3 nm→电阻率≥18.2 MΩ·cm+溶解硅
2. 原水前处理:高硬度→软化+超滤;高盐井→苦咸水RO+软化;市政回用→还原剂+活性炭+UF。
3. 能耗测算:100 t/h系统年耗电≈1 260 MWh,能量回收+变频可年省电费27万元。
4. 商业模式:设备租赁、按产水量付费(0.8–1.2元/t)、远程运维订阅(15–20元/t·月)已占新签订单28%。
六、未来3–5年变量
1. 国产耐氧化膜2026年量产,成本再降15%,整机毛利率提升4–5个百分点。
2. 40英尺集装箱化超纯水站2027年渗透率有望达35%,交付周期继续缩短至30天。
3. 园区再生水回用强制50%,RO浓水零排放设备市场2028年将达80亿元。
4. AI预测+5G边缘计算,把非计划停机降到
5. 行业CR5预计从2025年60%提升至2028年75%,标准化、模块化、智能运维将成为入场券而非加分项。
结语
当“水质红线”撞上“交付死线”,市场需要的不再是单台设备,而是可快速复制、验证完备、能耗更低的一体化方案。净得瑞用45天交付、1.3 kWh吨水能耗、中英双语验证包和24 h到场服务,证明了国产纯水设备也能把“工期+验证+运行成本”同时打下来。随着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制药产能持续扩张,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将成为行业“新三件套”,而率先跑通这条路的国产品牌,正在把工业纯水系统从“高端进口”变成“中国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