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双手分别按在胸骨和侧面肋骨骨缝的位置,吸气将两处骨缝抻开,闭气几秒,然后吐气放松。 这时候就会感觉到手掌和手指被推了出来,原本按住的皮下和肋骨间的筋膜一节节的向下折叠闭合。 这就是木象真炁在呼吸和筋膜作用下的开合。 之后再一手按住胸口,一手按住上腹部,吸气让胸腹全部鼓起,然后慢慢撒气,可以发“斯”的音。胸腹随着吐气缓缓缩小,这时候就会感觉的胸腹的皮下筋膜好像有很多层一样,依次的向下折叠滑落。 这就是木
-
3取一些比体温稍凉一点的水,在大概15到20℃即可。 然后用手指沾一点,保持让手指上挂着水珠就行。 之后将手指和水珠轻轻点在肚脐上方一点的肚皮上,不方便或者不敏感的话也可以点在小臂内侧。 之后轻轻的滑动手指,随着外部水液流动,皮下也会有一种水液流动感,且会有轻微波动和酥麻感, 而这就是玉液真炁在体内流动的感觉了。 有些人在空腹喝水后肠道也会有咕叽咕叽的流动感,这也是类似的感觉。 不过玉液真炁是在经络而不是肠道中
-
11相信各位传统修行爱好者也都知道筑基这个词,也有对修行文化感兴趣的小白,但大多数人都是小说影视剧里接触到这类词汇,也就是小说或者影视剧中的修行中的某一个阶段,具体意思呢,也不太明白,我就找了一个最常见的小说修炼体系来对照现实中道门修炼体系来讲解,大家也更容易理解。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返虚,合体,大成,渡劫,真仙。这个体系呢,究其根源,其实也就是出自道门的四炼法。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
-
0方法如下: 先弄一点温水,点在肚脐上方三指的地方,弄湿一块硬币大小的地方保持湿润即可,然后双掌掌心互搓直到劳宫温热,手掌微屈,让掌心有一个小坑扣在刚才打湿的地方捂一会儿。 这时候就会感觉掌心和肚子皮肤中间有一种温热水汽流动飘忽的感觉,而这就是氤氲真炁的体感了。 其实真炁感应的本质就是身体对筋膜间扰动信息的感知,而氤氲真炁的感知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温热气血在筋膜中流动,对神经传导的反馈,二是筋膜内液泡气
-
0何为炼神还虚? 四炼法中炼神还虚是第三个阶段,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功夫。 其实也就是勾招大药到金丹道胎再到脱胎化神的阶段。 三丰真人在玄机直讲中说:到此乃是真空真静,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打破虚空,与太虚同体,此为炼神还虚之功也。 而后再行脱胎化神,丰祖又说: 前功十月既满,须时时照顾婴儿。十步百步,千里万里,以渐而出,倘或放纵不禁,必致迷而不返。 这时又有两个路线 一是服炼“神丹大药”,需积功累行 服炼神丹大药
-
0炼炁化神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很眼熟吧,不管是气功还是小说,又或是丹家传承,清微等派内炼中都有这种说法。因其单纯修持这一个路子的话,最终就是阳神冲举解化的路线,所以列为火象丹法。引用心印经对应这个阶段的话,就是“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而化神化的也不是识神,而是万化万能的元神。所谓“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而炼炁化神也不是炼精化炁圆满以后
-
0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终极目标。围绕着这一核心,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理教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信仰,对信仰的阐述即为教理。为方便宗教徒对教理的把握,在教理基础上,总结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便于教徒记诵,作为指导教徒的日常修持称为教义。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
-
0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思想《易经》为伏羲、文王、孔子三圣创立,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则为易经作《易传》,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东汉时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
-
0道教的基本信仰是尊奉老子一书《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称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宫、四御、
-
0由于道教吧被列为违禁,于是有了此新道教吧#道教##道教吧#
-
0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道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