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8为了活跃我们朔州民俗与文化吧的气氛,请大家在隆重而欢乐的元宵节节日里拿起你们手中的相机,把我们家乡过元宵节的精彩瞬间用镜头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元宵节的快乐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山西朔州的元宵节习俗,了解我们朔州的文化。 参加要求 1.凡是登陆朔州民俗与文化吧的吧友都可以参加。 2.我们对参加活动的设备和题材没有特殊要求,相机镜头乃至手机镜头。人物.风景.纪实都可以,只要是你亲自拍下来
-
3
-
56月10日到14日在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举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这是历史以来第一次全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型展览。 民间手工技艺展示并演示内容包括:木偶、皮影、布老虎、剪纸、凿铜火锅花纹、彩色剪纸、扇鼓演奏技巧与音乐效果、拉坯、云雕、布艺、刺绣、面塑、木板画印制、捏泥人、推光漆器、石砚刻制、捏面塑。
-
4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坐落在雁门关内、外长城之间。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朔州人民用他们的勤劳智慧造就了别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和民俗风情。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中,朔州扇鼓榜上有名。 扇鼓亦称太平鼓。南以曲沃为最,北以朔州称佳,是一种说唱鼓舞,起端于神祀。其鼓形如蒲扇,名以形得。单面,用藤条或竹篾敲击。鼓柄缀串铁环数个,舞动时叮当有声,颇添几分情趣。扇鼓的鼓者、舞者
-
1080年代以来,平鲁(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工作,主管部门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他们整理的《黄土高坡迎亲曲》在全国城市电视台“百城风情”展演中获“金牛奖”。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的《外国人看中国》栏目播放的《朔州在腾飞》专题中,特别增加了平鲁《骡驮轿》和《平鲁踢鼓秧歌》片段。图为原文化局局长给中央电视台记者和外宾及翻译介绍平鲁民俗。
-
10深远的历史源源造就了山西朔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1992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组织的踢鼓秧歌队代表山西省朔州市参加在延安举办的全国秧歌大赛,平鲁踢鼓秧歌队荣获"优秀表演奖";平鲁踢鼓秧歌在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50周年,参加全国秧歌大赛,为朔州市赢的了荣誉,为平鲁人民争了光。平鲁踢鼓秧歌队在为全国文艺同行表演踢鼓秧歌。
-
3“骡驮轿” “骡驮轿”迎亲的热闹、喜庆场面,又激起了都市人们的“怀旧”心情。“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轿有一至五乘之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鲁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轿. www.sx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