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1214亲爱的明朝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汉武帝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立即填写问卷信息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nlec1g,领取各项吧主权益。同时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1362023986027414永乐北迁之后,洪武时期供应京师的漕粮重新分配,形成了运往北京的北漕和运往南京的南粮两个系统。北漕渐以军运为主,南粮仍为民运,两者分征分解。随着明中叶之后南粮北折愈演愈烈和南京运军行粮支领方式的改变,南粮与北漕开始合征,原本负责解运的南粮粮长和北漕粮长之运役合并,南粮考成亦并入北漕体系,运费实现定额化。清代废除明代南京留都地位后,南粮转变为地方兵饷和漕运运费,在延续明代南粮与北漕合征趋势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赋役货27323668李晓鹏:对“明朝亡于宗室俸禄过高”和“清宗室体质优于明朝”的反驳 【转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01/21/1074688582_1074688582.s 我在“中华史系列”文章中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没有提到宗禄问题。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因素。 但近年来很多网络文章,片面夸大宗禄开支对明朝财政的影响,甚至将它上升为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或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南京大学黄宇嘉的论文《明朝“宗禄问题”之研究》,里3746历史吧等级不够,先在这里发,一楼度娘363318526062781082559毛文龙明史无传,仅熊廷弼袁崇焕等列传及朝鲜传附记之,又皆略而不详,是 非不能明。明制,非五府官不领兵,而武臣又以总兵官为极品, 文龙始以都司虚衔 出海,不数月,实授总兵官,专制一方。挟朝鲜之势,居东江九年,用牵奴之名, 逐专利之实。又厚结内珰,尊之为父兄,于是无功而爵位益高,至封辽东伯 。据天 启实录,帝不名文龙 ,而呼为毛帅,其眷愿可想见已。至兹恃宠而骄,嫚骂一世, 顺之则生,逆之者死,如登莱巡抚陶朗先、1695584453325872592922243711651180992目前,有关明朝宁锦大捷的文章论述大多是根据清修《明史》中的立场观点撰写的,抹去了真正英雄的事迹和功劳,而处心积虑进行破坏的角色反倒成为了英雄。笔者在仔细研读了明朝官方的原始史料《明熹宗实录》之后,发现袁崇焕在战前和战中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明方实际上的指挥官和大功臣是总督镇守辽东的首席监军——司礼监秉笔太监总督忠勇营兼掌御马监印务的刘应坤。 明熹宗在战后传谕嘉赏时,称赞刘应坤说:“镇臣刘应坤鼓舞将吏47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