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吧
关注: 21,146 贴子: 200,461

现代诗人、散文家

  • 目录:
  • 作家
  • 0
    《立秋》—水绣 好快啊, 转眼就立秋了 日子如流水 哗啦啦的流淌 中年后, 日子越发的快 一年又一年的 岁月推着人走 我已经想象到, 白发苍苍的时候了 到那时, 谁还在你的身边陪伴你, 爱着你,念着你,宝贝你…… 人这一生啊… 不过短短三万多天而已 如果真有轮回的话 来世,也许你是一棵树 也许你是一只鸟 从小就看过太多的 生离死别 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妄而已 秋风依旧会扫落叶 片片落叶会让你感受到凉意 四季总会给你点什么 现在,说真
    董凝眉 8-7
  • 13
    我知道先生有个朋友是狄更生,并且他有送卡片给过狄更生先生,但是我想狄更斯和狄更生是两个人,因
  • 45

    广告
    06:0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
    英国人不是不会杀人,实际上他杀的比谁都多,分别就在他的杀法不同,他有本领杀人不让见血:他是天才的刽子手。所以顾面子是他交际的秘诀;他有时说话竟许比刀还锋利,可是他总不取消他的笑脸。有一次我听George Lansbury在进台上骂鲁意乔治,说他是一个热心的祈祷者,一个穷凶的大谎家“That fervant prayer and tremendous Liar”,他骂的不仅是鲁意乔治那老狐狸;政治界事业界里的英国人多少全让他骂尽了。
    董凝眉 7-28
  • 9
    近来常喜欢读诗,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只觉得一般人们的重浊,诗人的高超。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在那里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的奏着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董凝眉 7-21
  • 4
    胡适之尝试集里有莪默诗的第七十三首的译文,那是他最得意的一首译诗,也是在他的诗里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新近郭沫若把Edward FitzGerald的英译完全翻了出来,据适之说关于这一首诗他在小注里也提起了他的译文——可惜沫若那本小册子我一时找不到,不能参照他的译文与他的见解。昨天适之在我书桌子又把他那首名译用“寸楷”的大字写了出来,并且打起了徽州调高声朗唱了一两遍(我想我们都懂得适之先生的感慨;谁都免不了感慨不是?)方才我
    董凝眉 7-17
  • 3
    徐志摩载1924年3月10日《小说月报》第十五卷第三号;又载3月22日《晨报副刊》;初收1969年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徐志摩全集》第六辑。采自《小说月报》。 我们都承认短的抒情诗之可爱;我们也知道真纯的抒情诗才(Lyrical genius)之希罕:——谁不曾见过野外的草花,但何以华茨华士的《野水仙》独传不朽,谁不曾听过空中的鸟鸣,但何以雪莱的《云雀歌》最享殊名,谁不曾见过燕子的飞舞,但何以只有谭宜生与史温庞能从这样寻常的经验里出异常的情调
    董凝眉 7-10
  • 163
    很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写给林徽因的绝笔,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解读,正如当年很多人认为《偶然》是写给林徽因的绝笔一样,同样被打脸。何况:1、以志摩的性格,他要写绝笔的可能性几乎没有。2、就算绝笔,哪有绝了第一次,还来第二次的。这些人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自相矛盾。 我认为这首诗是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这种“反题”的写法在志摩的诗中并不少见,《翡冷翠的一夜》《偶然》都运用了“反题”的写法表达对恋人的深情,后两首
    大兰草 7-4
  • 14

    广告
    05: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徐志摩1931年在北平的日子很充实,每到周日,上午香山看林徽音,中午凌叔华家里吃鱼喝茶,晚上燕京大学冰心约谈,约谈完,陪老邓逛窑子。 反而是陆小曼,朋友们两个月没有看见她,她就画出一幅山水长卷。 这究竟是谁在玩啊?谁一天在醉死梦生啊? 国难当头,陪朋友们玩,哄朋友们开心,成了徐志摩那一年最主要的事儿。 冰心的《我劝你》,陆小曼的山水长卷,还有唐腴胪的死都没唤醒他。 当然,徐志摩也有他醉死梦生的理由,母亲死,父
    52mxhdgs 7-4
  • 13
    都说是陆小曼婚后奢侈、贪玩、不理财,失去灵性。 我细读志摩的家书,发现是徐志摩一天花天酒地,约会、聚餐、看戏、逛窑子、应酬,乐不思归! 这个可能有他原生家庭的原因——徐母去世,徐申如和张幼仪出双入对;也可能有时事的原因,日本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而中国仍然陷在内战的深渊。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徐志摩看着祖国人民的贫穷、落后、挨打而无能为力。而中国当时的上层阶级却在豪奢荒淫、醉生梦死。 徐志摩在北平的日子可能
    52mxhdgs 7-4
  • 41
    张家有权有势,徐志摩在离婚之后,张家老二老四也没少找徐志摩,还串掇梁启超找徐志摩麻烦。 张幼仪要是完全没过错,她可以咬着牙不和徐志摩离婚,徐志摩、金岳霖几个虽然后来有名声,但离婚那时也只是学生。 要是张幼仪坚持不离婚,这几个学生娃也威胁不了张幼仪!张君劢那时就在德国,他要召集几个人揍徐志摩,也是几句话的问题!
    52mxhdgs 7-4
  • 24
    在北平,林徽音、梁思成把“咳嗽”传染给徐志摩。徐志摩回上海,又把“咳嗽”传染给陆小曼。
    52mxhdgs 7-3
  • 32
    根据林长民致徐志摩的书信,我的观点是徐志摩其实对林长民父女并没有很深厚的情感,反而林长民用自己的“天才女儿”还有自家的小孩子们笼络徐志摩! 徐志摩自从和张幼仪离婚后,就恢复了单身,他的孩子他也没有抚养权。所以林长民的笼络,采取的“儿女战术”对徐志摩是很致命的! 至于林长民对徐志摩的从政诱惑,徐志摩可以置之不理,但儿女情感确是徐志摩甘心情愿的。 1923.1.7梁启超就和林长民谈好了梁思成与林徽音的亲事,但由于梁
    52mxhdgs 7-3
  • 9
    1923年夏在南开大学暑期学校讲,赵景深记录整理;初收赵景深编1925年11月上海新文化书社《近代文学丛谈》。赵景深在《近代文学丛谈序》中对《近代英文文学)和《未来派的诗》有所说明,附后。
    董凝眉 6-26
  • 73

    广告
    05:5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 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董凝眉 6-19
  • 84
    在韩石山老师眼中,徐志摩有多坏有多渣!? 1920年11年26日,徐志摩写信给父母亲写信,提及幼仪出国的事; 然后在1920年11月27日,徐志摩就认识了林徽因,一眼万年,发出长函追求!? 张幼仪也不缺胳膊缺腿吧!面相也还算端庄!也读过三年师范学校!还给他生育了长子! 就算土包子,徐志摩刚到英国时,也认为他自己也是一个土包子哦!是康桥开了他的眼! 林徽因再美貌再有才华,那时也只是1617岁的中学生!并且也是随父刚到的英国!
    52mxhdgs 6-12
  • 9
    《东山诗情》—水绣 摩,我们都来了 爱你的摩友们摩丝们 你云游天外 我们诵诗喊你回家 今年的十一月十九日 没有风雨交加 是满山的暖阳 我们诵读着您留下的诗篇 再别康桥的依恋 雪花的快乐轻灵 海韵的深情呼唤 偶然的投影在你的波心 东山的风儿奏着爱的序曲 叶儿心儿随风舞动 红玫瑰白玫瑰敬献 道一声沙扬娜拉与白云挥手作别 眉2023.11.19海宁东山
    董凝眉 6-4
  • 16
    “极妙的一段文学因缘”——泰戈尔、徐志摩与姚茫父作者:陈子善 在香港一位中国现代文学藏书家丰富的藏书中,笔者见到一册三十二开线装的《五言飞鸟集》,署“泰戈尔意姚华演辞”,一九三一年二月上海中华书局发行,古色古香,别有情趣。翻开一看,书前竟有徐志摩序,不禁感到意外的惊喜。经查对,海内外已出版的各种徐志摩作品集,包括蒋复璁、梁实秋编,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的《徐志摩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的《徐志摩全集》,
  • 6
    我根据史料考究,徐志摩的名诗《偶然》是写给陆小曼的。 只是不明白为何梁从诫在《悠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提到:“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歌《偶然》是写给母亲林徽因的。 ”那么,为何梁从诫要这样说呢?到底谁在撒谎呢?林还是梁? 因此,我很有必要发这个贴,避免以讹传讹。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
  • 92
    按照徐志摩写这首诗歌的时间是1925.5 然而他遇见陆小曼是1924 个人觉得是写给陆小曼的啊 为什么 百度说是给 林徽因 还是说看你自己的理解 有没有确切的答案啊
    suecat0506 5-28
  • 45

    广告
    05:4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1
    我想知道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谁最爱他呢?最近看他的书,突然很好奇。
    suecat0506 5-28
  • 1
    我本来想创建一个投票,题目是:徐志摩的名诗《偶然》是写给陆小曼的,还是林徽因的。 我看徐志摩群里面还有不少人认为是写给林徽因的,但根据我的考究,其实是写给陆小曼的。 其他人误会就算了,我认为都喜欢徐志摩的人,还是有必要厘清一些真实的事情,避免以后越来越错误。
    suecat0506 5-28
  • 22
    跟徐志摩谒北京——首次北京诗人遗踪行研学游活动可以报名啦!撰文:小然 2011年11月19日,全国“摩友”代表在海宁硖石西山徐志摩墓前祭拜。
    董凝眉 5-26
  • 5
    载《晨报》1923年5月18日第1526号,署名徐志摩;初收陈建军、徐志东编2018年商务印书馆《远山——徐志摩佚作集》。
    董凝眉 5-9
  • 15
    载一九二三年五月六日《努力周报》第五十一期、原题《杂记(二)坏诗,假诗,形似诗》:文末标“未完”、似未续作;初收一九六九年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徐志摩全集》第六辑。
    董凝眉 4-27
  • 44
    本文载于1923年5月10日《小说月报》第14卷第5号。题名《曼殊斐尔》;初收1924年11月商务印书馆《曼殊斐尔》,后又收入1927年7月商务印书馆《曼殊斐尔小说集》,改名为《曼殊斐尔》。采自《曼殊斐尔小说集》。
    董凝眉 4-27
  • 48

    广告
    05: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36
    由于铁窗粉一直在偷窥本吧,所以特地开一个铁窗教教主林徽因的专贴,记录一些林徽因的生活剪影,帮助更多的人从多方面深入了解林徽因。哦,对了,所有的记录都有据可查哦!
    52mxhdgs 4-26
  • 32
    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想法,还没细细研究。 大体上,徐志摩1920年11月在伦敦见林徽因父女时,并没有确切资料显示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徐志摩追求一个人的时候,都会留下大量的书信日记,而在伦敦见过林徽因之后,并没有。这段时期只有林徽因在后来给沈从文的信中,表述过在伦敦时,自己渴望有人来爱的情绪。反过来,林长民做为民国一个知名“恋爱大家”,并乐于与徐志摩搞恋爱试验,林徽因做为林长民最宠爱的知己,也搞个恋爱试验的可能性
    52mxhdgs 4-26
  • 29
    陆徐婚姻的反对方,既然主要来源于梁启超及其老朋友们。他们集体把陆小曼和徐志摩赶出了北京城。他们甚至诅咒徐志摩死或自杀,或者预言徐志摩会被那人累死。 梁启超还骂徐志摩是心理变态的犯罪。 梁家孩子们自己看他们的老子都看不下去,后面有问梁启超的朋友们为啥都是孙传芳那边的。
    牛有阅 4-15
  • 39
    《诗画人生——牧云记志摩小曼读书会感怀》作者:水绣 生命,是一首诗。 生命,是一幅画。 情感四溢,艺术人生真生命。——眉2025.4.6日读书会感怀 春天的脚步轻盈,赶到复兴中路黑石公寓牧云记书店参加志摩小曼读书会活动 ,和诗画来一场约会,和志摩小曼来一场约会。上海的空气中弥漫着法国梧桐的浪漫气息,一座又一座的老洋房,在我眼前穿越,带着历史的沧桑与风情,我用眼睛寻访着老洋房的前世今生,耳边响起的是上海滩的歌声:“
    董凝眉 4-14
  • 5
    《沪杭车中》—水绣 这条路,已走了十几年 十几年,总是在沪杭车中穿梭 不是杭州,就是海宁 爱摩的脚步从未停止 也许是因为, 我心中也装着个爱恋的缘故 对于志摩,我总是心疼他万分 他的人生很短,只有三十四年 天才总是这样骤然离去 让活着人的惋惜,叹息,感慨 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人性 各种流言八卦满天飞,也曾误解他 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研究 以及深入性的发掘 志摩,并非网上传的那样 他是一个有爱情信仰的人 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 他
    董凝眉 4-8
  • 61

    广告
    05: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5
    徐志摩“从罗素”新考 作者:王正 徐志摩从美国到英国,从一个研究和鼓吹社会制度变革的“政治青年”,到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文艺青年”,乃至成为一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据徐志摩自己所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正是康桥文化的熏染,彻底改变了徐志摩的精神气质,“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由精神依恋而构成的康桥情结
    董凝眉 4-6
  • 7
    佳音的侧颜像极了小曼,性格的勇猛也像。
    董凝眉 4-5
  • 13
    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支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支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支。可是除此我更无可以泄我满怀伤怨的心的机会了,我希望摩的灵魂也来帮我一帮。苍天给我这一霹雳直打得我满身麻木得连哭都哭不出,混身只是一阵阵的麻木。几日的昏沉直到今天才醒过来知道你是真的与我永别了。摩!慢说是你,就怕是苍天也不能知道我现在心中是如何的疼痛,如何的悲伤!从前听人说起“心痛”我老笑他们虚伪,我想人的
    董凝眉 3-30
  • 35
    得林克华德的《林肯》 1923年4月29日作;载1923年5月3日、5日、6日、7日《晨报副刊》。采自《晨报副刊》。
    董凝眉 3-25
  • 3
    一本就是《康桥日记》,这本日记讲的应该是徐志摩和张幼仪小家的不和、婚姻的破裂; 第二本是《雪池日记》,这本日记才是徐志摩和林徽音的“恋爱”史,林长民一女二许——梁思成胜出,徐志摩退场。 这两本日记为啥未披露,因为披露了对张家、林家名誉都不太好! 这两本日记原件一可能已被当事人(张幼仪、林徽音)销毁,二可能还在胡适的故堆纸里! 所以陆小曼才说还有两本日记,比《爱眉小札》更精彩!可惜当事人不愿意披露出来!
    牛有阅 3-10
  • 9
    林长民给女儿的信,都在问徐志摩赴约不? 所以压根不是徐志摩在追求林徽音,而是林长民锲而不舍的在追求徐志摩!
    牛有阅 3-10
  • 18

    广告
    05:2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张幼仪离婚协议暗藏致命条款,撕开民国才子佳人的权力博弈! 小小嬴政 历史总在道德审判与真相还原间摇摆,当我们以现代伦理审视徐志摩的情感纠葛时,或许正落入某种叙事陷阱。2024年新披露的民国档案中,张幼仪墓碑上赫然刻着“苏张幼仪”——冠以二婚夫姓的署名,彻底撕开了她与徐志摩的世纪恩怨。世人皆知徐志摩的“渣”,却鲜少追问:这段包办婚姻的破裂,是否藏着更复杂的隐情? 因为当我们以现代视角批判徐志摩的"渣男"
    牛有阅 3-9
  • 0
    【志摩的心】《太阳,那风》 被你这样一直照耀着, 不只是热, 除非你忘却了, 太阳,它还有风一直的吹着。 其实睡着的夜晚, 不一定黑暗。 也许你看不到, 那一眼,它还有光一直的照着。
  • 3
    问“志摩一日约来不来,不捻何故?晤时问问。” 不知道林长民和徐志摩约了什么,徐志摩没有去!林长民给林徽音写信,叫林徽音和徐志摩碰面时问问。 根据梁启超19230107家书,在1923年一月七日,林徽音和梁思成即已达成婚约,但估计是梁启超夫人李惠仙那边反对激烈,两个人没有立刻定婚。 林长民旋即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策略,一边也不和梁家退婚,一边继续笼络徐志摩。想让林徽音和梁思成、徐志摩同时多接触?
    牛有阅 3-6
  • 0
    这时的林徽音与柏烈特一家正在海滨游泳呢。林长民告知林徽音10月14日乘船回中国,并安排了一下她接下来的住处。 这个时间段(192108~09),正好是张幼仪“跑路”到德国她四哥张君劢的时间点,根据张的回忆录,她是卷了徐家老爷给他们寄的九月份生活费跑路的。 这个时候林徽音和柏列特一家子在避暑呢! 所以张回忆录,徐志摩因为外遇林徽音不回家,逼着她“跑路”的事不成立! 林徽音粉所言的“林徽音人间清醒,为了躲避徐志摩的追求离开
    牛有阅 3-6
  • 0
    字太多,就不打字了。翻拍自《志摩的信》虞坤林.2004。 从19210121~19210525的信看,徐志摩和林长民最初交情泛泛,如果徐一眼爱上了林徽音,林长民相约,还不屁颠颠跑去? 虞坤林标注19211201的信年份错误,因为这个时间林长民父女已离开欧洲回到中国了,而徐还在英国,是没法约谈的!似乎应该是19221201,这个时间徐志摩和张幼仪已经离婚了! 所以徐如果有追求林徽音,也是他离婚之后回到国内的事了!
    牛有阅 3-5
  • 2
    10月2日(农历8月18)你去海宁观潮了吗?正是徐志摩邀请胡适他们观潮百年纪念哦!
  • 100

    广告
    05:2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1
    说不尽的徐志摩 作者:宋益乔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徐志摩可算得上是个明星人物,他身上似乎永远散发着某种神秘的魅力,吸引着许多人的注意。人们感兴趣于他的诗,也感兴趣于他这个人。不管是赞成也罢,反对也罢,反正了解了他,就再也不可能轻易忘掉他,只要一闭眼,他那带有丰富表情的面影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在他身上仿佛蕴藏着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
  • 1
    看《安之若仪》,我的感觉是要是张幼仪没有说谎的话,那就是他们两个起误会了。 徐志摩学业紧,他学的东西太多了。没法和张幼仪经常沟通感情,张幼仪误会徐志摩不要他了。 而张幼仪本人,在徐志摩“离家出走”之后,在隔壁郭虞裳走了之后,也“搬家”到了德国。徐志摩回家一看,怀孕四个月的张幼仪和隔壁老郭都不在了,看起来像不像是张幼仪和老郭一起跑了? 徐志摩给林徽因1921年11月底写了一封长信(虽然咱们看不见徐志摩那封长信,
    牛有阅 3-3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