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吧
关注: 36,385 贴子: 508,222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 目录:
  • 古典文学
  • 14
    我知道,真正的逍遥在意,而不在于形,我不想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我喜欢冒险的感觉,我要去走过很多个城市,流浪在市井之中,游走于城市之间,但是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波及,何况我现在并没有深入内化思想,我不确定想要冒险,想要流浪,到底是受外界的熏陶而形成的思想,还是我本身的想法,但我要赌一把,赌,这是我内心的想法,再过几年,我就要踏上征程了,由于我还是一个学生,我对我的未来还是很迷茫
    常拓 8-7
  • 4

    广告
    19: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
    就像旅途行路的人投宿旅舍,睡过吃过之后就整装离开往前走去,并不想安住下来,如果视自己为主人安住下来,那就不会再往前走了。这样来看,不住就叫做
  • 1
    “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这句话出自于《庄子·知北游》。这句话估计让不少庄子的读者摸不着头脑。我对于此稍微有点想法,以下是我个人的见解: 大道并没有主观的臆断,而一切对于大道的领悟,都是由人伦之道后天感悟出来的。在这一方面,未免会悖于天倪。即便感悟的是对的,然“大道不称”(《庄子·齐物论》),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大道,和你想的有所偏差。最后,听到所谓“道”的人,仅仅只是听到,并没有实际的感受,因此
    八观丶 8-5
  • 307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
  • 9
    如果没见过 他是怎么能想象出 鲲鹏这种生物的
  • 17
    公元前三百多年的一个秋风瑟瑟的下午,在奔腾东去的秋水边,庄周老先生在且行且思时,突然脚步慢了下了,表情严肃一脸沉思状,后来人们知道,他是意识
    猫fg8 8-5
  • 32
    庄子所说之情,并非是我们所说的情。 董仲舒曰:“情者人之欲也。”情并不是感情,而是欲望的意思。 德充符最后一段也是这个意思的。 惠子曰:“既谓
    猫fg8 8-5
  • 89

    广告
    19:5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
    “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就是说泉水干涸后,两条鱼终受困于陆地上,为了生存,两条小鱼相互吐沫来润湿对方为了短暂的活命,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由自在的生活。 人们看了这段文字都会觉得两条鱼与其在困苦的环境里互相帮助,拼命挣扎,不如在大江大湖里互不相识而能自由自在的活着。但是反观人类自己,却把相濡以沫看成了美德,小到一家人,一乡人,大到
    大庭氏 8-4
  • 3
    我看不懂逍遥游是不是因为不信上帝
    大庭氏 8-4
  • 21
    影子之外的微阴问影子:“先前你行走,现在又停下;以往你坐着,如今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操守呢?” 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凭才这样
  • 3
    有人养二鹅,一鹅善鸣,一鹅不鸣。主人将享宾,欲杀一鹅,杀不鸣者,而留善鸣者。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 126
    每个人都讲你喜欢庄子的一句话
  • 6

    广告
    19:4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我问:自由主义哲学家比如约翰洛克所推崇的自由,和中国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自由,有何分别? 人工智能答: 约 翰 · 洛克(John Locke)的“自由” vs. 庄 子(《庄子》)的“自由” 以“个人权利—国家”关系为核心的政治-法理自由 以“身心逍遥—万物齐一”为旨归的精神-本体自由 关键差异 着力点不同 洛克:关注外在制度安排——“自由”需要法律来界定和保障。 庄子:关注主体内在状态——“自由”是对名教、情累、物欲的解构与超越。 自由
  • 3
    无为者即无累,无累之人看世间一切皆幻(影柱),心中不留一丝挂碍,自然无累,然后无为,心还有挂
  • 10
    有彼方生我, 彭殇可作齐。 至今留不朽, 悟者几人兮? 乙巳南山
  • 8
    毕竟这书流传下来,遗漏缺失是存在的,倘若正是这些缺失使我们不得其要该怎么办
  • 8
    这是印度礼仪 当节日祝福被印度的合十礼表情刷屏,当年轻人对抱拳拱手不知所措,我们是否察觉——那套曾让《礼记》赞叹“进退有度,周旋中规”的中华礼仪,正在日常中悄然褪色?《论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此“和”在知节守度,更在文化自觉。而今国人惯用印度合十礼却不解其源,反将自家礼仪束之高阁,岂非真正的“失度”? 中华自有雍容礼:三式承千年。我们不必求诸他邦,华夏礼仪宝库中早有简易优雅的解决方案: 1.抱拳
  • 19

    广告
    19: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读起来仙气飘飘,文风逍洒,感觉庄子才是俢仙之祖(非修神)。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不得逍遥何以称仙?
  • 8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宁安 7-11
  • 1
    庄子有一天跑到附近一个小集市玩耍,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偷 ,他大喜,决定去看看他说些什么,他说有人叫他去盗墓,还想去拍摄东北虎 庄子诧异,于是叫人拦阻
  • 72

    广告
    19: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
    根据双缝干涉实验的观察者效应,当达到“吾丧我”状态时,你将从经典力学遁入到量子力学,以波的形式重新感受世界,从而体会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 11
    道家学派有“慈悲”的说法,也就是“老子慈”,“庄子悲”。老子的“慈”在“我有三宝”中提出,而庄子的“悲”则是对人生的解脱、社会的批判和众生的悲悯。《齐物论》中的“吾丧我”,《逍遥游》中的大鹏与小鸟的对比,都表现出庄子对世俗的超越,所以庄子是有大情怀的,庄子之悲在其悲天下。 《秋水》中“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说明有的人受限于自身的经验、立场和欲望,难以突破成见,甚至将有限的认知当作真理,这
  • 5
    游心人境外, 四处了无闻。 何必劳形智, 阴阳本未分。 甲辰南山
  • 8
    《庄子·杂篇·说剑第三十》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 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 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 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 欲绝王之喜好
  • 3
    很好奇问问,假如,我只说如果,明天台湾忽然被统一了,你在干嘛(*゚◇゚)?明天可能你 有了一块土地在非洲大陆,你该怎么办(⊙o⊙)!?
    rx3205428 7-6
  • 50

    广告
    19:2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我在想一个答案,两种植物的区别!有没有植物学家!羊奶果,也就是是胡颓子,现在是成熟的时候,但是却有一种从表面上看跟它一模一样,现在在开花(ー_ー)!!呵呵→_→奇妙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在如此!事实上,人类只是过客,在地球上,可能动物只是过客,而植物才是永恒!毕竟,有水,有阳光,生命体产生的是棵小草!草之剑决么?我想,也许也就是很多人爱兰花的原因,只是兰花也是草而已吧,那么泽兰,马兰,哦,马兰花开,这个
    rx3205428 7-6
  • 9
    老师经常会用这句话来劝勉我们好好学习(来自庄子)可是他好像误解了庄子的意思,但是庄子的原意好像是:义有边境的生命去对待无边境的知识,有病吧?
  • 1
    最好有解读注释一类的,本人喜欢读书但大多数读的都是国外的书
  • 3
    “太初唯灵,灵化道心,道者为息,心本为觉,信息衍智,感觉生情,情智结合,是为意识。” 译文:宇宙之前唯灵存在,灵化育出“道”(老子提出的“道”)与“心”(释迦摩尼佛提出的“心”),“道”本质是灵息(灵蕴藏的全部信息),“心”本质是灵觉(灵具足的本觉特性),信息衍生智慧,感觉产生情感,情感与智慧结合,创造了人类意识。 意识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目前科学尚不能回答!下面通过追溯自然本质揭开意识的终极奥
  • 26
      一楼防删
  • 10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不肖之心,什么意思?
  • 81

    广告
    19:2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墨家太苦行僧,是卷王,凄凄惨惨戚戚,活的不快乐,庄子自然不喜欢。
  • 57
    《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 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 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 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 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 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 数一二三四
  • 2
    道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谢谢
  • 6
    懂得这一点之后就顺其自然了。
  • 5
    我认为核心是包容性,只要你有意愿,不管水平如何,都可以直抒己见,不用怕无人回应,总有一个适合你的角落。 落到具体情形就是,经常能碰到一些人,昂扬得意地发表了一番高谈阔论,等着别人交口称赞。结果碰到持不同意见的人,批评两句就跳脚。主打一个又菜又爱玩。 还是不够逍遥呀(说的就是你)
    待姤 5-15
  • 47

    广告
    19:1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最后的那句“汝安知鱼乐云者”,其中的“安”,就是“怎么”知道的意思,而不是“在哪”知道这种文字游戏。 只有没读过庄子,或只把庄子当作学术研究而不在乎其思想的,才会搞这种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当作解释,而且竟然还成了一直以来的主流。 “我知之濠上也。”这句话作为秋水的结尾,可谓极有意境。 前面一句“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其实就已经结束了辩论,“你都已经知道我知道了”,用惠子自己的逻辑完败惠子。 而紧接着一句
  • 6
    见下图。 . 没有自我:“我”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被别人左右。 无我:别人都活在“我”的世界里,“我”左右别人的世界。 前者是他中有“我”,后者是“我”中有他。 . 这二者在实际表现上的关键区别是: 没有自我:别人能看透“我”,“我”看不透别人,因为“我”小于、低于别人,看不到别人的“背后”。 无我:“我”能看透别人,别人看不透“我”,因为别人小于、低于“我”,看不到“我”的背后。
  • 33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以学鸠为小知,以鹏为大知,以朝菌为小年,彭祖为大年。生物皆有局限,有小有大皆为天性,以道的视角理应众生平等,为何在庄子这儿却有小大之分
    adrsx123 4-14
  • 1
    使者雷尔分享帖子: 成为深度冥想专家的最佳品质之一就是懒惰。要尽可能地懒惰!你无法通过努力来提升超意识。它与努力正好相反;完全不需要努力,没有意图,也没有目标。如果你想着“我要冥想”,你就无法冥想。如果你想要成佛,你就成不了佛。而当你处于空无,且连“空无”这个词也荡然无存时,你便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超意识。 阅读外星人耶洛因的讯息,了解生命的起源
  • 2
    一是封的明示,庄子中的道理何止百金,读者可以拿着封候,这里庄子很有自信,其实很多战略问题在庄子里都有回答;二是可以远离是非,走向桃花源。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真人

目录: 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