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吧
关注: 1,882 贴子: 16,116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 目录:
  • 作家
  • 1
    姜夔(kuí)(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 )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 13
    点绛唇 黄河怀古 多少斜阳,大河万里千年去。三皇何处?静立听涛语。 筚路神州,一脉成今古。剖吾腑,敢将清许。后起还无数。
  • 11

    广告
    16:4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四年中,本人完成高中学业、升学,主持姜吧精华贴整理、分区,维持精华贴数增长。 工作汇报: 一,设立了以跋王献之小楷真迹为主题的吧头像。 一,完善了吧资料。 一,吧关注数从1600余渐增至近1900人。 一,确立了以周邦彦、吴文英、张炎、王沂孙为核心;朱彝尊、蒋春霖、郑文焯、朱祖谋为辅翼的“曲线救姜”总方针。 一,保留了上香贴(置顶)。
  • 10
    转一篇白石的编年,原作者:阚晓梅。因联系不上原作者而未获授权,要告我的话我就完了。
  • 5
    惜红衣·吴兴荷花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曰,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感觉这首词很少被提到,但
  • 7
    这个贴就留作交流贴,大家有什么想分享的,有对贴吧有什么感想的,都可以在下面说。 说实话,我在姜丝中资历很浅,大约是2020年夏天,才认识姜夔的。我也知道,现在人,嘴上说喜欢古典文学的多,知道苏轼李白的多,但真正肯去看书,会认繁体字的,少之又少。(基本掌握繁体字应该是这块的基本功了吧) 当我认识白石时,我一眼就着迷了。我没有想到,一个人的宋词能够这么清冷,这么平静,仿佛看遍了繁华,文字便是凝之又凝,毫无锦缎
  • 3
    水了快两年了
  • 2
    卿到钱塘赏名胜,为我殷勤访马塍。 非关苏东坡,西湖醉笔鬼神惊; 非关苏小小,千载人间留艳声。 何人我所思,所思过二卿? 白石道人昔葬此,八百年来弹指平。 闻说当年不得志,使我思之泪欲零。 怕汝到时剩荒坟,空对满目草青青。 马塍无数花,不见道人家。 知君文章美,一生心事逐流水。 流水太匆匆,北去南来复西东。 天地毓灵秀,生此掣鲸手。 论诗论书与论文,当时天下更无伦。 《圣宋铙歌》《大乐议》,千古而今罕其匹。 庙堂衮
    1053592295 6-26
  • 55

    广告
    16:4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咳咳,预祝大家新年快乐,春节快乐,壬寅年快乐。 遥思白石,放出《鹧鸪天》组词如下,聊供回忆。 其一•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其二•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其三•元夕不出
  • 6
    之前拍的,这两天翻相册看见了
  • 10
    多次来往杭州出差,今天有空到马塍路走走。
  • 15
    由于词的圈子确实比较小,且其热度也是在宏观的现代历史中有所沉浮。要之,则2005~2020这十五年的词之教育是比上个世纪要好的。而贴吧作为这十五年中国最大的文字论坛,一定程度也基本决定了网络所能见到的词之爱好者规模。所以开列这张热度表,有以下几个意义: 1.展示了中国当代年轻群体对词的普遍喜好之规模。 2.展示了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当代年轻群体所选择的词人类型。 3.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该词人的当代流行度。 然后我再说这张表。
  • 3
    缘起于高中读白石的满江红,写的巢湖神女 作为白石的老乡,对他的了解其实也仅限于不得志和情场失意 感觉姜夔考场像温八叉,但很明显没有温八叉那游戏人间的态度 最后,模仿着填了一首平韵满江红,感觉自己也是满腹牢骚
  • 3
    循着那些韵脚,辗转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垂虹桥。 暮色四合,夜凉如水。 垂虹早已倾塌,只剩两节桥体隔水相望。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廿四桥”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更令人神往的是“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
    员外 4-19
  • 99

    广告
    16:3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
    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和上古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大约2005年前的我都有,要的,贴吧私聊我。
  • 18
    故事也很美啊... 小红本是范成大家的歌女。一日姜夔拜访范成大,两人情投意合,范成大遂将小红送与姜夔。姜夔特此还写了一首《过垂虹》以秀恩爱:  自
    1053592295 3-19
  • 2
    简单地说,平上入去的使用规则都是词调“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那么直接切入符号学分析,以及用精神分析对“回声”和“双关语”的效用的定位,就可以进一步理清四声逻辑并且开发它的文学性 晚清绝学斯有人继
  • 75
    大家好,我是纪念馆的讲解员。
  • 47
    共24首: 3首有乐谱武完全非自度曲:玉梅令,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 2首有乐谱非完全自度曲:杏花天影,凄凉犯(瑞鹤仙影) 7首无传谱自度曲:湘月,八归,清波引,探春慢,琵琶仙,莺声绕红楼,玲珑四犯 11首有传谱自度曲 1首存疑有传谱曲:鬲溪梅令 总结:17首有传谱,7首无传谱
    鬓如霜 12-12
  • 0
    见图跋: 公谨父,齐人也。余……罢官来归为公谨(时草窗居杭)说齐之山川……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即华不注山和鹊山) 元贞元年(1295)十有二月……
  • 91

    广告
    16:3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半糖主义 清瓷 重拙大
  • 0
    为进一步深化姜吧业务改革,兹代表姜夔吧吧务宣布开展清瓷接收工作。开列以下名单: 云间词派 陈维崧 朱彝尊 厉鹗 项鸿祚 蒋春霖 谭献 王鹏运 朱祖谋 况周颐 陈洵 等著名词人话题未来移至姜夔吧。现拟发布草案征求意见通过。
  • 0
    我算是搞清楚了。 之所以古代文学目前的这个评价体系如此的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只是因为各个时代之后的变化(南宋对北宋的雅俗判别),特别是现在对于评价存在一种溯源性破坏(用宋人评价破坏清人),还有西学评价(现代性)和新文化(大众流行)的激进影响,把我们目前的文学观搅得非常恶心。 第一步要澄清的就是必须得还原。 必须要把每个时代的样貌还给每个时代,一定要做这一点还原的工作,不然的话是终究理不出来一个东西来。首先
  • 18
    众所周知,姜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词人,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钱锺书先生说,他在南宋的词家中,是诗写得最好的。远至12世纪的文坛,白石之诗也为杨万里、范成大、萧德藻等人盛誉。他的诗清雅朴健,亳无宋诗凝滞雕拙之病,出于自然,归于淳厚。在南宋的诗人中,姜夔要算一个大家,他的诗也必将流名后学。 【五言古诗】 1.念当去石友,烟席凌江湘。为君试歌商,歌短意则长。 ——《奉别沔鄂亲友》 2.春风桃花溪,寒绿绕苍翠。何当从
  • 0
    众所周知,姜白石的“白石”是他的道号“白石道人”,得名于所居近“白石洞天”。 熟悉李义山的朋友都知道“小姑居处本无郎”,典出《青溪小姑曲》,隶于一组《神弦歌》。它的前面是《白石郎曲》: 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白石郎“艳独绝”,相信各位姜丝会会心一笑
  • 46

    广告
    16:2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0
    目前,我吧是格律派词人贴吧中,会员数最多,发贴量最多,活跃度最高的贴吧。为提升格律派词人的讨论热度,吸引更多爱好者,拓宽姜夔吧的生存空间,现提出改造姜夔吧为一个自由讨论各词人的综合性贴吧,如下征求诸位意见
  • 0
    案,陈石遗亦推重《平甫见招不欲往》一首,盖二人所倡宋诗,于南宋之白石,尤多得力。此书为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所谓“现代”,实桐城、丘黄、同光、临桂诸旧学家耳,于鲁迅以来新文学,概不措意。 钱基博,钱锺书父。钟书《宋诗选注》,极推姜白石,益两宋诗词兼善者,髯苏以外,唯白石老仙。 友尝云《宋诗精华录》,似中兴诗人以下,亦唯一姜白石耳。盖白石,石遗以为犹南宋一巨子。 @宋文帝jyl
  • 3
    作者:李舜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 至今看过的文采最好的一篇刊文,尤其是论到“末世之窗”,让人几欲泪下
  • 3
    本书以夏承焘辑校《白石诗词集》中《白石道人诗 集》《诗说》为基础,汇集姜白石全部诗作,每一首诗均分“校记”“笺注”“评析”三项,进行详细笺释,书后附有《年谱简编》、《自叙》、《白石辑传》,为学界进一步学习研究提供可靠且便于利用的文本。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原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承继朴学传 统,醉心六朝文化,著作甚丰,
    1053592295 11-11
  • 0
    《漫题豫章四贤像拓本》 其四 姜白石 辞赋丽以淫,如翁安可得。 一卷蓑笙前,国风有正色。 . 案,四贤共有陶(渊明)欧(阳修)黄(庭坚)姜,散原本为江西人,尊之如此。扬雄:“辞人之赋丽以淫”,故白石“正色”之为难得也。指其为“国风”,亦《暗香》《疏影》者乎?“蓑笙”,一生布衣,固晋宋之间人物也。
  • 3
    我开始觉得当代的市场社会对古典诗歌抱有一种完全的商品式的平庸理解。在目前所有的讨论中,不是陷于自发的,内证式的理解之井,就是翻炒尚未充分实现其意义的古代批评的断语。对姜夔——这个崇高的作者,尚未能区分历史想象和自全的文本,而文本在更高的意义上是历史性的。这些是急需引入新的视角,新的理论的任务之由。对姜夔,与其说欣赏,不如说是将读者还原于文本的原始丰饶中,从而彻底与当代的扁平视域决裂,而这也将还原姜
  • 56

    广告
    16:1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
    凄凉乐·中吕宫 序:癸卯岁,予客山阴而创此词。明年秋,返岭南,旧友远去,予独坐院旁,苔生堂井,风吹小雨,雨打竹叶,岂非此词之所指乎?因有故人其疏之思,异时其同之感,予怀凄凉,故为之补曲序。此调亦曰《长亭怨影》。 风疏雨冷。渐翠凋湖傍,苔生石井。 客里黄昏,寒竹自恁欹枕。 谁记江郎少日,吟恨赋、秀词谁省。 故人杳,空有淡月,此夜最难寝。 休问。远客归计,山城去后,我意无人领。 登楼远望,旧友在南岭。 离愁万缕
  • 4
    只要是古籍,啥类型的都行。本来以为没什么时间看书的,就没带几本出来
  • 3
    《摸鱼儿•七夕用白石韵》 朅来时、一枝横笛,秋鳞吹瘦梧井。虚堂了我眠丘壑,催换梦痕空枕。堪独省,玉一舸、天风吹堕杯斝整。缁衣俱冷。料结喜灯青,窥蟾室白,羁浪倦谁领。 〇更騃女,回首烟眸照炯,思君如水千顷。海绡诗织鸳机语,再结他生恩请。银鹊迥,度不到、嫠星沱淡光摇影。飙尘惊问。漫夜雨喷寒,鱼龙何世,飘续泪衔饮。
  • 7
    top1辛弃疾《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理由:沉郁顿挫,古今无此笔力 top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理由:此词一出,中秋余词皆废。传唱度最高的词 top3:周邦彦《瑞龙吟》理由:顿挫而复缠绵,空灵而又沉郁,神化之作也 top4:姜夔《暗香》理由:南宋格律派最巅峰之作(是不是太绝对了) top5: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理由:以清刚之笔抒婉转之情,不减唐人高处 top6:辛弃疾《摸鱼儿》 理由:美人伤春,蛾眉遭妒,报国无门,流年空负
  • 479
    在此摘下一些梦窗词中绝妙好句,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张炎说他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其实梦窗合上就是“重,拙,大”,拆开也是句工字琢,非常好看。 一楼祭白石
    员外 8-1
  • 4
    钱钟书评梦窗词
  • 98

    广告
    16:1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自我总结如下: 白雨斋对西麓的评价,从总体上,认为其地位于南宋仅在姜、王、史、吴、张之后,也就是说西麓相对周密、蒋捷、高观国、刘辰翁、卢祖皋、张辑等名家而言,是高出一筹的。 其中,白雨斋尤其区分了西麓同草窗的高下,他认为,二者都取法周邦彦,而西麓能够以“脱胎法”得清真意趣,草窗则仅得清真姿态。 白雨斋揭出西麓的风格为“和平婉雅”,他强调西麓词风的平正是“真佳”,对此大为称誉。以平正论,西麓同碧山相比更
    飞卿 7-25
  • 0
    我开始觉察到二者的写作模式都是偏离花间传统的(相反,吴文英继续开拓了花间),与其说二者具有鲜明的“诗化”(这里是指上位文学),不如说二者都力图在词中表现自我意识的规训与重构,而花间传统则是烂漫地申发直觉上的唯美。
  • 7
    只找到 帝舜楚调 和 越相侧商调,求其馀?多谢多谢~
  • 20
    在此摘录一些蕙风的妙语。 蕙风词话体例非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诸书,盖诸论极散见时出,然亦有脉络关运存系乎其间。正编共五卷。我取阅的是屈兴国的《蕙风词话辑注》,补遗浩帙,可谓完善。
  • 47

    广告
    16:0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7
    一楼敬我们传奇的不朽的永远的王沂孙吧吧主兼史达祖吧吧主——碧梧山馆词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