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有什么好的吧头衔,简介,头像推荐吗@枭雄挥剑安天下 @生切关臭虫刺身
-
5
-
4
-
1秦王拓跋觚是谁的儿子?生父是谁?生母是谁? 《魏书》和《北史》的记载就自相矛盾。 拓跋觚的列传《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和《北史·卷十五·列传第三》,则拓跋觚是秦明王拓跋翰的儿子,拓跋仪、拓跋烈的弟弟。而且,按百度百科【拓跋觚】词条,“母亲:贺兰氏,献明贺皇后族人。” 但按《魏书》和《北史》中道武帝的生母献明皇后贺氏的列传,则称拓跋觚为“后少子秦王觚”,则拓跋觚为献明皇后的小儿子。这个说法有点
-
192为防止不必要的冲突,事先申明粉籍,本人为孝文单推。以下材料均属魏书原文,你问我为什么不贴北史,因为魏收比李延寿更接近北魏时期。 下面先争对几个事进行回应: 1.幽后回宫时间 时间在太和十九年下半年,而不是太和十八年,这点把她和小冯的传结合起来看就能知道。 小冯的传:“及后父熙、兄诞薨,高祖为书慰以叙哀情。及车驾还洛,恩遇甚厚。高祖后重引后姊昭仪至洛,稍有宠,后礼爱渐衰。”这里的姊昭仪是幽后无疑,冯家一共四
-
4都是短命王朝。
-
004最近突然想看北魏六镇的事儿00002000000河北石家庄冬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河北石家庄韶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河北石家庄娜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3孝明帝与胡太后(古体新韵) 历史悬案迷中藏,蛛丝马迹透荒唐。 骨肉相残为权力,亲情悲剧最迷茫。 立子杀母有先例,为防子弱母更强。 专横跋扈欺弱子,弱子如何能称王。 孤儿寡母无依靠,为子献身又何妨。 混乱朝纲国本乱,民怨沸腾忤逆尝。 痛下杀手食骨肉,隔代也将冤报扛。 心狠手毒非我愿,临危设计稳朝纲。 国无宁日至此后,子亡其后母也亡。 冤冤相报何时了,是非一念景凄凉。 斯人斯事睡地下,品读故事余味长。 孝明帝与胡太后二(241.关于始平公主 北魏公主全部虚封,除了名号外并无可以称得上的收益,详情请见《北魏公主湯沐邑的虚封特徵_趙衛齊》,这篇论文关于北魏公主虚封一事写的非常清楚和明白。 始平公主在史书中的记载仅仅是: 《魏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子平城,早卒。高祖时,始平公主薨于宫,追赠平城驸马都尉,与公主合葬。 下葬典礼一应不载,与她冥婚的穆平城是穆亮同辈堂兄弟,而穆亮比孝文帝年长16岁,若始平公主为孝文帝女,无论如何都当算285此人居然在孝文帝在世就跟别人通奸,更何况孝文帝还是一代英主,难道那么好蒙蒙骗?6364前排高亮:这篇是为了讽刺美吧神论之一 在之前的辟谣中,笔者详细写了幽后的回宫时间,最早当为太和十九年五月后,稍晚当为太和十九年九月后,这都有传记史料可作为证明,笔者将之后讲解幽后粉口中太和十七年南伐就回到洛阳是多么的贻笑大方。 如果对这段历史稍有了解,当知道太和十七年的南伐,是元宏的一次迁都试探。然而大臣们是否知道这件事呢?答案是绝大多数,包括后来参与迁都的大臣,都被元宏欺骗而蒙在鼓里。 如元宏本纪载1832纵观献文朝,她其实就是个普通太后。献文帝才真正的掌权者。她在献文朝也就献文帝继位之初短暂临朝过,诛杀乙浑有功。剩下时候存在感几乎为零。在献文朝她连自己的政治班底都没有,不像她二次临朝任用宦官男宠巩固权力。关于献文帝之死,个人认为应该是正常死亡。献文帝死后冯太后临朝当天献文帝的几个亲信都是被加官进爵的,其中包括她最恨李欣,权力分配是共掌朝政。从这一局面可以看出她根本没有发动政变,夺权的能力。更重要的161.郑穆姬 上个月月底,知网更新了一篇论文,《新发现郑道昭之妹郑穆姬墓志铭及相关探讨》,这位郑穆姬就是元宏最小皇子元恌的生母。 因此碑为私人收藏,直到现在才有了相关论文,碑文中存在一些错误,先将碑文内容放上: 太妃禀华昌续,膺和淑灵,体量闲虚,心神警悟。【太和中,其父南阳/文公,见旗河济。高祖盛简嫔嫱,纳为淑媛。】【(488) 乃遣其次兄文恭公,就兖州迎/送。时年十五,声冠后宫,】以有名家之风,故雅见知重;虽胡芳以01Ps.由于关于小冯的史料很少,所以能写的东西并不多 1. 关于小冯是否当皇后时期无宠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喜欢拿《小冯传》里那句: 高祖每遵典礼,后及夫、嫔以下接御皆以次进。 来证明小冯不得宠,很明显是不知道元宏是按照什么礼来设置后宫等级和接见妃嫔的。 如《李冲传》:高祖初依《周礼》,置夫、嫔之列,以冲女为夫人。 《周礼》是如何解释妃嫔进御的呢? 郑注《周礼》“九嫔”云:“凡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24任何权力架构,一旦成型,便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权力架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任何可能改变架构的企图面前,权力会表现出强大的排他性和惯性,以维持稳定。 在这两个特性下,任何人挑战权力架构的尝试,势必影响其固有的稳定性,就可能受到惯性的反扑。 要想避开,自外而内的暴力是选项之一;自上而下的用权力打破权力架构也算是风险不小的选项;由内而外小心翼翼的抽丝剥茧也是。 孝文帝即位后面临的是冯太后留下的稳固的权力架构,1北魏政治史张金龙谁有第六卷到第八卷的资源啊,急求,谢谢1先来看代北谋反的时间: 二十年十有二月甲子,以西北州郡旱俭,遣侍臣循察,开仓赈恤。乙丑,开盐池之禁,与民共之。【丙寅,废皇太子恂为庶人;丁卯,告太庙。戊辰,置常平仓。恆州刺史穆泰等在州谋反,遣行吏部尚书任城王澄案治之。】乐陵王思誉坐知泰阴谋不告,削爵为庶人。 元恂被废的同月,穆泰和陆叡立刻谋反,又很快被元澄捉拿,元思誉也在同月被削爵。 其后记载: 【二十有一年春正月丙申,】立皇子恪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5看百度词条乙浑,伏诛于拓跋丕,此事发生于公元466年。而查看百度词条拓跋丕,是明元帝第二子,卒于公元444年, 这就糊涂了,有误?011写这篇的原因是因为看到有人拿“庶掩冯门之大过”给幽后挽尊,说这只是元宏的掩饰之语,实际上这个行为仅从《魏书》来看有过三回,只有第三回以失败告终。 1. 小冯被废 在上一篇关于幽后的辟谣中我提到过小冯被废可以找到的蛛丝马迹,此处还将给出一个更明显的证明: 《魏书·王志传》:高祖颇念其忠勤宿旧,每行留大故, 冯司徒亡,废冯后,陆叡、穆泰等事,皆赐质以玺书,手笔莫不委至,同之戚贵。 质皆宝掌以为荣。 入为大长秋卿,37北魏的皇帝大都没活过四十岁就短命早死。但据《魏书》记北魏也不乏高寿者,如经学家高允就活到九十11谈一谈子贵母死及“太子制度”和北魏部分外戚 在此之前要先反驳因为北魏有选“保母”的制度,所以“窦太后”的出现标志着“保母”天然有权力,甚至将注定成为和“虚尊皇后”抗争的一种力量的说法。 要先讲明白一件事,北魏有选择保母的传统,因为北魏最开始设立子贵母死和之后普遍出现的皇后虚尊即不生育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在将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角色进行切分,本意是为了使无论哪一位“母”都不能对皇帝产生过大影响——皇后虚尊但不220他杀人多吗?怎么对元恂下那么重的手?对冯太后真孝吗?真的对大冯有真爱吗?还有,他的相貌也是个谜,有异姿是说他很漂亮吗?15这件事感觉就无解了?一边是皇帝跑西边了,但是本套人马朝廷没带走?一边是人马班子没走,只是主子走了?4北魏就是汉化最好的帝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