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第一条摄律仪戒,第二条摄善法戒,第三条摄众 生戒。 摄律仪戒就是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就是 所有的坏事一点不能做。 摄善法戒就是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那怕很小的善事都要去做。 摄众生戒就是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
0
-
2我终于搬进新家了。我爱我家,自然会花一些心思把新家整得清清爽爽。 那一天晚饭后,我双腿盘坐在客厅沙发上,恭闻一位佛弟子念诵的南无顶圣如来的法著,正悠闲的享受着新家带给我的安逸,学佛带给我的幸福时,我突然发现,家里来了“不速之客”,一个最不受人欢迎,“人人得而诛之”的“客人”——蟑螂“小强”。 我立即拨通妈妈的电话,“妈妈,我家有蟑螂!”我焦急地哭诉。妈妈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第一句就说“千万别杀,别踩
-
0申请人:@莲花朵朵🌻 申请感言:为吧友服务,创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天地。
-
03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寻找很多理由,怪别人不好。 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彼此敌视,生活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一团和气,笑容满面,快乐无比。 有一天,王家的主人又在家里大吵大闹,他冲到李家请教:“为什么我们家总是吵架,你们家却平安呢?为什么你们家永远是愉快的?” 李家的先生说:“因为我们常做错事情。” 老王正在疑惑的时候,突然见到李家的媳妇匆匆从外面回来,走进大厅的时候摔了一跤。 正在拖地板的婆婆2修行人积功累德是为了成就解脱,如不得法,一切枉然。在积功累德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把“布施”作为重要的方面去做。大部分修行人都知道,布施不落入有相计执布施才能建立无量功德,问题在于,有些时候我们明明落入了有相布施而自不知,因为很多情况下落入有相计执布施是不易察觉的。不是吗? 关于布施,它涵盖了所有美好的东西的施与,包括钱财、物品、宽容、爱语、鼓励等等所有物质与精神上的给予。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具备了物质2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的心态在作祟:你们这些不懂因果的可怜人,做这种捞鱼打鸟的恶业,将来早晚要受报的! 到了菜市场看到屠夫摔鱼杀鱼,更不由在心里咒骂:将来你要下地狱的!所以虽说放生带给我精神上很大的快乐,身体的疾病也几乎完全康复了,但我偶尔还是会因自己的妄想执着而起一些烦恼,有时甚至想:我不断地放,卖主得了利益就不断地捕,这不是恶性循环吗?!我该何去何从啊??? 终于有一0比如我犯意业想了对方乱七八糟,比如站我面前一个人我想了他是“畜牲”“傻子”,那想起因果报应我有个毛病就马上回想一个相同的“我是畜牲傻子”,我给自己的解释是因果报应。是这样的吗?1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向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求最吉祥?”世尊如是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2求无量寿经的讲解视频 向各位同修致礼 阿弥陀佛1000竖出,唯仗自力,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横超,但依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已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万不漏一,咸得往生。 若论竖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烦惑稍有未尽,则三界依旧莫出。况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寿命短促,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以其唯仗自力,是故难得实益。若论横超,但依净土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已分,诸恶莫作,1人生中的大考小考不计其数,修行人的考验更是无处不在,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 去年三月的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去逛泰国夜市。夜市非常热闹,我们走到其中一个水果摊前,琳琅满目的水果应有尽有,成熟的小芭蕉很快吸引了我。25元泰铢三小把,价格不高,我爽快地拿出25元付给了摊位老板娘,她随手一接钱就把芭蕉装袋卖给我了,紧接着她就去忙于招待其他客人了。 我又相中了一种有点像芒果那样的椭圆形黄色水果,30元一袋,我拿出100泰0亲爱的净宗学佛问答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莲花朵朵🌻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立即填写问卷信息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nlec1g,领取各项吧主权益。同时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0申请人:@莲花朵朵🌻 申请感言:为吧友做好服务!2不断造业,不回光返照检查自己,就是没有在修行。 每次恭 闻 佛 陀 所说《不要上魔的当,断除我执向菩提》这盘法音我都受益很多,感触很多。 记得一年前在 佛 堂 闻 法时,一下明白了,认为自己是对的就是我执。这就是在说我啊,我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原来这是最大的执着啊!我很伤心痛哭流涕,向师姐们真诚忏悔。从当下开始,我默默地改变自己,不在倔强,现在我已经随时会说“对不起,我错了”;磨炼一年以后,再次闻这盘法音,我真正从内心感悟33南无始祖报身佛陀说法: 《心动著境即是魔,随缘分别则无定》 1.以外缘为烦恼,即是我执魔。 2.以内念为烦恼,即是我执魔。 3.以对方不快而分别,产生罣碍烦恼,即是我执魔。 4.以对方恶语而烦恼,即是我执魔。 5.以分别对方语不解而烦恼,即是我执魔。 6.以分别对方语误解而烦恼,即是我执魔。 7.以观对方脸不快而生罣碍,即是我执魔。 8.以闻对方声不纯而生罣碍,即是我执魔。 9.以见对方口不语,疑对己有失,而生烦恼,即是我执魔。 10.以3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真修实证才是自己的东西,明心见性要自己见才是真见,且不可以文字的理解做為见,只能以古德之法义做為助见的资粮。现在我來為你们说一首偈,以资大家真修取道,偈曰: 历代祖师说玄诃,明心见性口诀多, 后尘学子数他宝,临终还唱轮回歌, 不信但看此中人,我执满身人我行, 开口空洞妙有义,智慧神通不显灵。 想想这首偈语吧!你是在数他人的宝呢?还是真的见到自性了?你是用法义的语言來推想写成的所谓见性偈70300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烦恼。面对这些,有的人变得焦虑不安,有的人选择逃避,而有的人则会坦然面对,如何摆脱生活的烦恼痛苦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学会放下。要放下那些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自身发展、自身能力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一心、集中精力做好其它事情。要明白万法无常的道理,不可执着烦恼,否则,挂碍成障,终会得不偿失,人生事业不得成就。 其次学会宽容。人2四川话有句俗语叫做:“㧯起半截就开跑”,意思是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抢过话头自以为是地开始谈。 “㧯起半截就开跑”还常作为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听话听一半的比喻。而现在社会广为流传的很多话其实就是被人断章取义的。 比如:我们只知“富贵险中求”,却不知“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我们只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看了这些完整的原话,是否感觉到我12心爱的东西被自己信任的人偷走,一时又找不到证据,是烦恼纠结还是随缘放下? 事情还要从周末回婆婆老家说起,我婆婆住乡下农村,这村里就剩几户老人独居,平均年龄估计也都在六七十岁。那天吃完早饭,隔壁邻居张奶奶来找我婆婆聊天,其实也就是来唠唠烦心事的,隐约听到说家里被偷了。 前几天,张奶奶要外出几天,就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她信任的老娲奶奶,让她帮忙给家禽喂食。可等过两天张奶奶回来后,却发现家里的新棉被丢了一床。00农历七月十五 ,在民间被称为鬼节,于是很多人对此充满恐惧,甚至七月十五这天不敢出门。其实不然,这一天是非常殊胜的佛教节日——盂兰盆节,又称佛欢喜日。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孝心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母亲口中,谁知食物在母亲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尊者焦急忧虑,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办法。 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他的母亲罪06学佛后不想结婚9弟子有疑问,弟子今年19岁。几年前皈依了佛门,师父是净土宗的。弟子最近接触了六字大明咒,感觉念诵7最近家里家人身体都一直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我自己做的业影响到了家人🙏想问问各位师兄哪里可以随意功德,我想为家人和自己做些功德,消灾祈福🙏60弥兰陀国王听说那先比丘非常有智慧,就想找机会为难他。因为弥兰陀国王并不信奉佛教。 有一次,弥兰陀国王对那先比丘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呢? ” 那先比丘反问他说:“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传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00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00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2乾坤浩渺然,沉浮其万物。生灭复流转,於人纳归宿。成住坏灭空,如是恒轮续。醉梦过游场,刹那异风骨。莞尔一笑了,归元因果律。 为人思立本,来时两手空。勤劳奋好习,衣禄谁与丰。尔际乐锦屋,任游普天通。思析在有情,其身今可容。诸享非余制,唯众乃恩公。 人道之何如,物兮至善存。慎护则远污,恶为蓄臭轮。上善众若水,厚德载物平。视众为待亲,慈舍达良辰。其肺见肝然,凡事让几成。 尊长其助弱,敬老勤护幼。去骄而多阅,利02男方老家比较封建,男方父母很难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