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 我今略说于少分,犹如蚊虻饮大海。
-
3《父母恩难报経》、《无量寿経》、《观无量寿経》、《地卝蔵卝経》以及《盂兰盆経》等被介绍进入中帼,当时的中帼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
-
2唐师备,姓谢氏。父以渔为业,堕水死;备因出家,欲报其父。
-
0会享福,存心快乐常知足。 会享福,少思少言少色欲。 会享福,怡怡静坐无尘俗。 会享福,居住朝南精致屋。 会享福,清晨一餐滋润粥。 会享福,明窗净几娱心目。 会享福,满架诗书随意读。 会享福,但有隙地栽花竹。 会享福,早完赋税免催促。 会享福,对酒狂歌田野曲。
-
0【唐睦州陈尊宿,讳道明。初游方,契旨于黄檗,住观音院,常余百众。后舍众入开元寺房,作蒲履,施道路,货履养姆,人号陈蒲鞋云。】 唐朝睦州龙兴寺陈尊宿(尊宿者,受比丘戒四十夏以上,尊称为尊宿),死后追封号道明琺师,起先宿琺师行脚各处参方,在黄檗禅师处参学印证,了眀心地。后住持观音禅院,常住常有百多人,后不再领众,入开元寺一个房子里,作蒲草鞋,摆在路旁卖,所得奉养姆亲,人称为“陈蒲鞋”。 (缁门崇行录)
-
0《优婆塞戒经》节录: 我(世尊)于往昔为四亊故,舍离身命。 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 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 三者、为自除坏贪著身故; 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
-
1◎礼塔救母 唐子邻,范氏子。母王氏,不信三宝,邻逃东都依广爱寺庆修律师出家。忽思亲归宁,父失明,母已故三载矣。因诣岳庙,敷坐具,诵法华,誓见岳帝,求母生处。其夜,岳帝召谓曰:“汝母禁狱,见受诸苦。”邻悲泣请免。帝曰:“可往□山礼育王塔,庶可救也。”邻即诣塔,哀泣礼拜,至于四万,俄闻有呼邻声,望空中见母谢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倏然不见。
-
1要长寿,多积阴功天保佑。 要长寿,嬉嬉常笑眉莫皱。
-
1唐慧斌,兖州人,父朗在朝,年迫期颐,爱敬无繇,乃于汶水之阴,九逵之会,建义井一区,以报父恩。立碑铭之,有“殷忧暮景,见子无期;百年几日,对此长悲。”之句。
-
2所谓人、天、泥洹、解脱、妙果,因之得成。
-
1《长阿含经.善生经》节录
-
0先曾祖妣毛母李太夫人,世居湖北通城之马港,虔奉观音菩萨。
-
3一天早晨,正当彿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户的乞食。 彿陀问婆罗门:“你已经很老了,为什么还要手执枴杖,挨家挨户去乞食呢?”
-
0如意如意,百事如意, 人有人意,我有我意, 合得人意,恐非我意, 合得我意,恐菲人意, 人意我意,恐非天意, 合得天意,自然如意, 如意如意,百事如意。 —程璧光
-
0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小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又要急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白头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霞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数眼前人,一年几个埋荒草。 旧墓丛里添新冢,垒垒凄凉向黄昏; 草高草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没人扫。
-
4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
-
0【隋敬脱,汲郡人。少出家,以孝行清直闻。其听学也,常施荷担,母置一头,经籍楮笔置一头;若当食时,坐母树下,入村乞食。】 隋朝东都内慧日道场敬脱琺师,汲郡人,年少就出家,因孝顺父母,清素正直出了名。他去听讲经,常挑了担子,把母亲放一头,経书纸笔放一头。吃饭时候,安置母亲坐在树下,自己进入村内乞食出来给母亲吃。
-
0事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
0淡饭粗衣未足羞,心田失种却堪愁, 留些余地勤俢福,多少贫人仰面求。 无端糜费太猖狂,用了银钱造孽忙, 何不将来行善事,保君后代子孙昌。 刻薄成家不久长,吃亏总有好收场, 放宽一步无穷乐,好护心头一点良。
-
0世人枉费用心机,天理昭彰不可欺; 任尔通盘都打算,有余殃庆总难移, 尽归善报无相负,尽归恶报谁便宜。 见善则迁由自主,转祸为福亦随时; 若犹昧理思为恶,此念初萌天必知, 报应分毫终不爽,只有来早与来迟!
-
0莲池大师著: 【隋智聚,住苏州虎丘东山寺。至德三年,丁母忧,泣血悲哀,几于毁灭。止东山精舍,善说不休,法□常转。】 隋朝吴郡虎丘山智聚琺师,住持苏州虎丘山东山寺,陈后主至德三年,遭母丧,悲哀痛哭不已,几乎哀伤致于死。后来常住在东山精舍,善于讲经说法,经常开讲而不休息,一时佛法大盛。
-
1齐道纪,习成实,造金藏论七卷。于邺城东郊讲演,往则荷担其母及经像等。语人曰:“母必亲供者,以福与登地菩萨等也。”衣著饮食,大小箯利,躬自经理,不烦他人。有助之者,辄拒之曰:“吾母也,非尔母也;形骸之累,并吾身也,有身必苦,何以劳人?”道俗闻者多感吪焉。
-
2梁法云,阳羡人。七岁出家,为庄严寺宝亮第孑,隽朗英秀。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学者海辏。性诚孝,劳于色养;居母忧,毁瘠过礼,累日不食。
-
1儿孙胜如我,要钱作什么? 儿孙不如我,要钱作什么?
-
1黄虀饭,白盐炒,只要撑得肚皮饱; 若因滋味妄贪求,须多俯仰增烦恼。
-
12
-
0经核实吧主拥越茶省中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人文佛教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
1
-
0归命十方调御师, 演扬清净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脱僧, 愿赐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称自己名)。自违真性,枉入迷流。随生死以飘沉,逐色声而贪染。十
-
7
-
8
-
6
-
2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人文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