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 63,009 贴子: 605,076

鲁迅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集散地

  • 目录:
  • 作家
  • 14
    《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对职员对他的“优待”觉得是物以稀为贵,其中包含了弱国国民的心酸,觉得这是一种施舍同情,但是面对藤野先生对他的“关照”他却觉得这是为了中国,是为了学术。他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呢?是因为这两者“援助”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我才初二,刚学《藤野先生》我问老师,我觉得他的解释有点牵强。所以想问问吧友的看法。
  • 2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大抵已经死了 冬天的风疯狂的略过我,犹如刀子一般刺进我的皮肤,贪婪的吸收我身上的最后一丝热气。冬天的雪白而透彻,似是这世间唯一清白之物,为何在地上堆积短短一天就会沦为肮脏不堪之物? 空虚,无助,后悔,沮丧,愤怒,这些情绪犹如丝线一般交织在一起又犹如一条蟒蛇,慢慢的缠绕,令人窒息,搅得我心烦意乱,心神不宁,我受够了 我常常思考和反问:“人究极一生,到底求什么?”我不知道答案,也许是
  • 66

    广告
    10:1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
      我看的最早的李敖的作品,是牧惠编的《千秋评论》,当时觉得还不错。但后来看到他的各种表演,包括"政治秀",也就不想再看他的东西了。自然,他的文字中那种狂妄自大、油腔滑调,也是我所不喜欢的。鲁迅在和创造社论争的时候,有过一句评语:"才子加流氓",用在李敖的身上非常合适。 李敖在凤凰卫视上,对鲁迅所作的攻击基本上是不符合事实的,庸俗无聊,三番四复,不脱流氓习气,意在哗众取宠而已。
  • 359
    按:这里所写的,卜可在鲁迅吧的《鲁迅与抗日》,举过相关的例子!只是看的年头太长了,又懒得再看一遍,所以无法知道,谁举得更多!不过其有的没举。这个文章,有的我没有核实,我姑往转之,您姑往看之,有质疑您自己去破解,我只是专给大家看看,有的东西,不想过多的讨论!有的我以前也看过,比如对两个抗战口号的争论,等等。 长期以来,有人在网上无数次发帖,反复宣扬鲁迅在日本对华侵略时,只有对国民政府的冷嘲热讽,没有
  • 0
    《鲁迅小说大全集》收录了鲁迅全部中短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经典之作。作品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堪称中国现代文学里程碑,深刻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启蒙。 放下面了👇 下载链接:https://pan.quark.cn/s/b2174b2e514d
  • 43
    鲁迅应当说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之中写下了诸多的小说、散文、杂文和一些评价文章,他的那些,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那是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都知道20世纪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世界上发生了诸多的大事,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有就是中国人正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革。鲁迅也正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弃医从文,为得就是能够拯救人们的灵魂。 鲁迅的文章在我们那个年代,可以说在小学、初中、高中里面那都是有他
    怠美 11-5
  • 6
    这群废物,真的有用吗 他们可能会为废物以性命的方式买单 已经彻底成为……… 身体已经是洗脑主的了
    怠美 11-4
  • 2
    如题,寻找该系列高清图片
  • 24

    广告
    10:0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62
       首先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鲁吧的关注,也谢谢大家对吧主团队提出的诸多建议。很长时间了,鲁吧处于一个松散的、无序的状态,这是我们吧主
  • 5
    如题,文章应该是要讽刺那些带着道德伪善假面具的人,为什么却是乞丐?开头这么写行不:我梦见自己走在隘巷中,衣履破碎,像乞食者。突然巷子变宽,我穿上了富贵的服饰,像个暴富的人。
  • 2
    “上帝自私得把这个故事写完了,人只好沿着他的笔迹行进,走向早已经定的结局。” 一条小道上,由石子沙石铺陈平坦,它直直通向后去,我走在它身上,身旁有许多同样过路的人,他们默不作声地低头走着,我也默不作声地低头走着,我们明白小道的尽头是何处,心中安稳…… “朋友,介意我与你同行一会儿吗?” 一道激昂的声音如平地惊雷从身后炸响,我感到刺耳,身旁的人怒目望去,我也怒目望去。 我猛然一惊,我想那定是哪个不知天高
    朝景夕时 10-26
  • 0
    当代物语 杀人善者关心着台下尸体,说:“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此,你才有被杀的用途。 2025.10.25
    老大224 10-25
  • 7
    这是一个街头采访的问题,一个20岁左右女孩儿,面对镜头,给出的回答,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 她的回答的内容是~~ “父母的辛苦不是我造成的,我也不应该牺牲我的幸福,去成全他们的人生,承担他们的责任。 我也并不会为一句都是为你好,而被绑架,难道没有我,他们就会走上人生巅峰吗?” 这样的回答,让有的网友直呼,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这么自私自利,毫无人性呢,既然这样,你吃父母喝父母的,还让父母拿钱供你读书,这笔账,
  • 0
    我是周立锦,创作的长篇小说《秋泣胡杨林》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网址:https://vip.chinawriter.com.cn/member/index.php?uid=jinmeiyuanli 也叫《生命的意义》发表在晋江文学城,这里是修改后的完整版本,网址: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14312
    锦梅园林 10-23
  • 82

    广告
    09:5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我是周立锦,创作的长篇小说《秋泣胡杨林》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网址:https://vip.chinawriter.com.cn/member/index.php?uid=jinmeiyuanli 也叫《生命的意义》发表在晋江文学城,这里是修改后的完整版本,网址: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14312
    锦梅园林 10-23
  • 0
    九上语文书,故乡56段的63段,感觉真的很精彩 直接看图吧
  • 3
    我大抵是不喜粗俗之物,借他者之善行不人之事,借他者之物享不平之事。言行举止不在其中,倒也算得上“好人”二字,以弱为举。呵,好不快活矣。 我大抵是知道了些许,原来某些人中有吃人二字。表面上谦谦有理,看似瘦弱老实,实则内心阴暗,其举止如用二字来概括便是撒谎,借着他者之物,享受荣华富贵。用他者善用之财,享天伦之乐。事后以老实人著称,那虚伪的笑容配合他那憨厚无比的样子,着实是把“老实人”三字,表演的恰到好
  • 0
    就在昨日,也就是2025年10月18日,杨振宁老先生与世长辞,这是国人应该哀悼的,也是整个世界科学界应该哀悼的。杨振宁老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这毫无疑问,当之无愧!在1957年,他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与李政道老先生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可以说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们让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后来,杨振宁老先生也曾经这样说过: “我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人
    朝景夕时 10-19
  • 19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鲁迅全集》(pdf),内容非常完备,并附录注释索引,共18卷,分别为 第一卷收录《坟》《热讽》《呐喊》 第二卷收录《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第三卷收录《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第四卷收录《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第五卷收录《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第六卷收录《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第七卷收录《集外集》《集
    MaxPayne9 10-19
  • 1
    我得批评我自己,近些年来越发的自傲了,过去还尚且会虚心求教,而今却听不得逆言了,尽是谈他人的罪过,却不曾说自己的。 懒惰大概是缠上我了,不经想反问自己,而今可是居于高堂了?竟做于此散漫做派?而又心高气傲,容他人说不得了,许是忠言逆耳听不得,而所幸不承认那是忠言了。 我常将自己归于文学创作者一派,却无所成,倒是对别人评头论足了,反倒看不清楚自己,仿佛说了几句公道话,便把自己当“大师”了,而又所幸不觉得
    雁一行 10-17
  • 51

    广告
    09:5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我写了一篇中篇文学小说,想发到人民文学杂志社或者当代,十月,我不会发啊,有能教教我吗,如果投稿成功,我给你稿费的百分之五
  • 0
    评论一个事物一个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人都长了一张嘴,没有道理,不让他说,可是应该怎么说却值得思考。 我曾经不少次在网上看到,人们在评论那些历史的名家,说“王羲之的字不过如此,只是名人效应罢了。”“诸葛亮是愚忠,没什么本事,不配进武庙,都是被演义神话了!”又甚至是抨击鲁迅先生“为何不为抗日发声?!” 这个时代当真是有趣的,也当真是自由的,狗披上一张皮就可以肆意的吠叫了。不了解,不知道,就可以以客观的
    朝景夕时 10-15
  • 0
    "白拿"二字,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向来是极有分量的。近来成都"挖花"一事,又为此添了新注脚。一群"聪明人"扛着锄头,浩浩荡荡开进苗圃,将十万盆花卉"移"入自家后院,美其名曰"免费挖花"。花主人捶胸顿足,而挖花者却振振有词:"网上都说能挖!" 此情此景,令人想起"过路财神"的旧典。国人向来有一种"过路财神"的心理,但凡路上有物,不拿便是吃亏。从前是捡拾遗落之物,如今进步
    十月弥物 10-14
  • 0
    我所感到的,是一种莫名的悲哀。这悲哀并非为了那被撕扯得支离破碎的人伦,倒是为了那些在撕扯中自以为得了胜利的,实则早已将灵魂典当给了魔鬼的人们。 近来颇有些风潮,教人看了不免齿冷。一些自命为“女权”的,声音尖利得刺耳,面目狰狞得可怖,将一切男子都看作仇敌,恨不得食肉寝皮。这使我想起晚清时候的“义和拳”,也是这般的气焰,见了带洋气的东西便要打杀,结果如何呢?不过是赔上自己的性命,外加给旁人添些笑料罢了
    十月弥物 10-14
  • 0
    向来有一种"活尸",虽死犹生。皮囊未腐,灵魂早被钉在神龛上,日日受香火熏烤,竟也生出些金箔似的光泽来。看客们先是跪拜,后来发觉那金箔底下爬满青蝇,便又啐起唾沫。 这"活尸"原是极好的。年轻时饮过血,咽过泪,伤口里长出慈悲,苦难中炼成金身。那时,它尚且是活物,会疼,会倦,会因病人的呻吟而彻夜不眠。后来年岁愈高,愈被涂上金漆,竟成了庙里的泥胎木偶。偏生那泥胎还要开口,说些"不让病家寻我"的
    十月弥物 10-14
  • 0
    《马上支日记》 (不知道为何被删了 发这个也违规吗)
    龛狐 10-10
  • 78

    广告
    09:4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9
    因为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所以记忆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确定我从爱知医学专门学校转职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末的事。在那之后两年或三年,周树人君作为第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进入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因为是留学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周树人君和一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级生一起听课。 周君身材不高,脸圆圆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当时我主
  • 13
    以前看鲁迅的文章总觉得晦涩难懂,字句模模糊糊的像是看不清。现在再看,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以前看闰土那篇,总觉得闰土好惨,心里有什么东西硌着,又说不出来。现在再看,小时候玩的很好的堂姐成绩不好,从此,跟我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文中的那段描写是“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我当时再见我堂姐的时候,我拿着小时候
  • 43
    zshujin6 2021-06
    1921年鲁迅写了著名的小说《故乡》,回到了故乡躲避新思想,选择了拖家带口即放弃大我选择了小我。鲁迅是知道新思想的存在,却说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即鲁迅并不看好社会主义 逃避新思想的人混成了伟人,民族魂,先生。选择新思想的人大多数淹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中。
  • 0
    十月初吧,我竟再次看见她。在博学楼五楼紧挨C540教室的楼道里,她看着手里的平板,边走边学习。我屏住呼吸,窜入教室后门。我的背靠着墙,侧脸小心地呼吸,像躲避僵尸的业余道士。偶然间,我看到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以及那关爱、可怜智障的表情。我在靠门位置坐下,把《存在与时间》、一个笔记本和一个塑料水杯放桌上。好几次,我试图接着看海德格尔,无果。那之后好多年,我一直在看这本书,永远看不完。 大一时,我就注意到她。某
    老大224 10-6
  • 13
    突然想起来《名人与名言》,感觉鲁迅先生自己也一定有他注意不到的毛病,看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后面看毛选看到《反对自由主义》,感觉鲁迅先生虽然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但依旧带有不少的小资产阶级的问题。 或者感觉毛选这一篇有点责人太严,问一下是取“矫枉必须过正”之意吗?
  • 78

    广告
    09:4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楼下的学校里,近来是颇有些新气象的。先前那些被斥为“懒坯”的孩子们,如今倒得了雅号,叫作“躺平青年”了。我原以为是他们终于悟了道,后来才晓得,这竟是一种新式的荆冠,而且一戴,便是三重。 第一重,是纸糊的,唤作“努力”。 这冠冕堂冕堂皇,上面写着“人定胜天”、“天道酬勤”的金字。先生们、长老们,乃至你的爹娘,都殷殷地为你戴上,告诉你,人生的路只这一条,你只需埋着头,走便是了。你若走不动了,他们便来看你
  • 0
    又是高三的晚自习,张三趁着下课的时候给老师交了请假条就出去买了包华子抽起来,想着反正晚上也不回去了,就出去转转散散心。 走到马家巷便是一路的小吃街,俊男靓女抱做一团,在清清冷冷的冬季里报团取暖。去一家奶茶店点了杯奶茶又吃了点煲仔饭,打开手表一看才九点,自己在手机上给网咖老板说了声,便想着去网咖玩玩,行至一个小巷子,看到有卖奶冻的便想着来一杯。 转头看去看见旁边的车站却蜷缩着一个团子,走近一看却是个中
    墨佬 10-3
  • 0
    这么多年过去了,阿Q一直活还着,而且越来越多了,孔乙己我倒是很少见他,大概还活着,这也无关紧要了,可鲁迅先生…却的确是死了。
  • 2
    1935年10月21日,还发生了由会见而引起的不愉快事件。这天,日本著名美术史家野口米次郎来访,《朝日新闻》上海支社负责人仲居特地在附近的"六三园"设席,请鲁迅、内山完造会见野口。开始气氛不错,但当鲁迅谈到中国的社会现状,野口竟然说出"既然中国政府这样腐败,不如像印度让英国托管那样,让日本来代管中国"的话,鲁迅闻言大怒,当即予以指斥,闹得不欢而散。 ——《日记的鲁迅》 鲁迅不是政客,也无兵权,充其量不
  • 0
    王的哭泣 王高高在上,拥有无尽疆土、数不清的臣民。一日,它意识到自己不是王,是个普通人,或是条不显眼的狗。它在潮湿的洼地里,渺小如蚁,被周围比它高大广袤亿倍的万物遮蔽。它自以为王,一无所有。它狗叫着哭泣,为痛失王位。“汪”是王的哭诉,无人听晓。突然,它抬起头,由衷地微笑,仿佛比王拥有的多。穿过层叠的叶片,阳光如颗颗珍珠洒落在它灿烂的笑脸上。它不为多寡而笑,为出现的自我。 2025.9.27
    老大224 9-27
  • 4
    狗的奢望 外甥有了黑眼圈。那黑眼圈很显眼,夜里,我都能看见它。它是条细细的黑线,像是由铅笔画上。每天,他早八点到校,晚上九点回家。凌晨四点,他惊醒坐起,好几日如此。他想跟班主任说退出学生会,这样就能晚到和早离学校各半个钟。他已是班长,经常得帮老师做好多事。他想请求各科老师,不要延时结束才布置作业。他需要点自己的时间,思考些物理或数学问题。迷迷糊糊的,他背着书包,朝学校走去。那书包厚重,早已成为他的
    老大224 9-27
  • 33

    广告
    09:3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而今仇日的情绪日益高涨了,尤其是在那两部出了之后,“勿忘国耻”。这是弱者的原罪,但不是过错。而真正的罪恶应当是施暴者的!最为可恶,最为可耻,最为卑劣的当然得是施暴者。而把愤怒施加给他们,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而今,却把这个施暴者看的太过广泛了,也间接的削弱了原本施暴者的罪孽。那么,真正的施暴者应该是谁呢?是日本的政府,那可恶的法西斯主义者!那右翼分子!但是唯独,绝对不应该是日本的人民! 而今,却有许
  • 12
    如果觉得只有骂日本人才算爱国,那你终究不过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鲁迅的眼光是世界性的,虽然立足中国,但批判和解剖的是整个人类的人性和灵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作家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不是看他写了多少作品,不是看他的文风多么华美,而是看他的思想和眼光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能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他就不再限于他的国籍,而是属于全人类了!
  • 0
    前几日,我到家旁的公园散步,那有一片林子,林中住满了鸟,仅是路过,就传出一片喧哗,我欲去林子里看看,一位好心的路人这样告诫我:“林中尽是恶鸟,远远见了你便骂,近了便要飞下来啄你!莫要过去!” 可偏我爱一意孤行,便是去了,一进林子当真一群鸟要来啄我,我便喝了几句,手作势要打,也尽散去了。我也便暗笑一句:纸老虎。继续走着。走着走着,觉出不对,我把脚下的枯枝残叶扒开,见得遍地羽毛,想是群鸟争斗时打落的,
  • 2
    不是鲁迅夹烟,肯定会给集美的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当然鲁迅写的书,集美的孩子是不看的,千万不能换成握拳,有暴力倾向,集美的孩子看完会打人的,换成其他的又不符合人设,为了取消对集美孩子的影响,建议全部拆除哈
  • 3
    我的朋友他是学中医的,然后因为鲁迅反对中医,然后支持西医,然后他就很不屑于鲁迅。然后他这个人也是非常反对讽刺艺术的,他觉得讽刺艺术就是用讽刺他人来满足自己的一些利益。而且他觉得鲁迅没有像闻一多这样骂日本人,所以鲁迅就不爱国。帮我反驳他
    杨白_ 9-7
  • 8

    广告
    09:2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道歉是轻飘飘的,抵不过命的重。 犯罪与恶之间,只隔一道忏悔——拒不悔改,罪便成了恶。 审判一个恶人固然容易,然则,一个恶的文明,却由谁来审判? 古人云“除恶务尽”,必求直捣其根柢。犹如为参天巨树剪除病枝,手段须得快、准、狠。然更要紧的,是审问其下土壤——何以竟滋养出这等孽障? 不根治于此,万般皆是无用之功。否则今日剪去其一,明日必萌生其二,循环往复,终使栋梁之材,崩摧于朽壤之中。
  • 4
    #集美又作妖?鲁迅抽烟被投诉# 我迅哥怎么了?我特喜欢迅哥,买了一套鲁迅全集。 小子不才,匆匆写了一篇杂文。躬请各位见教。 (我也写了篇西游记,欢迎来看)
  • 49
    给某些不了解的人开开眼界
  • 1
    鲁迅全集快看完了,比起读后感我更在意之前一位朋友分享给我的一件事 他说的也不是很准确,所以来问吧里老哥:大约就是在先生晚年的时候,某个青年很委婉地提醒先生哪里哪里不对,结果先生不分青红皂白就攻击这个青年,骂的很难听
    耐唐王 8-28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