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吧
关注: 10,373 贴子: 298,896

hello大家好,我是“十里香”

  • 目录:
  • 疾病治疗
  • 16

    广告
    00:0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5
    每天都有患者问李大夫:“李医生,我这腿越来越没劲儿,上楼梯得扶着扶手,走几步就喘,吃了不少补剂也没见好,连日常穿衣都费劲,该怎么办啊?” 其实,肌营养不良往往不只是 “肌肉弱”,而是体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的深层表现。 中医认为,脾为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 “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一旦脾肾两虚,气血生化无源、精髓不能濡养肌肉,或久病致脉络不畅,就会导致肌肉失养、无力渐重,进而引发肌营养不良相关
  • 0
    “三十岁就提不动重物,走路腿软易崴脚,手臂肌肉越变越薄”,这些 “力衰肌弱” 的信号,常被误当 “过劳”,实则可能是肌营养不良的预警。作为支撑身体活动的 “动力引擎”,肌肉一旦因失养而萎缩,不仅影响工作生活,更让患者陷入 “越休息越无力” 的迷茫。破解关键,藏在 “固本培元生肌疗法” 的辨证智慧中。 中医将肌营养不良归为 “痿证”,核心病机并非单纯肌肉老化,而是脾肾两虚、气血瘀滞、肌络失养。就像运转的机器缺油
  • 0
    10 岁男孩肌营养不良进展期,半年内肌肉快速萎缩,已无法独立站立,伴头晕耳鸣。辨证为肾精亏虚、气血衰败,疗法以重剂熟地黄、山茱萸填精,配合黄芪、当归养血。调理 7 个月,可扶床站立,肌肉萎缩停止,头晕症状基本消失
  • 0
    8 岁女孩肌营养不良,不仅肢体无力、易摔跤,还长期便秘、精神萎靡。辨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疗法在补肾健脾基础上加火麻仁、麦冬润肠。3 个月后,孩子可自主上下楼梯,便秘消失,精力充沛,睡眠质量也显著提高。
  • 0
    14 岁少年患肌营养不良 2 年,上肢抬举困难,大腿肌肉日渐萎缩,常感乏力、腰膝酸软。辨证为脾肾亏虚、脉络瘀阻,疗法以白术、茯苓健脾,当归、鸡血藤通络。坚持 6 个月,可独自端碗吃饭,上肢活动范围扩大,肌肉萎缩速度减缓,精神状态好转。
  • 54

    广告
    23: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32 岁男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肢体僵硬,行走呈 “鸭步”,伴麻木感,舌质紫暗。辨证为气血瘀阻、筋脉失养,疗法用黄芪益气,川芎、牛膝活血,杜仲强筋。调理 5 个月后,肢体僵硬缓解,“鸭步” 减轻,可连续行走 200 米,麻木感明显消退。
  • 0
    7 岁男孩确诊肌营养不良,爬楼梯需大人抱,平地走易摔跤,小腿肌肉松软,伴食欲差、面色萎黄。辨证为脾胃气虚、肾精不足,采用固本培元生机疗法,以黄芪、党参健脾,熟地黄、山茱萸补肾。调理 4 个月后,孩子可扶栏爬 5 级台阶,摔倒次数减少,食欲明显改善,肌肉紧实度提升。
  • 0
    “孩子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走路总摔跤,胳膊腿越来越细”,这些看似 “体弱” 的表现,正是肌营养不良发出的预警。作为维持肢体活动的 “力量根基”,肌肉一旦逐渐萎缩无力,不仅影响日常行动,更让患者和家属陷入 “调理无效” 的焦虑。其实破解关键,藏在 “固本生机疗法” 的辨证智慧里。 中医将肌营养不良归为 “痿证” 范畴,核心病机并非单纯肌肉退化,而是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就像滋养幼苗的土壤贫瘠、养分输送受
  • 486
    1、如何诊断和就诊: (1)检查:查肌酸激酶(BMD在不同情况下肌酶多在大几百-10000之间),看运动能力(跑跳、上下楼梯、腿疼、容易累等),查双大腿核磁看有无水肿和脂肪化,基因检测(无创无痛,几千块,家族家系验证一般200左右)。不要做肌电图(肌炎等也会有肌源性损伤,主要是太疼了),肌肉活检(含mRNA分析等)也不是很建议做,不知道是国内医院医生有类似临床科研任务指标还是怎么回事,肌肉活检有创,虽然只是一小粒但是也是
  • 7
    首先看孩子基因是框外突变(out of frame)还是框内突变(in frame)如下图,缺失哪个外显子就把哪个外显子去掉,然后看剩余的部分形状能否相连,不能连上就是框外突变,基本88%-92%概率是DMD,如果剩余的部分能够形状相连,则大概率60%-70%是BMD(不是90%的原因是样本偏差,因为可以假定有一部分BMD患者跟本不知道自己患病了,能断定自己是BMD的患者大部分人都有症状),例如48-51缺失就大致判断BMD,单缺50就是DMD,其根缺失长短,缺失位置无关。在症
    yjw轮回 9-24
  • 5

    广告
    23:5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96
    轻型del 48, del50-51, del45-55 ,del45-51,del48-51 del45-53 (在hinge3周围但不包括hinge3的B,del48重新产生了hinge) 典型BMD del45-47 del45-48 del45-49 del48-49(在hinge3周围但包括hinge3) 重型BMD del45-46(大部分都是DMD症状) 统计数据,也不绝对,仅供参考
    yjw轮回 9-24
  • 825
    因为国内对bmd了解的医生很少,所以导致宝宝确诊走了不少弯路,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目的一个是帮助患者家长提高对这个病的认知,另一个是让宝宝少受罪,不要被不懂的医生一阵恐吓和折腾。在文章中用ck代表肌酸激酶。 1、 这个病肌酸激酶会显著升高,几百到一万多不等,就目前来说,3-5岁的孩子的ck值可以大概判断这个病的轻重,但是这个不绝对,因为ck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剧烈运动、病毒感染、发热等,而上下起伏。如果孩子未生病、未
  • 51
    男孩4岁7个月,检查CK偏高后(最高4000多),进行了MLPA和全基因组基因检测,求大神们帮助分析一下,多谢各位! DMD基因MLPA检测:该样本在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和贝克肌营养不良相关基因DMD上卫检测到外显子重复/缺失。 全基因组: 染色体位置:chrX: 31196079 突变:NM_004006.2:c.10231dup(p.Thr3411AsnfsTer22),Exon71|79 合子类型:半合子 检测到DMD基因存在1个半合子变异: c.10231dup(p.Thr3411AsnfsTer22),此序列变化导致DMD基因第10231位发生了核甘酸的重复(c.10231dup),导
  • 9
    生活中,总有些孩子或年轻人,走路像踩棉花,爬楼梯没几步就喘,明明没磕没碰,腿脚却一天比一天“不听话”。很多人以为是骨头出了问题,拍片子、查关节,折腾一圈却没找到病因。其实,这可能是一个藏在肌肉深处的小偷在作祟——它叫做“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让患病者从腿软发展到全身无力。
  • 16

    广告
    23:4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16 岁少年肌营养不良 3 年,双上肢僵硬、活动受限,伴肌肉酸胀,握笔写字困难,情绪焦虑。辨证为脉络瘀阻、气血不畅。固本培元生肌疗法以活血通络、益气养肌为主,选用鸡血藤、川芎、党参等,搭配温和康复训练。3 月后,上肢僵硬、酸胀缓解,活动灵活性提高,可顺利握笔写字,焦虑情绪也随之减轻。 编辑分享
  • 0
    10 岁女孩肌营养不良,不仅下肢无力,还常腹胀、消化不良,导致营养吸收差,肌肉恢复停滞。辨证为脾胃虚弱、肌筋失养。疗法先以健脾和胃为基础,用白术、陈皮、山药等,待消化改善后加入补肝肾药材。2 月后,腹胀消失,食欲大增,营养吸收好转,下肢肌力明显增强,可自主蹲起,握物更稳固。
  • 0
    8 岁男孩确诊肌营养不良 1 年,上肢无力、握物不稳,爬楼梯需家人搀扶,伴挑食、面色偏黄。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采用固本培元生肌疗法,以健脾益气、生肌强筋为主,选用黄芪、党参、山药等药材,搭配无糖淡豆浆。调理 3 月后,挑食改善,面色红润,上肢握力增强,可自主爬楼梯,肌力评估较前提升 2 级。
  • 0
    32 岁男性肌营养不良 5 年,属慢性期,全身肌力进行性下降,伴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康复训练效果不佳。辨证为肾精亏虚、气血两虚。固本培元生肌疗法以填精补髓、益气生肌为核心,选用杜仲、当归、黄芪等,结合饮食调理。半年后,腰膝酸软缓解,精神好转,肌力下降趋势遏制,可自主完成穿衣、洗漱等日常动作。
  • 0
    14 岁少年肌营养不良 2 年,双下肢肌肉轻度萎缩,行走步态异常,易疲劳,午后常感肢体沉重。辨证为肝肾亏虚、湿浊阻络。疗法侧重补肝益肾、利湿生肌,用熟地、枸杞、薏苡仁等,配合黑豆核桃饮。4 月后,下肢萎缩进展减缓,沉重感消失,行走步态更稳,疲劳耐受度提高,可坚持散步半小时。
  • 0
    肌营养不良以进行性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为核心特征,严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甚至危及生活自理。中医认为,其康复核心在于补肝肾、益气血、强肌筋,而生活中三类常见饮料却常悄悄阻碍恢复进程,需格外警惕: 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极高,会过度刺激中枢神经与肌肉神经末梢,直接干扰肌肉神经传导通路的修复,导致肢体乏力、僵硬症状加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痉挛频次增加的情况。更关键的是,浓茶中的鞣酸成分会与食物中的钙、优
  • 93

    广告
    23: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这个病名时,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名字这么长,一看就不是小毛病。确实,这种病像隐形的枷锁,悄悄让人面部松垮、肩膀下垂、手臂抬不过头顶,甚至走路时像踩棉花,稍不留神就踉跄。但今天想说,面对它,慌没用,怕也没用,找到根源,扶着身体慢慢站起来,才是关键。
  • 70

    广告
    23: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8 岁女孩患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肢体协调性差,跑跳能力弱。运用固本培元生肌疗法,以温和中药改善脏腑功能。配合平衡训练与钙、锌等营养素补充。4 个月后,肢体协调性提升;7 个月后,可参与简单户外活动,运动能力较前显著进步。
  • 0
    25 岁男性患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面部肌肉萎缩,抬眉、闭眼困难。实施固本培元生肌疗法,通过中药滋养气血、濡养筋肉。同步进行面部肌肉训练与坚果、蔬果为主的营养补充。2 个月后面部活动度改善;5 个月后,可正常完成表情动作,社交自信增强。
  • 0
    建议吧主把那些乱打广告的帖子先封一封吧,把一些最近的医疗技术消息之类的置顶
    ZEN 9-23
  • 0
    38 岁女性患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肩臂无力难提重物,生活受限。运用固本培元生肌疗法辨证施治,侧重健脾生肌、通络行滞。配合关节被动活动与 B 族维生素补给。4 个月时,手臂抬举幅度增大;8 个月后,可自主完成穿衣、做饭等家务,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
  • 0
    50 岁男性确诊晚发性肌营养不良,下肢肌肉萎缩伴乏力,需借助拐杖行走。采用固本培元生肌疗法调理,兼顾补肾填精与益气健脾。坚持耐力训练与全谷物饮食。半年后,拐杖依赖减轻;一年后,可短距离独立行走,肌肉萎缩速度明显延缓。
  • 0
    12 岁男孩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下肢无力致行走困难,易摔跤。采用固本培元生肌疗法,以中药调理补益肾精、益气养血。同时坚持肌力增强训练与优质蛋白饮食。3 个月后,腿部力量提升,可独立上下楼梯;半年后,行走稳定性显著改善,摔跤次数减少,家长重拾信心。
  • 89

    广告
    23:2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肌营养不良往往给患者带来沉重打击,肌肉无力萎缩、行动能力衰退等问题,容易让人陷入绝望。但有人在困境中不放弃,通过坚持科学习惯与合理调理,逐步改善身体状态,为康复之路点亮希望。 科学康复训练,激活肌肉潜能:在专业指导下坚持康复训练是关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如关节被动活动、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等。这些训练能延缓肌肉萎缩,维持关节灵活性,逐步提升肌肉力量与协调能力,为维持行动能力打下基础
  • 0
    14 岁女孩患肌营养不良伴吞咽困难,进食易呛咳。采用疗法:中药制成膏剂内服,加用茯苓、半夏健脾化痰。2 个月呛咳减少,4 个月可正常进食软食,6 个月吞咽功能基本恢复,体重较前增加 3 公斤。
  • 0
    72 岁男性因退行性肌营养不良出现下肢无力、肌肉酸痛,需轮椅代步。用疗法调理:中药加薏苡仁祛湿,配合冬瓜汤食疗。1 个月酸痛减轻,3 个月可扶椅站立,5 个月能短距离行走,未再出现肌肉痉挛。
  • 96

    广告
    23:2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36 岁女性患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3 年,上肢抬举困难,梳头需协助。经疗法调理:中药以熟地黄、杜仲补肾,外敷膏贴于脾俞穴。2 个月可抬臂过肩,4 个月能自主梳头,半年后可提 5 公斤物品,日常活动无需帮助。
  • 0
    29 岁男性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2 年,眼睑闭合无力,举臂受限。实施疗法:内服枸杞子、鸡血藤方剂,辅以核桃芝麻糊。1 个月眼睑闭合改善,3 个月可举臂摸头,6 个月面部表情更自然,肩部肌肉萎缩减缓。
  • 0
    8 岁男孩确诊杜氏肌营养不良 1 年,步态呈 “鸭步”,易摔跤。采用固本培元生肌疗法:内服黄芪、党参健脾方,搭配山药莲子粥食疗。3 个月后摔跤次数减少,6 个月下肢肌力提升,1 年可独立上楼梯,肌酶指标较前下降。
  • 0
    36 岁女性患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3 年,上肢抬举困难,梳头需协助。经疗法调理:中药以熟地黄、杜仲补肾,外敷膏贴于脾俞穴。2 个月可抬臂过肩,4 个月能自主梳头,半年后可提 5 公斤物品,日常活动无需帮助。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十里香

目录: 疾病治疗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