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吧
关注: 10,079 贴子: 270,077

晚明梦罢,再挽天倾。历史网文巅峰之作!

  • 目录:
  • 文学话题
  • 11
    那个帖子最后不出意外的成为对崇祯的个人盖棺定论的讨论,够大够全可惜没有完全针对书友的问题做一个较为就事论事的阶段性的回答。 面有得色是两件事:1,自得;2,不自禁。 几年来,崇祯和杨相得益彰,君臣关系融洽,不论如何的弹章雪片似的飞来崇祯都能不离不弃的信任杨。这是两人关系的基础,互为知己。 在两人互为知己不离不弃的几年后,流寇由盛转衰,现在有起伏,还不至于完全崩坏,清军入寇却越演越烈。作为兵部尚书内阁成员
    抱走奥妹 03:33
  • 78
    随着本书进度更新而对原有帖子的内容进行跟进,并进行一些补充和纠错,本次跟进至第560章真假,内容包含 一.暗哨司、漕帮、银庄 二.衙署、中军厅 三.军中编制、营伍统计、军队调动 四.本部兵力 五.外派受控及受势力影响部队 六.注释 (共计约4.8万字,58个注释,具有遗漏,欢迎指出,但不接受无理取闹。)
    cai307739602 03:31
  • 13

    广告
    03:4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看到他现在的操作还是没跳脱出前人的框架,无非又是老赵的剧本再演一遍。没有启民智、诞生公民意识,就算把他设定为明人也没关系吧? 我要是以后有机会开发一款游戏,就从桐城守卫战开始,类似于骑砍+开放世界RPG这种形式。但推演到后面就一直想着这个问题,这对于玩法的设计影响还是挺大的。
  • 2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知道柯山写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是何种心情,作为读者的我感到特别痛苦。这个夏天,电影呈现出多元化,一些被期待和不预期,就像这大半年的残明有希望和出意外。 这三章的内容推进很慢,不知道有没有24小时…越来越悲观,末世降临的味道。今天早上我要出去溜溜狗,舒缓一下情绪,柯山写着写着就会把负面情绪推向极致,我真服了。
    han_so_lo 03:06
  • 1
    大佬们,想问一下铁血残明现在有完本的趋势了么,我从23年大学毕业,已经到现在工作两年啦。 小白提问?? ~原帖地址
    MOP红领巾 02:27
  • 14
    跟文官斗了一辈子,一辈子在文官系统给他画的框里面辗转腾挪搞微操,按理说应该跳出来才对吧?
  • 2
    抛砖引玉—秦九泽:人活着,不易啊
    vasslievq 01:30
  • 5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亡国悲剧与其非常规继位路径及缺失系统性的帝王教育密切相关,这种“**仓促接班+教育缺位**”的模式深刻影响了他的统治能力,进而加速了明朝崩溃。以下从四个维度分析: ### **一、非常规继位的结构性缺陷** #### **1. 身份错位:从边缘藩王到帝国君主** - **继位背景**: 1627年天启帝(朱由校)病逝无子,作为唯一成年的弟弟,16岁的信王朱由检**意外登基**。 - **教育断层**: - **非太子身份**:按明代制度,太子在东宫接受系
    拉祜乡民 00:32
  • 88

    广告
    03:4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崇祯在外焦内困下已失去耐心,缺银子的憋屈和搞银子的冲动借着妃后冲突歇斯底里地爆发出来,下一步一定是要向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砍出那征输的一刀!必然的,砍之前要要先“杀“薛国观以儆猴,首辅因此得以空缺,帮崇祯捉刀的极有可能就是得到林登万传递出消息后迅速行动的吴昌时一伙。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沉甸甸的牛车马车从京城各处悄无声息地驶向南方,一边是富贵们打开地窖向皇帝两手一摊:多的真没有,皇上若
  • 3
    还只看了标题,我也泪目了,好感动。
    天天CHQ73 00:16
  • 13
    崇祯外放了杨嗣昌也好,宫中一片漆黑也好,但是胖鱼升总兵的事,你总不会忘了吧? 忘了还好,就算是糊里糊涂罢了! 若是有功不赏,你这是让胖鱼提前做实左良玉的军阀割据吗? 那后面情节如何推进,松锦只能是原样的惨败! 流寇却在胖鱼的暗中勾兑下,成了收放自如的木偶。随时随地乱起来,那时胖鱼一封拒绝受任总兵的通知,就能让崇祯自挂东南枝!
    卿德尔 00:15
  • 1
    三连跟,高超了
    天天CHQ73 00:14
  • 4
    有什么推荐么,看完铁血残明看不下去其他历史小说了。
  • 52

    广告
    03:3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1
    皇太极 跟李世民同级别的君主,是大清能问鼎天下最主要的推动者, 在中华君主能力方面,此人能排前五。 此人政治,战略,战术,阴谋皆为同时代第一梯队,无人能敌,以下为评价主要依据 1,善用反间计,在崇祯的配合下,让中华古今第一连环反间计成功。主要是通过袁崇焕干掉毛文龙,又通过崇祯干掉袁崇焕。又通过农民军干掉崇祯,后面还能用为崇祯报仇而快速占领大半个明朝土地。 a),关于袁崇焕干掉毛文龙,多处文献都有皇太极利用袁崇
    不死鸟tfq 00:01
  • 20
    主角***不姓朱啊,这后期怎么玩。干死李自成,干死皇太极多尔衮。没事干了。 崇祯不死,大明不亡没办法打开新局面啊。 顶多是给大明续命几十年,但是这样的大明还有存在必要么。 这本书比较硬核而且朝代又在明朝,像禅让,或者造反的路子根本行不通。
  • 18
    杨嗣昌这种人就应该坐镇中央,为啥要派去一线啊,如果没记错的话担任五省总督后仍然收到崇祯的制约,致使张献忠多次死里逃生,后边因藩王被杀被牵涉自尽,这也是对着明军剿寇体系的沉重打击,自此之后,除孙传庭,再也无人能对流寇造成重大威胁(孙传庭也是被崇祯坑死的我记得?)
  • 58

    广告
    03:2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78
    明亡,崇祯确实是第一责任人,华夏亡于满清,崇祯也是第一责任人。但好像主要是因为他的笨,他尽力了。这一章好像是描写他的坏,我不太能接受,大家怎么看?
  • 5
    即使最开始地位低,是皂隶出身没有字还可以理解,都当到高级将领了,还没有字,自己和其它人都从来没提到这个事情,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就算是目不识丁,也会附庸风雅,也会有有人提醒(比如阮大铖),会起个表字。 古代平辈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说职务又不亲近不符合交际时的氛围。 好像《晚明》里直到最后主角都没有字,很不合理。
  • 14
    1.为何选交泰殿? 这里位于乾清坤宁之间,崇祯此时对周皇后有意见,自然不会去坤宁宫,选个折中的地方 2.陈任锡和周家的纠葛 天启三年,陈仁锡因母丧回苏州守孝期间,主动接触周奎,相中其女,以“天下贵人”预言为由,亲自教授《资治通鉴》和经史。 天启六年,东林党礼部尚书李思诚拖延信王选妃,待周奎父女伪造京城户籍后,周氏以第三名入选,最终因刘昭妃支持成为信王正妃。 崇祯朝,周皇后炫耀陈仁锡为“吾家探花”,引发崇祯对东
  • 58
    说爆出四十万火枪兵,就可以横行天下,认为火枪兵只需拿枪打出三发就能赢,明显是想当然了。 第一,那会只有火绳枪,火枪兵不可能按照线列步兵那样密集站位,火绳会把旁边士兵火药盒点燃。胖鱼真这样弄,就可以看见还没开火,阵列就自爆了。 第二,火枪兵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出来,英国龙虾兵可以站着忍受对方三轮齐射而不动,直到面前才开火。 完成战术机动时,也是要顶着对方炮火,完成线列前进的,这种明明是精锐之军,用冷兵器
  • 56
    围剿李自成、伏击阿巴泰、增援松锦…我觉得没啥意思,应该把重点放在1645年,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兵威直指南京,江北四镇溃败,弘光帝出逃,百官派纷纷主降,士兵放下武器,孩童被父母强行按住剃发,士绅家眷排队投河,哭声遍布街巷~安庆镇总兵庞雨力排众议,誓死抗清,再来个“台儿庄大捷”,颁布告全体同胞书,组建抗清民族统一战线,兴师bo上,收复的失地立刻分田到户…那才叫勃勃生机万物竞发,那才叫残明嘛~
  • 21

    广告
    03:2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2
    突然想看历史,说这本是仙草,马上搜来一看,的确惊艳,这两年看的书里只有这本让我一口气追读停不下来。结果今天一看300章已经50%进度了?感觉不应该啊。一翻目录居然还在写我在两天就追平了,以后有的难受了。
  • 34
    咱们残明吧人均将帅水平,来指教我怎么弄
    38324819 8-13
  • 29
    文中有很多配角,大部分都描写的栩栩如生、牵动心弦,有的笔墨甚至不亚于主角。本书这么精彩,这些配角剧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8U对几个着墨比较多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倾注感情、角色带入。 我就本人比较牵绊的配角,发表一下个人观点或猜想。 首先是吴达财,达财在书中的人生经历是最跌宕起伏的,超过主角棍帅,达财的着墨记忆点也是最多的,不亚于棍帅。书中刻画达财的学习、工作能力都是力压众人的,但是品格却有很大瑕
  • 20
    放眼明朝那一堆皇帝,有几个敢说一定比崇祯做得好,他哥、他爸、他爷爷,哪个不是奇葩。 一种常见的言论就是崇祯啥都不做,也比历史强。我倒是请问下天启就是这么干的,那怎么辽东还是丢了,而且还是在皇太极、流寇都没有的情况下。 我个人感觉唯一的办法就是学清朝对付太平军,直接放权,那这个跟分裂又有啥区别。 真的,网上指点江山容易,踏实做点事难如登天。
  • 4
    虽然吴达才设立步火营有着明显的私心,旦步火营的设定却正是安庆营今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一步 虽然步火营的基本军饷只有一两(安庆营普通军兵起薪2两)旦横向比较,还是略高于江南其他营头的家丁饷银,所以兵源上虽然没有办法和安庆其他部门的精锐比,超过其他营头家丁的战斗力应该还是可以的,打打流寇绝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只要数量足够,配合其他精锐,正面打战场硬刚满清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一两好兄弟才是安庆营今后主力
  • 23
    之前看的车马河大战感觉很爽,但是最近又再次仔细读了一遍,感觉一些内容还是有待商榷的。 1车马河大战的前一年是滁州大战,流寇大败的一年后,八贼和曹操如何能恢复那么快,在车马河大战三四个营头就可以聚集一万以上的可战之兵。 2作者反复提到曹操那边九边的边军很多,既然是明朝的边军的正规军,肯定有甲的人也不少吧,如果有大量的边军,车马河亲兵司的重甲兵也不会那么容易占优势。 3第二司的王增禄有四个局,留下吴达财的一个
  • 26

    广告
    03:1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3
    崇祯如同一个打了大败仗的将军,确实能力不行,但起码他也战死了。我敢说在座各位坐上崇祯的位置,还不一定能做得比他好!
  • 2
    长江控制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开始控制山东以南的运河了
  • 4
    当年稳压吴瘸子一头的狠人,现在悄无声息了,虽然吴瘸子坐火箭的升官,我歪脸哥照样见他一回揍他一回
  • 19
    什么是合格的皇帝?我认为首先要懂政治,按照教员的说法,政治就是“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然后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的多多的”。因此,崇祯如果懂政治,第一步就是知道谁是敌人。 可是他知道谁是敌人吗? 明末的流寇的各个排名在100名以内的头目(或陕西话:掌盘子)都是陕西北部人(明末的陕西也通常包含部分甘肃地区)。例如高迎祥,陕西安塞(今陕西延安市安塞区)人;李自成,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张献忠,陕西
  • 12
    老猫在过往帖子有猜测由于安庆军湖北分属的参与,张献忠部可能短期内无力如历史般迅速恢复元气,杨嗣昌也就不需要南下接任剿总总理,眼高手低的很,被张献忠以同样手段连续击败后气病,还把湖北标营一块送光。 老猫不希望他南下是因为杨嗣昌虽然做事做不成,但是不蠢,应该会意识到安庆军的战兵规模。
    胤丹书 8-13
  • 93

    广告
    03:1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0
    松锦大战,共经历了两年,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满清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黄台吉的战略在于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此战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兵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关外铁骑被歼灭殆尽,仅剩孤城宁远。 ………… 崇祯十年十二月十三日,宿松寨前铺,驿路上的军队远远的排列开去。庞雨由此开启北上勤王征程。从
  • 40
    为了让各位柯山梦粉丝有参与感,丰富小说支线人物。 一、征集范围 角色分别是:杨光第媳妇、不妥哥、匠帮(周琛队友) 二、征集要求和禁忌 1、符合角色背景的名字 例如:常见单字名、宗族字辈、底层数字名)。严禁投稿不雅、恶搞、影射等。 2、角色背景 设定要符合《铁血残明》剧情内容,可结合书中事件,例如北上勤王、卫所改制、逃离战乱等背景,用来解释角色行为。 3、禁忌元素 不能出现颠覆主线的剧情,拒绝“龙傲天”式设定。严禁
  • 27
    五省总督也可以当来玩玩
  • 5
    柯大里面的勋贵捐助案😂,正常搜李国瑞搜不到啊。要搜武清候
  • 20
    一种想定为主角是军政天才,能建立战斗力超越满清的军政体系,同时满清从始至终是老一套,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主角以并不比满清基本盘人口多多少的根据地或军队击败满清一统天下。以晚明、窃明为代表。 一种以“抢救大明朝”为代表。想定主角有一定能力,但其实并没有能力建立一支超越满清综合战斗力的军队、也没有特别优秀的新式政治能力“所谓金融能力”多靠吹,其实没有太本质的财政能力优势 是个明朝的“赵构”。同时满清
  • 14

    广告
    03:0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吧内对崇祯的管理能力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认为做个刘禅,二类是认为根本是假努力。前者我认为就像是放权把国家交给柳传志这等资本亦或者资本推的人管理,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后者的话,确实是努力错了方向。就像我们单位之前的副总,学历高,学习能力强,不抽烟,不喝酒,不应酬,天天对内管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结果搞得我们怨声载道,分管的各项工作严重滞后。
  • 6
    耶!!!!
  • 16
    明崇祯锦衣卫基层架构 总旗/小旗 校尉(普通锦衣卫) 力士/番役(外编) 地区分工 本贴重点说南京 守备锦衣卫(200人) 职能监视文官集团及出版社 还针对运河漕运、钱庄汇兑监控 胖鱼又办报又办钱庄,还在明陪都南京办,但本书很少描述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但533版面这章开始写留都防乱公揭事件,不引入锦衣卫就不应该了,这事锦衣卫可是亲自下场了(《崇祯实录》卷十三:南锦衣卫以公揭事奏问,帝命严查主谋) 哪怕胖鱼刚大功,一个不好可是
  • 1
    家事国事天下事诸事不顺!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