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吧
关注: 9,539 贴子: 17,710

迪庆风土人情

  • 目录:
  • 国内地区
  • 0
    净网—2025|编造涉“地震” 虚假灾情博流量?网警依法查处 近日,山西晋中公安机关成功查处一起编造传播涉地震谣言案件,有力维护了良好的网络生态和社会秩序。 经查,杨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则某厂房损坏的画面视频,编造“太谷地震啦”虚假灾情。误导网民关注,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引发当地居民一定程度恐慌,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违法行为人杨某给予行政处罚。 网警提示 流
  • 0
    净网—2025 | 为牟私利,编造中考分数线谣言误导考生,网警依法查处 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歪曲解读。 近日,云南昭通公安网安部门接到昭通市教体局报警称,有网民在网上发布“昭通市2025年中考分数线”虚假信息,昭通网警立即对信息发布者王某某展开调查。 经查,王某某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为吸粉引流、博取关注,编造了一份“昭通市2025年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图片,并发布在自己的网络
  • 63

    广告
    01:3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网警发布积极维护防汛救灾网络秩序倡议书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 0
    净网—2025 | 发布传播虚假“警情通报”,网警出击依法查处 “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权威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蓝底白字”代表着官方信息的公信力。发布虚假“警情通报”,炮制恶性网络谣言,捏造耸人听闻的细节,误导公众认知,不仅消费了网民情绪,更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甚至引发公众恐慌,其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近日,网上接连出现3起发布虚假“警情通报”的恶性造谣传谣案件,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高度重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1、
  • 0
    为给烧烤摊引流,摆拍恶势力欺压摊贩?四川张某被查 在网络“匿名”“马甲”下可以摆拍造谣进行营销?四川自贡荣县烧烤摊主张某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再次印证网络造谣没有“免责券”,流量至上的“生意经”终会变成“法律罚单”! 案例回溯 近日张某为给烧烤摊“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先后发布摆摊“遭黑恶势力驱赶威胁”的视频,刻意营造“黑恶势力欺压摊贩”假象,相关视频经发布后迅速发酵,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造成不良社会影
  • 0
    防汛抗灾不容谣言添乱:云南网警依法查处3起涉汛网络谣言案 防汛抗灾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宝贵的社会注意力与救援资源如果被谣言牵制,不仅容易引发公众焦虑恐慌,更可能干扰指挥决策与救援部署,影响防汛抗灾工作正常开展。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云南部分地方出现洪涝险情,面对肆虐的洪水,广大群众团结一心,多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抢险力量,众志成城抗击自然灾害。然而,个别网民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散布汛情造
  • 0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延伸实践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来了!贯彻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 为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要求,国家组织建设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网民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 网号、网证Q&A网号、网证是什么? 根据《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网号是一个加密的网络身份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代替用户的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
  • 0
    网警提醒: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数字生活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清晨用手机查看天气、规划行程,到工作中依赖网络处理业务、沟通协作,再到夜晚休闲时在网络世界娱乐放松,网络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无比便捷。然而,这份便捷背后,网络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 如今,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恶意软件伪装成正常程序,悄然潜入设备,窃取信息、控制设备;钓鱼网站以假乱真,诱使用户输
  • 65

    广告
    01:2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不在场却造谣 “人都杀死了”,网警依法查处 近日,普洱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段视频,内容显示现场有人群聚集及警车出现,配文为 “这么多人围观什么情况”。该视频发布后,一网民在评论区留言称“人都杀死了”。 公安机关依法传唤发布 “人都杀死了” 评论的庾某某进行调查。经查,5月5日21 时许,民警在处置一起KTV安检纠纷时,现场情况被住在KTV楼上的一网民拍摄并发布至网络平台。庾某某当时未在现场,在看到上
  • 0
    一图读懂《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你是否经历过填不完的身份信息——注册App、线上办事反复提交敏感信息?防不住的数据泄露——平台“过度采集”让隐私暴露在风险中?绕不开的繁琐核验——拍照上传身份证照片证明“我是我”?......你的烦恼,国家出手解决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网号”“网证”将作为你的专属“网络身份”用加密技术为你的身份信息筑起安全屏障从此告别“信息裸奔时代”
  • 0
    为博流量编造“化工仓库爆炸”,兰州网警依法查处 谣言案例✦ 近日,兰州网民朵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兰州市西固区一处化工仓库附近突发爆炸,已启动应急响应”的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引发当地居民恐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经查,朵某发布内容系不实信息,经询问,该网民对自己为博人眼球、吸粉引流发布的谣言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依法对朵某予以行政处罚。
  • 0
    乘风破浪护网安,扬帆远航守清朗 在2025年7月里,我国迎来第20个"中国航海日"。从郑和船队的星盘导航到北斗系统的厘米级定位,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帆竞发到"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的万物互联,中国正以自主创新守护蓝色国土安全。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护航航海事业的"数字罗盘"。 一、时代之问 数字海洋的网络安全挑战 随着“智慧港口”“智能航运”加速建设,5G、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
  • 0
    为博流量,AI这样用?网警依法查处一起利用AI编造交通事故谣言案 近日,云南大理漾濞网安部门破获一起使用AI工具制作多个交通事故现场人员伤亡视频网络谣言案。 经查,赵某某为博人眼球、吸粉引流,使用AI工具制作多个交通事故现场人员伤亡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并在视频中标注“大理州”。经与属地交管部门核实,大理州辖区内未发生类似交通事故。 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赵某某给予行政处罚。 网警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蓄意
  • 0
    净网—2025 | 男子伪装女性造谣,网络空间岂容“按键伤人”! “敲敲键盘就能宣泄,轻松诋毁他人还不用负责?”你是否也在网络匿名的“保护”下,有过一时口快的冲动?网民锁某为泄私愤,化身“女性”在网络直播间造谣生事,最终难逃法律制裁。这起案件敲响警钟:网络空间没有“隐身衣”,违法必被究! 案例回溯 近日,网民锁某在某短视频平台王某的直播间内,虚构女性身份,先后多次发布王某和其家人的造谣言论,对王某生活和工作造
  • 62

    广告
    01:2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净网—2025 | 暴恐音视频危害大,不看不存不转发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各种音视频传播也更加便捷迅速,潜在安全危机不容忽视。有人因为猎奇心理或寻求刺激,浏览并下载储存内容暴力、血腥的暴恐音视频,甚至通过网络转发传播。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法律,触碰了高压线! 以案释法 案例一: 2024年3月,福建漳州网民曾某某为满足自身特殊癖好,购买暴恐音视频进行观看,并将视频存储于个人电脑内。经查,曾某某共持有宣扬恐怖主
  • 0
    捣毁2个团伙,行拘8人!网警整治“二维码小广告” “极强的暗示字眼“神秘”的二维码……你以为是浪漫“艳遇”实际是陷阱 低俗直白的文字暗示,指向性的APP扫码下载,小小广告暗示的“温柔乡”.......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网安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一些小区和路段有人张贴涉黄小广告,经过系列走访调查,及时破获了案件,捣毁团伙2个,抓获违法行为人8名。 近期,西宁网警接到网民举报,反映路边停放的车辆上张贴了带有“同城约会”等
  • 0
    为博流量编造“冷饮致癌”网络谣言,网警依法查处! 今年以来网安部门持续发力推进网络谣言查处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夏季来临冷饮销售迎来高峰冷饮安全问题也同时引起公众关注 近日,江西宜春网警在巡查中发现有网民王某发布信息称某知名品牌冷饮含多种致癌物造成大量网民关注讨论和讨论引发网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经查,王某(男,51岁),为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某知名品牌冷饮含多种致癌物的虚假信息,造成
  • 0
    网上国网App登录升级!国家认证的“身份盾牌”来了! 好消息网上国网App正式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您的用电服务体验筑起安全高墙信息泄露风险降低操作流程简化服务可靠性跃升 什么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是指国家根据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平台通过“网号+网证”双轨机制,将传统身份
  • 0
    编造“吃野生菌一家7人被毒死”谣言,网警依法查处 近日,云南昭通网警工作发现,一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吃野生菌一家7个人全部死完”的视频,有网民在评论区询问此事真实性时,发布者回复“真的,千真万确”。 经核实,近日当地未发生人员食用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公安机关依法传唤视频发布者唐某进行调查。经查,唐某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故意编造了该虚假信息并发布在网络平台,造成不实信息大量传播。昭通市盐津县公安局依法
  • 0
    为博流量,编造中考分数线引流,网警依法查处 近日,云南昆明网警接到举报,有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称昆明某重点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为620分。昆明网警立即与教育部门核实,确认该信息属谣言信息,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及该中学均未发布录取分数线信息。 公安机关依法传唤信息发布者凌某进行调查。经查,凌某并非中考考生或家长,其发现中考话题热度较高后,为博眼球、蹭流量,编造了上述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 目前,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依
  • 21

    广告
    01:1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公安机关公布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8起典型案例 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今日,公安部公布8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孙某自导自演“百万粉丝网红谎称本人遭勒索后自杀”网络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孙某(女,18岁)自导自演“在成都自杀去世,生前疑遭勒索”等虚假信息,并在评论区发布虚假
  • 0
    党的旗帜所指,即是网警铁翼所向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五十余名党员发展为1亿多名党员的百年大党。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践行初心使命。 人民公安因党而生、为党而战。面对考验,公安队伍以忠诚为旗,关键时刻 “我敢上”,危难关头 “我先上”,守护人民安宁。1998 年 8 月,公安部成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网警正式加入公安队伍。 在虚拟战场的最前沿,网警以数据为疆域,以代码为界碑,日夜巡弋于无形网络;以鼠标
  • 0
    造谣传谣“车祸撞死人”,两人被行拘! 近日,云南昭通盐津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昭通盐津县麻水线马岭岩隧道处堵车视频,并声称“隧道里面撞死四五个人”。经属地交管部门核实,该隧道处仅发生车辆剐蹭,并无人员死亡情况,此为不实信息。 公安机关依法传唤视频发布者李某兵进行调查。经查,李某兵在工作群中看到李某伦拍摄的一段盐津县麻水线马岭岩隧道处堵车视频,并听到李某伦称“隧道里面撞死四五个人”,
  • 0
    网警消除谣言杂音 护航暑期音乐之约 随着高考、中考结束和暑假的到来,演唱会持续火爆,门票“开票即售罄”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演唱会的灯光亮起,乐迷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然而,谣言与陷阱伺机而动。 假票迷局 演唱会门票紧俏,票务谣言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借 “内部票”、“关系票” 噱头,以特殊渠道购票为饵,诱骗粉丝提前转账,实则并无票源,转账后即刻失联,致粉丝钱财受损。 还有些不法分子在演出前夕,
  • 0
    高考放榜,网警守护!这份“网络安全护身符”请收好!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 0
    编造“发现两具尸体”虚假信息,网警依法查处 近日,云南临沧网警接到网民举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称,在自家果树下发现两具尸体,由于高温天气尸体严重腐烂,男女不详。 经属地公安机关查证,当地无人员失踪,信息发布者查某地里未发现“尸体”,其在网上发布的内容系虚假信息。目前,云县公安局依法对违法行为人查某给予行政处罚。 网警提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切
  • 9

    广告
    01:1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净网-2025”|低俗直播PK“斗狠”,影响恶劣!4人被依法处罚! 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带来了诸多娱乐与信息,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良现象。尽管网安部门在不断加强治理,仍有部分网络主播为追求流量,通过粗俗、出格的行为来吸引观众,从而增加关注度。 整治直播乱象 近日,横峰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5月8日至14日期间,若干名本地主播在横峰县某工业园区等地多次组织直播PK,为博取流量、诱导打赏,竟公然实施“订书机钉肢
  • 0
    编造传播“重庆九龙坡大火系人为”网络谣言 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日,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虚假“警情通报”称“九龙坡石桥铺露天摩托车停放点起火,经警方调查,系人为纵火......”,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 经查,2025年6月12日,张某(男,34岁)为博取眼球,将捏造的不实信息在网络平台散布,致谣言信息迅速传播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不造
  • 0
    冒充“扁担女孩”刘燕开账号牟私利,网警依法查处 6月9日,广西桂林一名女生在高考结束后自己挑行李回家,感动无数网友。视频里,女孩穿着朴素,用一根木棍当扁担,独自挑着塞得满满当当的两个大包。有网友留言:“虽然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拥抱,但步伐无比坚定。骨子里透着一股韧劲!这份自信和坦然令人佩服。” 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发现,网络上有很多冒充“扁担女孩”刘燕的社交账号,博取眼球、吸粉引流、牟取非法
  • 0
    618 购物狂欢莫忘安全,网警守护你的周全 当 618 购物狂欢节的热潮席卷而来,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缭乱,打折、满减、红包、预售等各种优惠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在这个全民购物狂欢的时刻,你是否意识到,违法犯罪分子也正伺机而动,准备趁虚而入,盯上了你的 "钱袋子"?为了让你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避免遭受财产损失,这份网络安全指南请务必收好,它将为你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诈骗 “热映剧本”:你点击的
  • 0
    有一伙人贩子已经流窜到巴南了?谣言! 真实警情:6月9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发生一起“男子在电梯拉拽女孩,意图实施侵害”警情。警方查实,6月9日18时39分,廖某(男,29岁)在其所居住小区尾随一女孩搭乘电梯,在女孩出电梯时对其进行拉拽。女孩大声呼救,廖某逃离现场,女孩未受伤。接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于次日凌晨4时许将嫌疑人廖某抓获,廖某对试图侵害女孩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廖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不实
  • 0
    【网警说·普法】保护个人信息,你需要知道——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 给人们带来便利化服务的同时 个人信息保护也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2021年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共分为8章74条,从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等多个维度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细化。 谁在窥伺我的个人信息? 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呢? 网警整理出这些与我们
  • 96

    广告
    01:0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英雄不容玷污!网警依法查处2起侮辱英烈案 守护精神丰碑! 英烈魂 不容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表达观点、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并非“虚拟真空”,一言一行仍受法律约束。近期,山东烟台龙口公安网安部门依法查处2起侮辱英烈案件,两名违法行为人因触碰法律红线被行政拘留。现以案释法,警示广大网民:网络言行需谨慎,英烈尊严不容辱! 案例一★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发现,2025年5月28日,网民
  • 0
    小区门禁数据竟成不法分子“摇钱树”?网警:依法严惩! 你是不是经常接到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房产中介、保险推销层出不穷,甚至连你的名字都知道,这些电话是怎么来的? 案例 近日,甘肃庆阳公安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某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通过小区安装的门禁系统,将收集到的小区住户个人信息、车辆登记信息等出售给当地多家房屋中介公司获利,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目前,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
  • 0
    高考最后一天网警提醒:家长需知的网络安全指南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家长们即将松口气,但此时有些安全风险却激增。违法犯罪分子紧盯考生渴望家长望子成龙心理设下陷阱,这份指南,助你守护家庭财产与孩子前程! 01一、警惕收到“高考考试作弊,成绩记0分!”信息的诈骗陷阱 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XX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已有考生收到,民警郑重提醒各位考生、家长注意:教
  • 0
    高考最后一天网警提醒:家长需知的网络安全指南 高考最后一天,考生、家长们即将松口气,但此时有些安全风险却激增。违法犯罪分子紧盯考生渴望家长望子成龙心理设下陷阱,这份指南,助你守护家庭财产与孩子前程! 01一、警惕收到“高考考试作弊,成绩记0分!”信息的诈骗陷阱 近日,部分高考考生收到所谓“XX教育考试院”的短信,称在考试中被AI监考发现其有作弊行为,成绩记为0分。已有考生收到,民警郑重提醒各位考生、家长注意:教
  • 0
    关于高考,网警有话说 又到一年高考季,莘莘学子即将踏上人生最重要的考场。然而,在大家全力备考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企图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实施诈骗。为了避免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网警在此为大家揭秘常见的高考诈骗套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权益。 一、“出售高考真题” 骗局 每年高考前夕,总有不法分子冒充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所谓的“高考押题试卷”“高考真题”“绝密答案”
  • 63

    广告
    00:5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抗战硝烟散尽,抗战精神永存! 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承载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承载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正义与和平人士无比深厚的情感和祈愿。 但近年来总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罔顾铁的历史事实,扰乱人们的正确认知。 历史不容亵渎!公安机关网安部
  • 0
    外挂?网警带你揭秘游戏里的“科技”与“狠活” 露头就秒大招锁定弹无虚发......分分钟超神不在话下“游戏外挂”带你上大分 很多人一听“外挂”想到的是那种网上下载的游戏脚本 近日四川达州公安网安侦破一起贩卖游戏外挂软件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今年1月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网民张某在网上大量售卖游戏外挂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工作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在网上代理多款游戏外挂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进
  • 0
    公安网安侦破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扩线抓获涉案人员151人,涉案金额4300余万元 山东青岛公安网安部门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破一起诱骗高校学生注册网络账号并层层倒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并据此发起2次集中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员151人,涉案金额4300余万元。 此案的成功告破,有力打击了网络犯罪物料供应链,切实保护了公民的信息数据安全,有效维护了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2024年4月,山东青岛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
  • 0
    云南网警重拳出击 斩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产业链 2025年以来,云南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贷款推销"等骚扰电话问题展开专项打击。 经过缜密侦查和精准研判,在总队指导下,昆明网安部门成功打掉十余家专门从事非法电话骚扰业务的公司,查获大量作案用的电脑、手机、移动硬盘等设备和公民个人信息一批。 同时,根据信息泄露源头顺藤摸瓜,成功揪出了泄露个人信息及其
  • 0
    从快递单到免费 WiFi,这些信息 “陷阱” 你踩了几个? 在数字洪流席卷生活的当下,你的每一条信息都承载着隐私与安全。别让随意扫码的侥幸、疏忽大意的松懈,成为不法分子的突破口。每一次谨慎授权、每一次信息回复的妥善处理,都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守护。守护个人信息,从你我每个细微行动开始,筑牢安全防线,才能让数字生活真正安心无忧。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 0
    网警提醒:这些习惯正在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我只是随手点了个链接,结果银行卡被盗刷了......”“明明没告诉别人身份证号,却接到精准推销电话?”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像散落的拼图,稍不注意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许多看似常见的日常习惯,正在悄悄成为信息泄露的“帮凶”!今天,跟随网警的脚步一起来扒一扒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高危行为”,并见招拆招。 警惕!!!这些习惯,可能正在出卖你的隐私 No.1随意连接公共WiFi 危险行
  • 18

    广告
    00:5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你的信息正在“裸奔”吗?——揭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黑产链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个人信息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之一。2025年最高检数据显示,仅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就起诉利用网络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458人,这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体隐私被践踏、财产遭损失的残酷现实。 黑色产业链 公安部近期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揭开了这条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 技术窃取 』 北京海淀警方侦破的教培机构木马攻击案中,
  • 0
    以“勤工俭学”为幌,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你以为的“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可能正在触碰法律红线!究竟什么样的所谓“兼职”暗藏牢狱之灾?今天带你揭开真相! 典型案例 近日,山东烟台福山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张某打着“勤工俭学”的幌子,有偿为他人查询公民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非法获利。目前张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
  • 0
    利用工作之“便”,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依法处罚! 面对群众频繁接到各类骚扰电话准确说出姓名、户型等信息进行定点推销业务的情况,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从内部人员泄露、黑客人员爬取、中介非法买卖入手,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各类违法乱象开展依法打击。 2025年3月,甘肃金昌市公安局金川分局网安大队开展日常网络安全检查中发现,辖区某房产销售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将售楼部登记的户主姓名、联系电话、房屋地址等个人信息非法提供
  • 0
    编造“人员跳楼”虚假信息,云南网警依法查处 近日,云南保山网警接到网民举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造谣视频称保山施甸某小区有人跳楼。保山网警立即与当地消防、派出所进行核实,确认保山施甸及周边地区没有发生人员跳楼事件。 公安机关依法传唤视频发布者王某进行调查。经查,王某看到小区内开展消防演练,为博眼球、蹭流量,拍摄视频,编造了“小高层发生跳楼”等不实信息上传网络。 施甸县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 0
    网警@您——“五一”假期莫让个人信息“长脚溜走” 🌞 “五一”假期来临之际,网警蜀黍向您发出友情提示:即使心情再美、风光再好,也要小心警惕“指尖上的风险”,谨防因个人信息泄露搅乱您的美好假期!偷偷溜走”! 假期平安才是最好的风景网警蜀黍始终在线用技术筑起“防火墙”用行动当好“守夜人”愿您享受假期的每一刻不丢隐私、不留隐患安心拥抱诗和远方~ END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吉祥如意

目录: 国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