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吧
关注: 338 贴子: 2,959

  • 目录:
  • 个人贴吧
  • 6
    兄弟们,经过我与AI长达数月的对线,我已对阿德勒心理学的运用越发熟稔。有什么问题,请在评论区提出来,让我们共同开启这趟思想交流与碰撞的旅程吧!(这也是我做出他者贡献有效的途径,标题是为了引流~
    setsk 9-14
  • 21
    兄弟们,我已经悟透了被讨厌的勇气,看我开启逆袭人生,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写写出来
    ikunn。 9-11
  • 44

    广告
    13: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我感觉它能让我获得自由
  • 17
    书里提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那假如,甲,目前失业待家,一个人生活。那他的每天日常开销,衣食住行,其实也是对别人(相关行业)有用的吧。 如果他也秉持这个观点的话,那对他来说就是幸福的嘛? 想问问大家如何看待的。嗯,当然有可能是我哪里理解错了,感谢指教(〃′o`) @Ai心理学
  • 9
    各位吧友好。我最近在伴侣的安利下接触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 其中一篇内容为“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其中有一观点是“世界上存在天生的不幸”,但此观点被阿德勒心理学否认。 对此我感到疑惑,同样我想要反驳并且认为现实中🇮🇶人民就属于‘天生的不幸’观点最好的佐证。 如果标题内容成立,那该如何用‘标题’来解释常年战争的🇮🇶人民的处境? 总不能说🇮🇶人民会否认‘自己是不幸’的吧。
  • 4
    看完全书,许多部分都能认同,但有两处一笔带过的令我很在意,一个是提到货币这种所谓“铸造的自由”,另一个是说身体和心灵的整体性。货币即物质,固然铸造的自由并不代表全部的自由,但是却是所有自由的基础,例如当没有充足的食物和适合生存的居住环境时,难道人也可以通过改变主观认知来欺骗身体感受吗?而现代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参与组织化层级化的工作来获取物质,那么在许多场景下,比如下级对上级,即使缺乏逻辑性,也
  • 8
    书中说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自己怎样看这个世界。这个思想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区别呢?
  • 7
    此书里说愤怒是自己捏造出来的,并且用了服务员不小心弄脏衣服举例,证明愤怒是为了更快的达成让对方屈服的目的才制造出来可控可收的情感。哲人指出如果手里有一把刀,不会因为愤怒而一刀刺向对方吧!我的问题是:愤怒的情绪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是从我们在遇到不好的事情,由内而生的一种情绪。之所以从外表表现出愤怒,也是为了发泄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并不是说只是为了用愤怒去威慑别人。愤怒这种情绪,也看每个人的内核,接
    安锦年 8-21
  • 26

    广告
    13: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人性本恶,许多人蹬鼻子上脸,我们当然也可以放下教养和面子,与他们进行有力的回击。 但宽容和放下,却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为幸福退让,也是一笔最划算的买卖,最终成全了自己的博大胸怀。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爱一些人,被一些人爱; 尊重一些人,被一些人不尊重; 讨厌一些人,被一些人讨厌。 我们只为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努力,不必为不喜爱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停留。 远远避开烂人烂事,前行的路,才能更加顺畅。
  • 2
    申请人:@悬崖前的嘉祺激推 申请感言:请支持我
  • 3
    被讨厌的勇气,有一个观点是,人类是不存在精神创伤的,并且文中也举了一些例子,那些例子很有道理,那我我有个问题,战争后遗症算不算精神创伤呢?如果说不存在精神创伤,战争后遗症又是怎么回事,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吗?
  • 3
    在第一夜,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这一节中,哲人提出了目的论。 在心理创伤并不存在这一节中哲人解释”不出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关注。 可能我有些钻牛角尖了,好奇是由什么促使产生想要”获得关注”呢?难道是毫无由来的产生的?按因果论很好解释,我想要”获得关注”是因为我童年时的情感和需求经常性地被忽视,而按目的论又该怎么解释呢?
  • 91

    广告
    13:2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书里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要妄加干涉。 但是作者有没考虑到一点,孩子贪玩,没有自控力,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些思想必须受到大人的管教才会领悟。他不做作业不认真听课甚至不去上课,按照书里的说法,那大人是都不管吗?
    setsk 6-23
  • 0
    rt,真的想要这两本书的插画,如果是高清的最好了,大佬们求求了
  • 1
    《被讨厌的勇气》里有一句话: 当我们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时,便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被讨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真的没本事,没有足够的自我价值。 首先,我们要自己尊重自己,不妄自菲薄,这样才有能量去变成更好的自己。 陶行知说: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狮子从来不会理会蚂蚁的挑衅。 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要因为别人的态度而否定自己。 只有看到自己的优点、价值,才有底气,不理会别人的嫉恨、不尊重、审视诋毁。
  • 91

    广告
    13:2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面对嫉恨、不尊重你,不要愤怒,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搭理。 否则就会引发恶性循环,一方的攻击性会引发另一方的报复,报复又会进一步加剧最初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双方的矛盾和仇恨会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不断升级。 面对嫉恨、不尊重、诋毁不愤怒不反击 罗翔说: 被误解是人生的常态,被理解反而是稀缺的例外。所以,面对嫉恨、不尊重、诋毁,抱以平常心,不愤怒,不反击。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是个典型的“背锅侠”。 杨
    哪吒魔童 12-29
  • 5
    阿德勒指出一切情绪都是有目的的,我对愤怒比较好理解,我有时候可能确实需要愤怒来让别人尊重我,但是开心呢,我为什了什么目的而开心啊,我朋友告诉我我被录取了,我很开心,但我这是由衷的开心,并不是为了给谁看呀,我自己一个人也会很开心,难道是为了给朋友炫耀,得到认同感吗?
    wdsjwzz01 11-19
  • 31
    还是没搞懂,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怎么套用?
    wdsjwzz01 11-19
  • 18
    虽然第一夜哲人给青年讲了许多阿德勒心理学中的概念和观点,但是貌似总结起来只有两点:1. 立即行动;2.活在当下。这是一本披着心理学外衣的鸡汤书吗?
    wdsjwzz01 11-19
  • 2
    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swbq 点不上的可以@我
    勿题 10-29
  • 5
    关于这部分有个疑问—别人的课题真的只和别人有关吗? 举个例子:私立学校中,语文老师的工资和学生的成绩挂钩。那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学生,偏偏不喜欢语文,上这位老师的课就写其他科的东西。啊,学不学语文是那个学生的课题,对吧?自己的工资,则是那位老师的课题。如果学生不学语文,成绩肯定下降,那老师为了解决自己的课题,是不是应该干涉
    smileSywooyz 10-10
  • 81

    广告
    13:1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好的是把自己带入青年更有感受更有读下去的想法 不好的是因为对话形式,无法把一件事讲清,我现在看到61页,大意是又解释了一遍目的论 但讲着讲着又扯到权利之争 之后又讲回了目的论,或许读者听的有意思,但我想思考却思考不过来 脑子转不过来 还有举的例子也有不合适的 就是目的论中关于愤怒的想法
    smileSywooyz 10-10
  • 70
    读了两边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感触很深,但是有些问题实在想不到答案,求助各位,望帮忙解惑。
  • 0
    如果说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就是贡献感,但作为打工人毎天加班是社畜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贡献感吧,对于那种无良的老板来说你就是劳动力,并不存在什么人权的那种,那么产生贡献感是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段呢?还是这本书有些观点对读者的洗脑??这是为了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 12
    假如他人对你做了你无法接受的事,你想让他停止,按照课题分离,这也是干涉吗。
  • 28

    广告
    13:0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亲爱的被讨厌的勇气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裘推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立即填写问卷信息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nlec1g,领取各项吧主权益。同时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
  • 0
    infj-A 寻找书友 (被讨厌的勇气 其他心理学书籍也可以) 交流书里的观点,互相的想法, 也想要讨论生活中的思考 期待观点的碰撞或共鸣
  • 41
    无常分享,需要的亲进来
  • 3
    有无好兄弟分享一下自己对这点的看法和见解呀
  • 4
    为什么觉得书里的观点也对,但是解释起来还是太绝对了,书中把原因全部归咎于一方面
  • 89

    广告
    13:0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求大佬讲解一下谢谢
  • 47
    书上说阿德勒否认心理创伤,我开始也能想通,但今天在看一个电视剧的时候,里面角色耍狠和操着东北话骂人的画面让我一直想起高中时长期被同样方式校园暴力的经历,引起了心里强烈的不安,如果用目的论解释,我这种不安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 1
    想知道什么是爱,吧友们能推荐本书吗
  • 14
    我跟书里的少年很像,我也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自信,严重到人多了我就会不自在,甚至控制不了自己走路的姿势,看完这本书,目的论确实震撼我了,但道理我懂了,也在说服自己去那么做,但当真的面对的时候我还是怕,甚至于刻意想去跟别人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或者会觉得尴尬,确实,我懂了那个道理,但我却做不到。。。。
  • 1
    10年前有过一次经历,参加婚宴做小游戏被罚酒,拿酒盅手抖的特别厉害,旁边同学看到和别人取笑。 恐惧这种场景,越是需要当众发言或表现的时候,尤其是应酬,越有所谓的“大领导”越紧张,酒盅都不敢拿。 有没有大神给分析分析。
  • 16

    广告
    12: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7
    不可以批评,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了。1、因为批评包含着的是你的支配欲望,依靠着批评来控制小孩子或者倾向于依赖你的人的行为。2、同时,批评还是人们不成熟的表现,因为这无法与他人达成真正的共识,他人只是畏惧于你的权势、力量而不得不屈从,只盼望着风暴能快点过去。3、 另外,如果想要真正进行帮助他人自立的话,依靠批评什么也办不到,只是告诉人家这是错误的,而不去帮助他分析理解,就像是写语文的阅读理解题,人家写了自
  • 2
    现在的人活的太累了,终其一生我们都努力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唯独不能成为我们自己,所以我们都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减少负担,专注自己的课题,不胡思乱想,你会轻松很多,慢慢来吧。 这是我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对大家活出新人生有所帮助。 原图链接: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2665d377d9c084c42e1c019?fromnew= 免费使用,没有负担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