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吧
关注: 59,411 贴子: 1,745,124

这里有胡同上空的鸽哨声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7
    这是当年二种非常小众的收藏 小时候,老人抽烟叶。 随身带着装着烟草的铁盒子,和卷烟纸。随抽随卷。 过瘾之外,主打便宜省钱。 剩下的基本都抽正规生产的卷烟了。有经过设计的独立包装。 卷烟也分档次,洋烟出现之前,最便宜的是牡丹,红梅,最好的当年属于云烟,红塔山之类的。 老爷们之间彼此敬烟是一种社交礼节。 出门忘带火柴或者打火机,还可以“借火”。一般男的都有,几乎不用问。 如果偏巧他的引火之物,也用完了,只要嘴上
    秋之韵X 06:38
  • 12
    西红柿又名番茄 顾名思义跟海椒(辣椒)一样都是洋玩意。 产自北美,16世纪传入中国,最初最为观赏植物。因为欧洲人认为这东西有毒。 所以传入中国一二百年都没人吃它。 真正当个菜或者水果吃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南方人把它和辣椒一起炒。 酸甜口加上辣,可想而之的不会好吃,所以也一直没流行开。 北京开始流行,应该是上世纪70-80年代,不知道哪位高人,发现和鸡蛋非常搭。 红黄相间,再配上青葱段,卖相极佳,酸甜可口,非常下饭。
    jk2326 8-13
  • 68

    广告
    08:0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5
    前天在公园一问20,要是在老家也就算了,可北京这7块钱一串糖葫芦都地方棉花糖怎么可以这么贵。有没有大哥知道啊
  • 6
    明天要去北京溜溜,有啥好吃的推荐吗😀
  • 5
    小时候虽然大家都穷。 但也得讲个迎来送往,人情世故。通俗的说--送送礼 固定的礼是所谓“份子”,包括红事儿和白事儿 单位里有固定的人张罗这个事儿,通常是能说会道的所谓“大了” 金额嘛,最出几毛,后来涨到一块二块。改开初期就能几十块才能拿得出手了。 回报是红事儿,可以跟着搓一顿流水席。白事儿,城里一般都是去鞠躬,握手,安慰几句。只有至亲,才跟到 最后,然后大家吃顿饭。 还有一个就是老职工“光荣退休”,一般不用凑
    灰原哀 8-12
  • 95

    广告
    07:5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
    老年间京城里卖粽子的有二种。 第一种是有铺面的。 第二种小贩最为多数。 用独轮车推着个木桶卖。有江米,黄米二种,馅料只有小枣。 连豆沙的都没有,包肉包蛋黄的南方粽子,更是离经叛道。绝对找不着。 老年间粽子很小,之多一寸,跟蒸饺长不多,所以一次吃个三五个不稀奇。 小贩提供小钎子给您扎着吃。二供的白糖是白饒,不要钱。也有沾糖桂花的。 人们把粽子当成一种冷点甜食。 小贩吆喝都是---凉凉儿的大粽子 甚至买来河冰镇着,没
  • 3
    爱咋咋地…没劲
  • 0
    咱也是是去过北京的人,晚上北京结合
    蜀黍2580 8-12
  • 7
    南关夜市,灯火如星✨ 烟火升腾处,邂逅舌尖上的快意江湖~
  • 158
    偷窃,和同学在崇文门一个工厂钻进铁丝网拿了一个圆型铁质物品,可能的缝纫机上的部件。 贪污,买酱油的时候,跟售货员说,阿姨,买一毛四的酱油,在买一块糖。 逃学,和同学去北京站东边的核桃林玩,爬东便门城墙。 把拉炮栓门上,吓唬妈妈。后果是被妈妈拿笤帚疙瘩在屁股上亲切的问候,这才知道原来笤帚疙瘩这家伙也吃荤。 语文作业上瞎写,被老师在全班展览。 写乘法口诀的时候,写的三七二十一,说成三七二十七了。爸爸看了一下
    秋之韵X 8-12
  • 31

    广告
    07:4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6
    那天看了一个电视剧,有这么一个片段,注意啊,听着啊 40年代南方某个小镇上,一个清洁工进了一个大院子,这里住着好几户人家,有个邻居对清洁工说:“你去那屋打扫打扫吧,太臭了,我们都受不了了。”街坊四邻的意见都很大。 清洁工说:“好,我去打扫。” 清洁工推门进来了,一进屋,嚯!满屋子臭味儿!屎味儿,屁味儿,骚味儿,好家伙,什么都有,那叫一个难闻,连清洁工都捂鼻子。 屋里有张床,床上躺着一个老头儿,骨瘦如柴,面
  • 2
    本人于2025年8月10日下午三点左右在西安门大街附近骑行时,遇到一位骑蓝色共享单车,中等身材,黑色衣服的中年妇女,外地口音很重,自称在房山租房,市区打工,没钱吃饭,看能不能给她转个二三十块钱,当时未考虑过多,念及二环内物价高,给她转了五十元,后知后觉才想到诈骗的可能,求助各位北京土著,这是诈骗吗下图为本人转账记录
  • 28
    前面的贴子怎么不见了,1995年第46中学毕业的2班同学们,好多都没了联系了。
    jdhdvdggsu 8-11
  • 209
    九二年至九五年在北京市第四十六中读书,就是在铁狮子坟儿那块儿,每天从丰台区海沪屯出发,坐2路到终点,再转47路或22路,中学毕业后就回浙江了,都过去二十多年了,很怀念当时的人和事,常常会想起,这里,有当时的同学吗?
    jdhdvdggsu 8-11
  • 4
    这是一道饭馆里还有,但基本都不正宗的菜。 都是大锅炖出来的猪肉,临上菜的时候 夹几块肉,给您装在一个小瓷坛里。 卖相不错,而且不便宜。一块儿肉起码要您十块钱。 但和老北京的坛子肉,相去甚远。 正宗坛子肉,除了上等五花肉之外,还得要几块排骨。 洗净,去掉血水之后,在小瓷坛底层先码放一层排骨。 没坛子用砂锅也行。 在排骨上面,均匀码放改好刀的猪肉块儿,然后下各种佐料,香料,水,酱油之类, 跟一般炖肉差不多。 燃料
  • 75

    广告
    07:4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0
    就知道在万佛华侨,具体在哪个园什么方位都不知道,七月要去北京游玩,想去拜谒一下,有没有人知道方便告知一下,谢谢#京剧##谭富英#
  • 68
    看电视的时候老是听到那个背景音乐,感觉心痒痒,但是搜不到,请问谁知道
  • 7
    丰台站过去是路过站,被他们搞成始发站,北京缺始发站吗? 解放后的中国人不懂什么是火车站 我从2014年就发现贴说公交车线路严重重复了,2024年我称公交线路重复为虚增线路,进而存在类似出租车绕道行驶问题。 同时我也肯定铁路照样存在虚增线路问题。 在我看了柏林火车站一日发车600列,国内第一名郑州站也不过200列多点,北京人口是柏林的数倍,北京火车站理应发车次数超过柏林,但因为北京被分成东西南北四大火车站,出现了火车站虚增
    good 8-11
  • 11
    大爷一词在咱北京话里有多种发音和意思,发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大爷(da4 ye轻声)是一种关于长辈的称呼;还有就是在家里排老大的男性,大家都管他叫大爷(da4ye2)这是老北京话。 大爷(da4 ye2)是说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等着别人伺候他。 大爷(da4重音 ye轻声)京骂一种和姥姥(的)异曲同工,有时候发泄也这么说,语气强烈。
    秋之韵X 8-11
  • 21
    欻拐,亦唤作欻嘎拉哈。
  • 43

    广告
    07:3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5
    在这除旧迎新的时刻.我今天早上8点.到初一早8点下班.因此我笑友5给老北京吧.的吧友.朋友拜年了.祝愿我们大家新春快乐,吧里更祥和.吉庆
  • 59
    笑友5 2016-02
    漏兩的房子,病歪的媳妇,破漏的锅,属于三大腻歪
  • 9
    今天早晨4点多我就觉得不对劲,怎么刮起小凉风儿啦?到上午,发现气候真是变了:身上不黏糊了,利索了,这是立秋才有的天气呀!中午到晚上,热归热,身上一直不黏糊,桑拿天结束啦!我的天(这真是我的天)!从来没有过的事,哪年夏至变立秋了?
    秋之韵X 8-10
  • 16
    一楼献给伟大、光荣、正确的百度
    秋之韵X 8-10
  • 25

    广告
    07:3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进去一瞬间就没了,和开挂一样
  • 40
  • 61
    完全接受不了臭豆腐,太臭了闻这个味道就不想吃,但红色豆腐还是能接受的就是玫瑰腐乳,这老哥直接一大块臭豆腐和臭豆腐汤直接拿热面浇上去这一屋子都坐不住人了,话说老北京真的都爱吃这个东西吗?
  • 4
    最近陈导重出江湖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 那时候看电影还首重教育功能,其次才是放松娱乐。所以题材非常有限。 比较受欢迎的是轻喜剧,教育观众的同时,加一点喜剧元素。 好在那时候观众要求不高,或者说笑点很低。现在看来属于直接“隔着”你的桥段,也能让大家伙狂笑不止 农村题材的「车水马龙」「咱们的牛百岁】【喜盈门】 餐饮题材的『小小得月楼』 城市工人题材的『瞧这一家子』 改开之后,能拍成系列喜剧的『父与子』『
  • 16
    活了120多岁,就住这
  • 47

    广告
    07:2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你的爱车仪表盘上有这个故障灯么,都怎么解决的
  • 53
         梁思成要把北京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息。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阅览室、茶点铺。这样的环城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可惜浪漫梦想被1957粉碎了。      1957北京老城墙的往事      1957 年正式提出《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前后,关于城墙曾有过多次讨论。梁思成曾经说过:“拆掉北京的一座城
  • 11
    老北京的炖肉自不不必说,做的够水准,什么时候都爱吃! 当年猪肉金贵,虽然都要加一些“填充物品”,土豆,萝卜,豆泡,海带之类的。 比较上档次的是加鸡蛋,号称“元宝肉”其实还有另外一种 就是墨斗鱼 墨斗鱼学名乌贼,另外有一种鱼长得很像的章鱼,但是两个东西。 北京虽然不靠海,但离河北天津很近,也吃到一些海货。 不过基本都是干货,墨斗鱼也是如此。 其实春天的鲜活墨斗鱼和螃蟹差不多,也是带膏,有籽的。 小时候能买到的
    UZ25K8090 8-6
  • 126
    谁能复建北京城墙,什么时候? 因为什么原因复建? 大规模整体还是局部逐渐复建?
  • 73
    我出生时小营环岛已经拆了 想看看哪位大神有没有小营环岛的照片 说李自成雕像一开始就在那里。估计没有人有,要是有就放张看看 谢谢
    8-6
  • 23

    广告
    07:1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7
    图片来自网络 以前看过不少京味儿的影视作品,里面有不少关于“去火车站”的情节。个人一直感觉:一般情况下北京人所说的“火车站”应该特指北京站,如果说要去北京西站的话应该直接说“去西客站”;如果去北京南站的话应该直接说“去南站”。希望能够向吧里北京的朋友请教一下:我说的对吗?或者能够指出北京人对于北京市内的大型客运火车站的称呼。
  • 4
    腌的辣白菜,一起米饭炒一碗,有时候就着蒜吃点
    老四bj 8-6
  • 12
    所谓“老北京炸酱面”现在被捧为和烤鸭齐名的--北京名吃 这要让老辈子的北京人听到绝对会笑倒。 因为这东西当年实在太家常了。 不要说上档次的馆子,二荤铺都不屑卖,只有切面铺当成副业经营。 而且现在炸酱面被简化成一种,而当年至少有三种以上。 最极致的是肥肉丁炸酱。专供扛大个这种力气的人吃。 几乎就是纯肥肉丁炸出来了的,特点是解馋,蹚时候。 二是肥瘦丁炸酱,这算是最大众化的,不会让你觉得太腻。 现在人们怕胖,加之心
    jk2326 8-5
  • 18
    蒸点儿饭炖两条黄鱼喝点儿白酒鱼还是春节前几天的放冰箱冷冻今天刚做。自己感觉炖鱼配米饭挺合适。
    hbrpq_f5 8-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老北京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