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吧
关注: 188,925 贴子: 74,852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1,1916 年,同盟国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德国、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士兵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合照 2,奥地利皇帝卡尔一世来到视察切尔诺维茨(现:乌克兰:切尔诺夫策 (Chernivtsi)) 在卡尔旁边的是科菲斯元帥 (Hermann Kövess von Kövessháza) 3,阿道夫·冯·布格 (Adolf von Boog)少将,杰罗德少校与阿尔弗雷德·艾伯特 阿道夫·冯·布格 (Adolf von Boog)少将可以讲流利的德语和意大利语,以及一些波西米亚语、匈牙利语和波斯尼亚语。后来他成为了
  • 75

    广告
    01:1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1934年上半年,在纳粹德国的暗中支持下,希望德奥合并的奥地利纳粹分子积极准备发动政变。 1934 年7 月25日,奥地利纳粹党员闯入总理 府,绑架了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德语:Engelbert Dollfuß),抓走了国务秘书与 1 名部长。一个名叫Otto Planetta的纳粹分子连开两枪,打伤了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倒地流血,4小时后死亡。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一直是反对德奥合并,他是希望奥地利与意大利、匈牙利能联盟。 同时
  • 0
    1,1917 年,在罗马尼亚边境附近的布科维纳地区的一个村庄里,一名奥匈帝国士兵坐在两只狗拉着的车 布科维纳 是东欧的一个地区,位于喀尔巴阡山脉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现在这一地区由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两国分治。这一地区曾是摩尔达维亚公国的组成部分,后先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布科维纳全境被划入罗马尼亚境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布科维纳被苏联占领,成为今乌克兰的一部分。 2,1915 年 9 月 23
  • 0
    (这张罕见的彩色照片拍下了1917年冬天在意大利前线的奥军突击队员) 当奥匈帝国军队于1914年参战时,各部队采用了在和平演习中训练过的战术。基于1870年普法战争的经验,军队的精神是以攻势为主。所有的战术手册都受到这种精神的影响,总是强调进攻或攻击是战术情况中的最佳解决方案。主要是步兵,被认为足够强大,即使在没有炮兵或骑兵支援的情况下,也应该执行这些进攻。 1914年夏秋在奥匈帝国东北和东南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正是以这种
  • 0
    亲爱的维也纳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果酸柠檬🍋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立即填写问卷信息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nlec1g,领取各项吧主权益。同时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
  • 0
    1,德军和奥匈帝国军的骑兵军官在东线某处交谈,1917 年,具体日期地点未知 2,1918 年 10 月至 11 月在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 Battle of Vittorio Veneto)中被俘的奥匈战俘 3,奥地利卡尔大公(即将成为皇帝的卡尔一世)在加利西亚地区的加利奇 (Halych)参观Panzerzug II装甲列车 ,1916 年 8 月 24 日 1914年6月28日其伯父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Ci身亡后成为帝国皇储。 1916年11月21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逝世后即位为奥地利皇帝、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成为了奥匈
  • 0
    1914年6月28日,20世纪最轰动的刺杀事件在萨拉热窝发生。 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遭到塞尔维亚学生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刺杀,双双殒命。这起刺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战中超过6000万人丧生。2015年,加弗利洛·普林西普纪念碑在贝尔格莱德落成,塞尔维亚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和他的目标——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亚·肖泰克伯爵夫人。 奥匈帝国王储遇刺时乘坐
  • 13

    广告
    01:0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1,在意大利前线多洛米蒂山脈 (Dolomites)中的奥匈帝国 305毫米迫击炮,具体地点日期未知 2,一名海外网友的曾曾祖父的一战肖像照,他曾经在意大利前线担任奥匈帝国军队的军医 3,1915 年,伊松佐河前线的Krn 山附近的奥匈帝国士兵 4,大约拍摄于1915年,一名奥匈帝国军的狙击手在战壕中 5,1914 年末,一群奥匈士兵与他们缴获的塞尔维亚火炮合影 6,1916 年,奥匈帝国炮兵与他们的斯柯达305毫米Mörser M.11 型迫击炮合照 7,1917年,一群奥匈帝国突击队队
  • 0
    1,1916或17 年的冬季,奥匈帝国军的补给车队在罗马尼亚的雪地中前进 2,1917 年春季,东线,奥匈帝国和德国士兵在努力解救馅进泥里的马 3,1917 年夏季,东线,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东部推进的航拍照片。照片由一名奥匈帝国飞行员拍摄 4,1917 年 9 月 25 日,东线,一名奥匈帝国哨兵在加利西亚的一处战壕中 5,奥匈帝国军人在清点补给? 6,三名奥匈帝国士兵和一只戴着军帽的狗下棋 7,1917 年 12 月 28 日,奥匈帝国军人和俄罗斯军人在罗马尼亚的索
  • 0
    奥地利的历史,自古就与欧洲各国、各民族交织在一起:西欧文明、东欧文化、中欧传统在此处交汇,最终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奥地利国家。而在奥地利历史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12世纪前的奥地利,即奥地利国家的形成时期 今天奥地利的位置 咱们上期讲到了奥地利历史的原始时代,即从远古人类一直到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由此之后,奥地利地区进入了早期国家形态 所谓早期国家形态就是国家形成的前夜,或是初期尚不成熟的国家状态,
  • 0
    奥地利 作为本系列的第一期,咱们本期主要来说一说奥地利的起源,即今天奥地利国家最早的形态,也就是原始时期的奥地利 在这里首先说明一点:咱们说原始时代的奥地利其实并不准确,原始时代乃至到了中世纪早期,根本没有今天概念上的奥地利,最早记载“奥地利”的资料还是在公元996年,而且也跟今天意义上的奥地利大不同 所以后文咱们讲的奥地利,更多的是挪用了今天奥地利的概念,它的大致位置,来套到原始时代的该地区上来,后文
  • 1
    在这个系列第一部节目中,我们研究了维也纳古典音乐自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这对于从这座伟大的城市中所诞生的主要作曲家和作品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视角。但毫无疑问,这种叙述方式遗漏了许多不那么有名的作曲家和作品。所以,在这部节目中,我们将要研究二十世纪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历史。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着重于这段旅程所涵盖的前半个世纪,而这也是第一部节目最后一部分所涵盖的时期。这是马勒和
  • 0
    在本节目主体的两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十二位作曲家的音乐,其中既有不太被大众所熟知的老一辈作曲家,也有一些在最近半个世纪内崭露头角的新一代作曲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更出名的作曲家并不重要。实际上,这些作曲家的名声正来自于他们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维也纳古典音乐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于是,在这个附加部分中,我们将研究其中的五位作曲家。 自然地,任何关于二十世纪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讨论都应该从马勒开始。马勒的九部
  • 44

    广告
    01:0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在这个节目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继续我们的维也纳音乐之旅。我们将研究二战后兴起的年轻一代作曲家及其作品。维也纳在二战刚结束后和奥地利一起,正如柏林和德国一样,被四个同盟国国家,即英美法苏四国分割占领了。占领持续了将近十年,并于1955年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结束。奥地利在独立后则签署了一系列条约以确保自身的中立不加盟政策。这使得奥地利和维也纳能够远离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1960年代是冷战的白热化时期,
  • 0
    Wiener Schnitzel被国人翻译成维也纳炸肉排,也有译作“吉列肉排”的,因此我们也会在这两种叫法之间来回切换。这个吉列跟那个剃须刀的吉列(Gillette)可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是由英文Cutlet演化过来的,先是从香港的粤语中叫响的,北方人多数称其为肉排或肉扒。 一、国民美食 National Dish 在肉排上裹上面包糠或面糊,然后油炸或烘烤而成的一道做法极其简单的菜肴被誉为奥地利的“国粹”,当然那只是其中之一,奥地利的国粹应该是少不了音乐。但
  • 0
    奥地利艺术家Max Schodl 1834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在维也纳美术学院随名师(Friedrich Friedlander von Malheim,1825-1901) 习画,其后于维也纳、巴黎、伦敦及意大利各地工作。Schodl的作品对于器物的质感刻画得特别精湛,不论陶瓷、银器、布匹,甚至肉类都一一表现无遗。舍德尔对于光线的处理,采用了十七世纪荷兰大师的手法,在暗室之中,阳光从窗户透射出来,在银器和瓷器的反光之中,还可以见到窗户的形状。
  • 0
    维也纳咖啡的由来 维也纳咖啡与西班牙拿铁一样,你去到当地的咖啡馆是看不到菜单上会有相对应的选项,取而代之的是它在当地另外的一个名字「马车夫咖啡」!现在的维也纳是奥地利国家的首都,奥地利则是在奥匈帝国在一战之后解体,分裂出来的国家之一,而维也纳咖啡就诞生于奥地利国家还没被解体出来前的奥匈帝国时期的维也纳。 奥匈帝国时期,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夜,也会有人为了生活而驱赶着马车四处奔波。诞生于维也纳的-Ein Spanner,
  • 0
    有关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有这样一种说法,去了维也纳而不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一种犯罪。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 1869年5月15日剧院建成开幕,首场演出的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从此揭开了辉煌的
  • 0
    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出生于德奥边境城市因河畔布劳瑙。虽然希特勒从小就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德国人,但因河畔布劳瑙在他出生时却属于奥匈帝国的领土,因此希特勒当时的国籍是奥匈帝国。 1906年,年仅十七岁的希特勒为了成为美术家而报考了维也纳艺术学院,但却两次名落孙山。没考上艺术学院的希特勒成了维也纳街头的众多流浪汉之一,过着依靠施粥站糊口的贫困生活直到1914年。 1892年5月25日,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出生于克罗地亚库
  • 56

    广告
    00:5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1913年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可谓群英荟萃之地,众多后来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大人物当时都住在维也纳城内。 有人开玩笑说在1913年的维也纳打死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流浪汉或者工人都有可能改变世界历史,有人更是从迷信的角度出发说维也纳有“帝王气”。那么1913年的维也纳为什么会聚集了如此多的大人物呢?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在中世纪就是欧洲的一线大城市。 经过几任开明君主的治理和
  • 6
    二、从合作到对抗:维也纳会议经过 。 1814年9月,各国的君主和外交官陆续到达维也纳,维也纳会议逐步拉开序幕。 尽管称之为“会议“,但维也纳会议实际上几乎没有正式的全体会议,而是由一系列双边谈判、小型会议和秘密外交组成的。 9月22日,卡斯尔雷、梅特涅、亚历山大一世和代表普鲁士的普鲁士首相哈登贝格进行了一次会面,确定了会议的各项必须由四个大国决定的原则。 由于维也纳会议的召开是由《第一次巴黎和约》确定的,因此《
  • 0
    三、美好年代的序章: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对比1789年和1815年的欧洲地图,人们可以注意到,地图上的国家数量显著减少了。 在法国的东部边界上出现了几个地区强国——荷兰、普鲁士、萨丁尼亚——以限制法国未来向东方的扩张。 荷兰吞并比利时后扼守低地地区,这个方向在传统上是法国扩张的主要方向。 普鲁士获取了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取代了哈布斯堡君主国在莱茵河流域的地位,充当防止法国扩张的一线国家。 吞并了热那亚共和国的萨丁
  • 5
    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间于奥地利帝国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维也纳会议或许是欧洲国际关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事件,尽管这场会议只持续了9个月,但欧洲各国的君主和外交官们却在这里确定了未来一个世纪内欧洲的格局。 维也纳会议上确定的正统原则、均势原则和补偿原则不但在地缘政治上重塑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更在精神上重塑了欧洲的思想格局。 一、满目疮痍的欧洲与各怀鬼胎的君主: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 自1792年法兰西共和国对哈布斯堡
  • 1
    奥地利不光从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继承了恢弘的建筑,庞大的博物馆群,同样继承了各地的美食。当年辽阔的疆域和都城的地位让如今的维也纳汇集了欧洲各国的美食,再又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发展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维也纳炸牛排 提到维也纳的传统美食,就一定会有维也纳炸牛排(Wiener Schnitzel)。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猪排,不是鸡排,不是鱼排;是炸牛排,炸牛排,炸牛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只要不是牛排,就不可以称之Wiener Schnizel。
  • 1
    1942-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修筑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建筑中最出名的也是保留最完整的当属6座3组巨型防空塔。每一组防空塔由一座指挥塔一座炮塔组成。 战后柏林的六座防空塔基本完全拆除。仅剩北部的半座一型炮塔记录着德军最后的疯狂。目前仅剩维也纳的六座塔和汉堡的两座炮塔。 易北河北岸汉堡市区有一座仅剩的一型炮塔(目前正在改造)。 易北河南岸剩余一座二型炮塔(目前是太阳能发电站)。 位
  • 34

    广告
    00:4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维也纳是欧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和旅游城市之一。
  • 1
    普拉特游乐场 摩天轮几乎承包了整个城市的浪漫符号,夜晚亮起的点点灯光,俯瞰城市全景。在电影《日出之前》中,杰西和赛琳娜不自觉的亲吻了彼此,一吻定情深。不过普拉特游乐场也不是普通的摩天轮,甚至有人叫它“维也纳摩天轮”。它建于1897年,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100多年来见证了维也纳的城市变迁,虽然现在它的光芒早已不复从前,24小时营业,但也是游客看日出、看日落、拍夜景、数星星的天然影棚。 If dogs run free酒吧 酒吧
  • 36
    楼楼奥地利艺术生,有什么问题尽管砸过来,有问必答
  • 0
    开动
  • 0
    马拉多纳曾经来过
  • 1
    只有在维也纳,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分离派浓墨重彩的笔触,以及奥托·瓦格纳、约瑟夫·霍夫曼、约瑟夫·奥尔布里希、科罗曼·莫塞、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等等大师的伟大。 “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所有这些建筑,以及这座城市中无数的新艺术瑰宝,无不散发着永恒而致命的吸引力。
    VF171 4-9
  • 29

    广告
    00:4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维也纳许多公共休闲设施、文化活动都向公众开放。 酒店服务,也重新开启,住宿者只要出示必要的检测、康复、或疫苗接种证明,即可在维也纳酒店入住。 了解相关的规定,可以帮助您在维也纳更顺利地出行。
  • 3
    维也纳拥有着庞大而复杂的下水道系统。这个系统被维也纳人骄傲地称作为“城市下的城市“、“地下维也纳”。
  • 0
    奥托·瓦格纳 (Otto Wagner,1841-1918)被赞誉为“现代维也纳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这座邮政银行就是其代表作,整栋建筑从造型到材料,诚实的体现了瓦格纳对设计理论和风格的不断探索。
  • 0
    酒店、餐厅、酒吧、夜总会、康乐中心、健身房、文化机构(电影院、剧院等)、圣诞市场、滑雪缆车/缆车和与身体有关的服务(如美发师)必须提供疫苗完全接种证明/康复证明(12岁以下儿童除外)。
  • 0
    分离派大厅由约瑟夫·玛丽亚·奥尔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于 1898 年完成,是维也纳新艺术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 2

    广告
    00:3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茨维格这样描述维也纳:“在欧洲,几乎没有一座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这种兼容并蓄的艺术,这种犹如音乐柔和过度的艺术,从这座城市形成的外貌就可以看出。
  • 0
    维也纳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这里随处可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艺术潮流建筑 -- 它们标新立异,与城市中高耸入云的哥特教堂和恢弘的古典建筑截然不同。
  • 0
    随着高山滑雪世界杯在奥地利索尔登拉开序幕,北半球也迎来了雪季!酷爱滑雪的朋友们,又回到最幸福的季节。 阿尔卑斯山是高山滑雪的起源地,高山滑雪也叫阿尔卑斯滑雪。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