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7
-
0https://stream-monitor.17zuoye.com/flute/mflute.html 采用二次校音法定位基音孔,(建议采用推荐值) 1先挖吹口, 2再测管子频率、温度、管长,输入软件,点击“确定” 按钮, 得到助音孔位置 3再开助音孔,缓吹 , 根据助音孔实际音高低,重新计算校正值△,得到基音孔位置 如果实际音高 高于理论值,每高10音分 校正值△减少2mm, 如果实际音高低于理论值,每低10音分 校正值△增加2mm, 如果实际助音孔频率和理论值一致,则校正值△ 无需手动调整。直接点
-
10
-
3
-
0
-
0南箫和尺八的内径设计为锥度(通常为渐缩形,即从吹口端向末端逐渐变窄)主要基于声学原理和演奏性能的优化,其物理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声波传播与谐波结构 (1)锥形管的波动特性: 与圆柱形管不同,锥形管在声波传播时,横截面积的变化会影响声波的反射和叠加方式。根据波动方程,锥形管的声学行为类似于“一端闭口、一端开口”的圆柱管,其基频波长等于管长的4倍(闭口管特性),但高阶谐波更接近整数倍频率(类似开
-
1箫管内的气柱如琴类的丝弦,我们可以叫它气弦,通过吹口激发气弦振动,产生驻波,经箫尾释放出声音。筒音的低音、中音、高音、倍高音,为不同张力的气弦振动之声。某指孔打开时,该指孔外空气流速慢,而管体内部空气流速度慢,根据伯努利原理,指孔外气压大,指孔内气压压强小,指孔处形成对管内气弦的按压,如同手指按到琴弦上。气弦的主体部分是从吹口到指孔,缩短这部分长度,音频变高,反之音频变低,这就是指孔自箫尾至吹嘴音
-
3网上无意中看到的 但是有文档没有表啊 文档在下面 1.制箫难点在于准确找到各孔位置,定位是否准确的关键操作在于寻找理论管长与实际管长的准确差值。 2.不同箫的差值会有不同,但同一根箫的差值基本上是一致的,利用这个差值和理论管长反推出实际位置管长。 3.因箫长短不一,有的箫有多个助音孔,也有的无助音孔、无基音孔,这给差值查找带来了难度。 4.利用筒音、助音(第一、第二)、基音孔的理论与实际位置管长差值印证某一差值的准
-
1
-
2
-
19
-
5请教阿, E调箫,筒音5 ,发现4音高了50音分, 请问怎么调音, 是不是要补孔, 补拿几个孔呢。
-
0
-
0
-
20
-
3哪位朋友有大C调箫的数据嘛?感激不尽
-
1
-
3想请教一下大家,只扩孔有办法改善三八的音准吗
-
06发现一片紫竹林,去年砍了一根,今年一看竹子皮皱了。看来是砍嫩了。目前林子里有全紫色色的,这种是嫩的我知道。还有紫色中带绿色的,这种也是嫩的吗3261书接上回,所谓的共鸣,不过是杂波反射的多了,让声音听起来丰富有层次,也增加了箫体的震动幅度。吹者在这种声音与这种震动的加持下,自己感觉飘了,要振飘了,但是,听者除了感觉声如牛吼外,真的觉得美吗?如果这种杂波的混合音让你不明觉厉,感觉似佛教的禅音入耳,神秘又玄奥,似乎还有治愈能力,那不仅是箫音才有的,制箫的人不要再因此去卖弄与炫耀了。 让声波更丰富、更有质感、更有层次,说白了是添加多少杂波进去,如同30书接上回,平行管吹出二个半八度基本没有问题,以下都以筒音为5举例,低音5到高音5容易吹出,而要吹出完整三个八度基本没戏,倍高音5(5上两个点)很难出来,因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能勉强吹出来的平行管箫,其吹口、箫尾基音孔或者口风与指法要做些特殊处理。有人可能说我们用不到倍高音5,但我们制箫要用它作为衡量好箫的指标之一,就好像我们日常开车不超150迈,但买车时我们还是尽量选最高时速高点的, 我们的原则是倍高音5轻松吹出49这种竹子我们这叫淡竹,壁厚5左右。160为什么箫管壁厚要上薄下厚,为什么箫管内径要锥度,我告诉你真正的答案。答案很简单,这些处理不是改变音色、音准、共鸣或者压力,真实目的是带给吹奏者一种上下统一、协调一致的吹奏的力度感,即平衡吹力。箫管开孔越向上(距离吹嘴距离越近),音频越高,反之越向下,音频越低(当然这是在吹气力度相近的情况下,让各孔发声保持在一个八度范围内,比如从筒音做低音5到中音4),这大家都懂。假如是平行管,且上下壁厚一致时,也能1124230000264只开吹孔吹出来的是不是就是一倍频,然后升高一个八度吹出来的就是二倍频了对吗?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