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吧
关注: 31,921 贴子: 38,756

田黄石玩家交流讨论的乐园

  • 目录:
  • 古玩收藏
  • 0
    当一件承载着百年历史与皇家气韵的文物跨越重洋,重新回到故土的怀抱,它所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段被时光尘封的故事的苏醒。今日所呈,便是这样一件历经流转的瑰宝——【海外回流】珍藏版乾隆白田透雕赤龙玉玺,它以7.7×7.8×7cm的雅致规格,承载着547g的厚重分量,将清代宫廷工艺的巅峰水准与皇家文化的深邃底蕴,娓娓道来。 石质之珍:白田凝脂,温润如玉 此枚玉玺的材质,选用了极为罕见的白田石。田黄石本身便有“石中
    财女啊 8-13
  • 0
    清代宫廷器物凭借其精湛工艺与深厚文化底蕴,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其中,这件乾隆四十五年“古稀天子之宝”田黄对章,以其稀世材质、皇家专属工艺与独特历史印记,成为解码清代宫廷文化的关键钥匙,尽显皇权威严与艺术巅峰之美。 田黄,作为寿山石家族中的至尊,因仅产于福建寿山溪流域狭窄水田而弥足珍贵。在清代,田黄更是被皇室垄断,成为皇权象征,“一两田黄三两金”的价值评判,尽显其尊崇地位。 此对章选用顶级田黄,色泽呈
  • 61

    广告
    09:0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在寿山石家族中,田黄石以“石帝”之尊享誉古今,其温润质地与稀缺性让无数藏家追捧。今日所赏之旧藏珍品,正是一方由篆刻名家【玉璇】于乙亥年创作的寿山石田黄石人物摆件,集材质之美、工艺之精与人文之韵于一身,堪称藏界瑰宝。 此摆件选用上乘田黄石料,石质通透如凝脂,却又带着玉石般的坚硬质感,上手温润细腻,肌理间隐现的萝卜纹是田黄独有的“身份印记”,印证着石材的天然珍贵。整器色泽呈醇厚的蜜蜡黄,在光线下泛着柔
    财女啊 8-12
  • 0
    当一方凝聚着东方美学的田黄套印,跨越山海重返故土,其承载的不仅是石材的温润,更是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时光流转的传奇。今次亮相的【海外回流】珍藏版田黄十二金钗套印,由篆刻名家二仲亲手雕琢,以783克的总重与精巧形制,成为藏界不可多得的雅品。 田黄之贵,自古有“石帝”之称,其色如蜜蜡,质似凝脂,肌理中隐现的萝卜纹如天然诗行,是天地赋予的独特印记。这套十二金钗套印选用的田黄,色泽匀净温润,在光线下泛着含蓄的柔
    财女啊 8-11
  • 0
    DXFZ2 8-10
  • 0
    在古今文玩收藏中,田黄石以“石中之王”的美誉冠绝天下,而若添上“乾隆御制”与“内务府造”的印记,其价值便如日月同辉,成为藏家梦寐以求的稀世珍品。今日所鉴,正是这样一件穿越两百年时光的旧藏重器——乾隆五十五年内务府制田黄石雕刻二十五瑞兽印章,集材质之珍、工艺之精、皇家之气于一身,堪称天地灵秀与人文匠心的完美结晶。 谈及田黄,“一两田黄一两金”的俗语早已道出其珍贵。这件藏品所用田黄,石质细腻如脂,透光
    财女啊 8-8
  • 90

    广告
    09:0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在寿山石收藏中,田黄石向来以“石帝”之尊备受追捧,而一件出自名家之手、历经岁月沉淀的田黄大摆件,更是藏家眼中的稀世之珍。这尊旧藏寿山石田黄石大摆件,便汇聚了材质、工艺、年代与品相的多重优势,静静诉说着清代篆刻名家尚均的匠心巧思。 田黄石的珍贵,首在其天然质地。此摆件选用大块田黄原石雕琢,石质通透如凝脂,迎光可见细腻肌理,却又兼具玉石般的坚硬质感,上手沉甸甸的分量与温润触感形成奇妙的反差。9.2公斤的净
    财女啊 8-3
  • 0
    在故宫乾清宫的珍藏中,一件老木盒装盛的寿山石田黄石摆件,以其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与艺术张力,成为文房收藏中不可多得的瑰宝。田黄石素有“石帝”之称,而这件摆件更是集材质之珍、工艺之精、名家之韵于一身,静静诉说着百年前的匠心与风雅。 摆件采用原石原色,未加过多修饰,却将田黄特有的温润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通体色泽如蜜似蜡,细腻凝腻的肌理中,清晰可见田黄标志性的“萝卜丝纹”——那如丝如缕的纹理纵横交错,似岁月
    财女啊 8-1
  • 0
    收藏清代端砚两方,清代罗汉八尊,其中一尊为寿山田黄。
    DXFZ2 7-27
  • 0
    一方麦芽田黄“马上封侯”摆件,携着百年风尘自海外回流,重归故土。此件旧藏曾为“乾隆御赐大学士”之物,色泽如蜜,温润凝腻,尽显田黄“石帝”风骨。 摆件高25厘米,方阔11.3厘米见方,两尊分别重1661克与1538克,体量沉凝。雕工精绝,骏马昂扬,猴踞其上,“马上封侯”的吉祥寓意跃然石上,既藏皇家气度,又含文臣雅趣。 流转海外的岁月里,它是东方文化的静默使者;如今归来,每一道包浆都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乡愁,让这份御赐荣光在
    财女啊 7-24
  • 0
    终于收藏到清朝中晚期雕刻的罗汉八尊。其中一尊为寿山田黄(石皮、红筋格、萝卜纹齐备)。
    DXFZ2 7-24
  • 0
    旧藏珍品,取麦芽田黄为材,石质细腻如脂,通体光滑透亮,色泽温润雅致。 此弥勒佛造像高23厘米,宽14.5厘米,厚11厘米,净重约8斤,体量丰腴。尚均亲作,刻工精妙,弥勒笑意盈盈,憨态可掬,尽显豁达之态,实为文玩收藏中难得之品。
    财女啊 7-22
  • 93

    广告
    08:5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此为海外回流的小精品田黄满丝马印,由名家操刀雕琢而成。尺寸2.9×2.9×7cm,净重108g,选用优质田黄为材,石中满布纤细丝纹,尽显田黄之独特肌理与温润质感。 名家以精湛刀工刻绘马形印钮,线条流畅,神态生动,方寸之间见巧思。作为海外回流之物,兼具工艺巧致与流传底蕴,虽小巧却不失精致,堪称田黄小件中的难得之品。
    财女啊 7-18
  • 0
    两尊麦芽田黄八仙印,携乾隆御制的皇家印记,自海外辗转归来。其一裸石5.75.69.2cm,重554g;另一重238g,同属珍稀麦芽色田黄,石质绵密莹润,如凝脂裹金,尽得田黄妙韵。 印身精琢八仙造像,或执宝扇,或握渔鼓,衣袂翩跹间见刀工精妙,既显道家仙韵,又藏宫廷巧匠的匠心巧思。作为乾隆年间御制珍品,它们曾漂泊异乡,如今同归故土,既是两方印石的团圆,更是传统工艺与文化记忆的归位,让皇家造办的雅韵与八仙故事的意趣,重续与故土的
    财女啊 7-17
  • 2
    知其白 7-16
  • 0
    一方漂泊海外的珍罕田黄龍印,如今载誉回流。此印为雍正皇后之寶,以质地温润的田黄精心雕琢,印面呈5.8×5.8cm的方正形制,通高6.7cm,净重344g,尽显皇家器物的庄重与华贵。 龙纹雕刻威严灵动,印文端庄大气,既是清代宫廷印玺的典范之作,亦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其回流不仅是文物的回归,更是一段历史脉络的重新接续,为藏家与研究者提供了触摸宫廷文化的珍贵契机。
    财女啊 7-16
  • 0
    此件为旧藏珍品,取寿山石中至珍田黄雕琢而成,呈雅致的麦芽黄色,通体可见清晰的血丝纹与萝卜丝纹,结晶体结构细腻温润,尽显田黄石材的天然灵韵。印章作椭圆形,以原石原色精雕灵芝纹样,线条流畅自然,既保留了石材的本真之美,又借灵芝造型寓意吉祥,工艺精巧独到。 印章款识载明"乾隆元年内務府造辦處監製",见证了其皇家造办的正统出身与历史渊源。尺寸为3.33.39厘米(含底座高),净高6厘米,重118克,虽体量精巧却质地
    财女啊 7-12
  • 6
    田黄之石,誉满乾坤,其质温润,其色若金。吴昌硕者,印坛巨擘,刀笔纵横,艺韵精深。 观夫田黄石,承天地灵秀,山川瑞光。色如骄阳,暖人心房;质似凝脂,滑腻生香。此石一出,世人为之倾目,藏家为之癫狂。 吴昌硕之篆刻,独树一帜,风格豪放。操刀刻石,犹如龙行沧海,凤舞穹苍。其印文古朴,似带千年风霜;线条苍劲,如现万壑松岗。 每刻一方,必深思熟虑,布局精巧。朱白之间,尽显疏密之道;方圆之内,皆含阴阳之妙。其印作,
    暗无城 7-11
  • 89

    广告
    08:4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此龙凤大印章为仓石吴俊款,选用田黄石中之珍品雕琢而成。规格高18.5厘米,宽10×8厘米,重3051克,体量可观。 石质光嫩圆滑,色泽温润,肌理间细密萝卜纹清晰可辨,尽显材质优越。雕刻精雕细刻,层次分明,龙凤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兼具艺术与收藏价值,象征好运、安康、富贵、地位,堪称收藏至臻之选。
    财女啊 7-11
  • 0
    寿山田黄(福禄寿三星)、这才是心目中八仙过海的造型、教科书级别寿山白田冻石。
    DXFZ2 7-11
  • 28
    世上最大的田黄石 有人说目前田黄矿源已枯竭,所以上千克的田黄世上已绝迹,现在出现上千克田黄,必是山石或石粉压制!连看都不用看肯定假。上网查阅,现在大块田石却仍有出现。明清年间田黄属帝王石,大块的极品的田黄都进贡皇家,那时有大块田黄更是毋容置疑的。本人写的《世上最大田黄石》,两天浏览量上千令人吃惊,传播之迅猛使"大块田黄必假论者"方寸大乱。为满足广大网友需求,再增补第三稿,以飨读者请您观赏。 一1986年发
    DXFZ2 7-6
  • 1
    老师们给我看看这个谢谢
  • 29

    广告
    08:4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这枚清代田黄石马钮印章,规格为高4.9cm、宽5cm,重达198.4g,堪称田黄石印章中的精品。田黄石自古便有“石帝”美誉,其产自福建寿山,质地温润凝腻,色泽柔和,肌理间天然的“萝卜纹”更添独特韵味,是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竞相追捧的珍稀石材。 印章顶部以圆雕技法塑造骏马钮饰,成为整器点睛之笔。匠人以刀代笔,将骏马昂首嘶鸣、四蹄欲奔的瞬间凝固于石上。马身线条流畅劲挺,鬃毛飞扬,肌肉饱满,每一刀都精准勾勒出骏马矫健的
    财女啊 7-5
  • 0
    这方旧藏寿山田黄吉象印章,以69g田黄精工雕琢,8cm高、2cm宽的形制中,尽展寿山田黄的卓然风华。田黄如蜜蜡般醇厚的色泽温润内敛,肌理间细密的萝卜纹若隐若现,恰似云雾轻笼,将天地赋予石材的灵韵尽数凝聚。其质地凝润通灵,触手生温,尽显“石中之王”的尊贵气质。 吉象造型构思精妙,雕刻师依循石材天然形态,将象身的肌肉纹理、卷曲的长鼻与灵动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层次分明的雕琢工艺,使得吉象立体感十足,每一刀都精准地
    财女啊 7-4
  • 0
    仓石吴俊所作的这方田黄石龙凤大印章,堪称石中极品。其精选田黄石之王为材,高18.5厘米,宽10x8厘米,重达3051克,体量雄浑大气。石表光嫩如脂,温润色泽中,细密萝卜纹条理清晰,尽显田黄“六德”之美。 匠师以鬼斧神工之技,将龙凤神韵精雕细琢,层次分明、栩栩如生。龙凤呈祥的造型,既寓意好运安康、富贵尊荣,更以卓越的艺术造诣与稀缺材质,诠释收藏界的至高境界,是不可多得的传世重宝。
    财女啊 7-1
  • 0
    白滨 6-28
  • 44

    广告
    08:3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旧藏一枚田黄石兽钮印章,高5.1cm、宽4cm,重150g,虽体量小巧,却凝萃田黄精髓,尽显古朴雅韵。田黄石质莹润细腻,如羊脂浸蜜,通体泛着柔和的暖黄色泽,内部“萝卜丝纹”若隐若现,似流云缱绻,氤氲着岁月赋予的温润气质。 印章顶部的兽钮以圆雕技法精心雕琢,兽首昂扬,双目圆睁,炯炯有神;鬃毛飞扬,根根遒劲;身躯蜷曲有力,肌肉线条流畅自然,爪趾刚健,仿佛下一秒便要破土而出,极具动态张力。工匠刀法利落,寥寥数笔便勾勒出
    财女啊 6-17
  • 0
    在寿山石家族中,田黄石贵为“石帝”,以温润凝腻、肌理细密著称。这件高35cm、宽17cm、重9.8斤的“松下图”山子摆件,便是田黄精品,尽显石韵与匠心。 田黄石天生丽质,此件色泽醇厚,如秋日暖阳般柔和。工匠依石形施艺,勾勒出苍松虬枝,松针细密灵动,似在微风中轻颤。松下或有隐者策杖,或有溪流潺潺,以刀代笔,将山水意趣凝于石上。 松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坚韧与长寿,与田黄石的温润相融,既有自然之美,又含人文意蕴。它是自然
    财女啊 6-14
  • 0
    田黄石,这一被誉为“石帝”的稀世珍宝,自问世以来,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历史,不仅是一部石材的发现与开采史,更是一部与中华文化深度交融、共生共荣的文明史。 田黄石的发现可追溯至宋代。彼时,寿山一带的村民在耕作时偶然发现了这种色泽温润、质地独特的石头,起初仅将其作为普通石材使用。随着时间推移,文人墨客逐渐注意到田黄石软硬适中、易于篆刻的特性,开始将其用于制作印章,田黄石由此登上了
    财女啊 6-13
  • 4
    请问光凭“隐晶质~细粒状结构”~ 一、能分清楚是沉积岩、火成岩相吗? 二、能分辨寿山石~还是寿山田黄石吗? 三、能区分是碳酸钙、长石、斜长石、熔长石、蛇纹石、透闪石…多种水湿变岩相、热熔变岩相矿物吗?(只为探讨国石玉养人文化的方向!)
  • 41

    广告
    08:3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精品田黄石(白石刊)“龙戏珠”腰牌尺寸:高5.2cm宽3.5cm重65g
  • 12
  • 5
    田黄扭兽印章两枚。陈巨来——大风堂珍藏印、少言不生闲气。旁款类后人篆,请大家指点!
    大蓄斋 5-18
  • 0
    2025年能重回巅峰吗?
  • 0
    寿山白田石瑞兽随形印章,89.1克
    大蓄斋 5-15
  • 4
    请问各位老师这种田黄皮是属于寿山?昌化?还是老挝?
    大蓄斋 5-14
  • 17

    广告
    08:2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田黄玩家

目录: 古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