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吧
关注: 11,202 贴子: 156,364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 目录:
  • 佛教
  • 0
    贫穷家庭,家人年纪也很大了,这些年身体一直不舒服,一直都需要药物维持,家里最贵重的粮食,也卖了开支医药费用和材米油盐,最近还在家照顾父亲,一直过着艰难曲折的日子,无可奈何老天爷对我家开了这么大的天意,然而母亲又在我很小的时候患病不在了,连母爱是什么都不曾拥有过,也常被嘲笑欺负导致胆怯,当时也看了很长时间病花了不少,还是没能救活母亲,一直过着家徒四壁的生活,有些事情看着也真是没能为力,希望能有人微微
    心境寒冰 01:39
  • 0
    各位同修道友好,因为19年高维通过我完成了一本修真悟道的经书,,当时我受了太多磨难,能量很低,,几乎身体只剩一口气,,我就一边正常生活,一边看书,,书里面能量很高,,刚开始整本根本看不下来(后来结缘的书友有些能量比较高,可以整本看完),我开始看到和我自己身心灵状况有感应的就会发困,,现在我才知道是高维帮我慢慢修复身体……开始我能量太低,身体状态太差,,没有明显感到体内发热的状况,,但是前两年基本我自
  • 5

    广告
    09:2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吃素,重要的是心里能清净。也有人向往素食生活,想要借由吃素增长慈悲心,而慈悲心是有等级的,刚开始或许对认识的人慈悲,慢慢再扩展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从减少吃荤食开始,逐渐增加慈悲心,自然能培福增德。 ——星云大师
  • 2
    每日21遍,人生从此大不同。 观音菩萨加持的本质是通过修行者的信心与修行实践,获得智慧增长、业障消除和心境转化的精神力量。
    Alan105 7-23
  • 0
    每逢农历七月可每日念诵《报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可报父母恩,在世父母延寿,去世及累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诵,次日可补诵。 《报父母恩咒》: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读音:南(na)无(mo)密(mi)栗(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 诵咒回向文: 愿此报恩咒功德,普及父母与一切,四生六道与含灵,皆共同登圣觉岸。 农历七月十五日当天,是盂兰盆节。昔日佛在时,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了救在饿鬼道受苦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梦参老和尚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yaoK7DIUboKT3MX3OLIjA?pwd=1234
  • 0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宣化上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zbNhWeX5MyCObpgUi4lrA?pwd=1234
  • 98

    广告
    09:2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一静下来就烦躁不安,要小心了 ——净界法师如是说🙏 在唯识学上说,怎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有两个判断方法: 第一个,你静坐观心。你工作的时候不算,你要静下来,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连喝水都不可以,先静下来。如果你发觉静下来都不做事时,你的心还是躁动不安,那你就要小心!因为这个罪业的功能已经在酝酿,它已经形成一个很强大的势力了,因为罪业的能量就是一种躁动。 如果你静下来时,你是很
  • 0
    纵欲邪淫的12条因果,条条都能要命…… 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世人皆苦,唯有自渡——转载文章 邪淫是指与自己配偶以外的人进行的性行为、意淫、手淫、非正常性行为、婚外性,或与非己妻之女、卧室之外的性行为。广义上还包括阅读或散布色情内容、特别是宣传色情文化。邪淫作为“剔骨钢刀”,不仅把把锋利,更是刀刀致命! 第1条——削福 邪淫会严重地损耗福报!其表现为本来应得的地位大幅下降和财富急剧缩水。一些人如果
  • 0
    ——《广钦老和尚的法药·在家修》开示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生死轮回的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贪美味,每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得好、住得好、睡得舒适。世俗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以为人生只是为了享福作乐而已;却不知道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这人身也就难再得了。 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沉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你好,我要比你更好
  • 1
    谛深佛开示:初学佛的人 应该念什么经 注意些什么
  • 13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70

    广告
    09:1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先积累功德,再去求佛。 发大愿,事半功倍 放生,念地藏经最方便
  • 0
    谛深大师开示:什么是修行(第一品) 坐下弟子:所谓修行,是指入出离六道之法,共分三大段次:一者,入门前段,二者入门后段,三者,开悟后成佛前段。何者入门前段?由诸佛菩萨慈悲沐法而生信心,由信心发愿,由愿导行,广修供养、广行善施,最后皈依佛菩萨坐下,此称入门前修行。善知识,入门前修行十分难得,时间很长。所谓皈依即往生者。凡夫俗子,不能受皈依众,若受即时堕落于罪孽因果。是故,入门不易,甚为难得。二者,入门
    灵光5377 5-25
  • 1
    何故佛说戒如大明灯?因五浊恶世中人,因业成识相故,认知为明,如盲人瞎马于于黑暗,依棍杖求路,不能知晓世界之本。而佛制戒律,则能令执见之众不于业中求索,戒到业无,随自己有妄想执着,但为戒所制不能受制于业。就像黑暗中执以明灯,灯到暗无,而戒到业无。 我说戒为道果模,如同说灯乃破暗具,无灯暗无破,暗之不破,为说光明,痴也。是故,修行大德,当严净毗尼以证果位。模,果之具也。2014.3.19!
  • 1
    海中小龙女,累世植德本,曾于广德佛, 因地行大力,供养8大劫,又于十方佛,殿中发大愿, 智胜得成佛,其为大因缘,何故落龙族,因其兴慈悲, 时有大旱地,佛法亦兴盛,众生心中主,多为自己利, 又观龙之族,多不行本事,时有菩萨日,土地星晨子, 晨子为女身,发愿做龙属,以多施甘露,布施干旱地, 广德甚欢喜,龙女得值佛,当下供龙珠,龙珠乃生命, 是故立成佛。2014,4,2 (这是弟子智依刚皈依时电话请法,师父正行脚,怕弟子等着急,即刻停下慈悲写开示,感恩师父慈悲,
  • 0
    各位同修道友好,因为19年高维通过我完成了一本修真悟道的经书,,当时我受了太多磨难,能量很低,,几乎身体只剩一口气,,我就一边正常生活,一边看书,,书里面能量很高,,刚开始整本根本看不下来(后来结缘的书友有些能量比较高,可以整本看完),我开始看到和我自己身心灵状况有感应的就会发困,,现在我才知道是高维帮我慢慢修复身体……开始我能量太低,身体状态太差,,没有明显感到体内发热的状况,,但是前两年基本我自
  • 36

    广告
    09:1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各位同修道友好,因为19年高维通过我完成了一本修真悟道的经书,,当时我受了太多磨难,能量很低,,几乎身体只剩一口气,,我就一边正常生活,一边看书,,书里面能量很高,,刚开始整本根本看不下来(后来结缘的书友有些能量比较高,可以整本看完),我开始看到和我自己身心灵状况有感应的就会发困,,现在我才知道是高维帮我慢慢修复身体……开始我能量太低,身体状态太差,,没有明显感到体内发热的状况,,但是前两年基本我自
  • 1
    十方世界十方众生中有十方无量因缘,其称种种因、种种缘、种种果、种种报,种种因缘果报之中,有无量种种转处,因之转处、缘之转处、果之转处、报之转处。而种种转处又有无量所转机缘。无量所转机缘所表之转因转果转报称为法,法之中有成佛之转者称为佛法。 无量转处之机缘有:一因之转、二因之转至无量因之转。何为一因之转?譬如十方世界为总,每一世界所成之微尘再分为微尘之胶子无以再分称其为一因,将此一因设机为转,称其为
  • 4
    人身难得,因为人身结束以后,去哪里有选择的权力,不要放弃选择。
  • 1
    成佛有捷径,持戒能得之,佛法住于世,戒乃其住相, 是故所有法,恰如戒之衣,无戒衣无用,诸佛如是说。 如何得佛戒,舍命不舍戒,是称得佛戒。若穿法服者, 不以戒为本,是等为魔子,更欲说佛法,即使有修证, 只是魔之境,是故戒为本,亦称大明灯,亦称照妖镜。 诸位善知识,五百大罗汉,不及一戒僧,若汝等欲修, 耗尽毕生财,亦当为求之。 善知识,得一佛戒,即得佛之真传,一切不持佛戒而称道者,皆魔子魔孙也。五百罗汉亦持清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众:所谓法师,顾名思义,是教佛法的老师,简称法师。由于佛法极其难证,所以,只有证得佛法的人,以佛说传承,依佛所嘱,令弟子们听佛所传法要、经典,按佛说的去做,成就佛子佛孙,是称为佛门法师之用。不是什么人都能称为法师。法花经中的法师品不是任何人能看,看后可用。只有戒圆满了的人能看,听此号令能做法师。若戒不圆满,以为佛法,遭大堕落。譬如:高空跳伞,前提是身上背着伞的人按指令跳,若人身上不背
  • 52

    广告
    09:0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谛深佛开示:仏门居士当修离苦 今日吾弟子智依为群中声闻问事,因是事关乎在家居士修道故,师父为汝等解说,谛听,善思念之。善知识,譬如有恶人与汝纠缠,是人极其凶恶嚣张,能伤人命,汝引是人入宅会伤及汝等家人,或汝讲说穷凶极恶之相,会令自己胆小之子夜不能寐,汝会否将其人领自家中,求汝父评判与说之恶,或讲与幼子令其身心因惊吓受虐?善知识,又如有群狼于旷野曾与汝有害,汝当否引狼入室请家人评判之?善知识,仏门居士
  • 1
    坐下弟子:所谓修行,是指入出离六道之法,共分三大段次: 一者,入门前段,二者入门后段,三者,开悟后成佛前段。 何者入门前段?由诸佛菩萨慈悲沐法而生信心,由信心发愿,由愿导行,广修供养、广行善施,最后皈依佛菩萨坐下,此称入门前修行。善知识,入门前修行十分难得,时间很长。所谓皈依即往生者。凡夫俗子,不能受皈依众,若受即时堕落于罪孽因果。是故,入门不易,甚为难得。 二者,入门后修行。所谓入门后修行,乃佛菩萨导
  • 1
    ✨對一個人好到底,就能感動他。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毛病,就是有智慧的人。人在情中,情在人中,把小愛變大愛,才能處處蓮花開。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所谓灾难,种类繁多!大分:横灾、病灾、命灾!由是成生老病死苦! 善知识,所谓横灾乃体外力为,若无外力,不成横灾!所谓病灾,体内逆因为之,若无逆因不成病灾!所谓命灾,过程颤变,譬如:化学反应,要素集成,过程忽变,是为前所有物之命灾!众生命灾亦复如是! 善知识,横灾皆自诽谤贤圣,或谤自因!所谓自因,乃指本体缘分!病灾皆自做道成,即:自作自受之道!所谓命灾成自缘分! 善知识,十方众
  • 0
    这句话会震惊到一些人,因为好多人都是靠思维来开发智慧的,如果靠思维就能开发智慧,佛陀,达摩祖师到六祖慧能为啥还修禅定呢?佛陀的几百阿罗汉弟子为啥还修禅定呢?
    zhihuifa2 5-10
  • 5

    广告
    08:5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善知识:佛法僧三宝乃佛法主体,缺一不可。是故,佛于普照大众之阿弥陀经中说:‘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谓僧者,持戒沙弥比丘身是也。所谓持戒沙弥、比丘,乃于一戒二戒三四五戒至全戒修持中受戒出家人之称也。 若有人以某种自己知见不受之事、某种所谓道或之所谓之佛道、等,或以居士身、或以僧相身、或以某道行者身、或以宰官身、或以术士身诽谤出家僧人者,是人若不忏悔,必断智慧种、佛种、福报种等。
  • 1
    谛深佛开示:佛法不是美丽的谎言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很多所谓的名僧、大德、大师、法师,以种种善说、种种神通、理说解释佛法、传承、弘扬自己知见而非佛说清净法之实证,是称善心欺骗。善知识,譬如诈骗者所说,皆令听者听之为实、听之为善、听之为好,是故信之以为能得,于是上当受骗!佛法弘扬传承亦复如是,诸多以种种手段、种种神通、种种道理、种种善说、种种善做,令大众信,而非佛所说法实证之为,乃至于道场修为、建立
  • 1
    坐下弟子: 譬如:有人从来不思、不想、不念我谛深,是不会到我这里来的。若有人不念阿弥陀佛说能往生极乐,以是意故如同痴人说梦。是故,念佛是入佛门的基础,若人不念佛说佛门事,恰如饥人说食。 坐下弟子: 譬如:有人于千里之外想念我谛深,欲赖我之住所拜见我者,其需越过千山万水,克服种种障碍,方能得见。若有人说,只要想念我,不用行路就能来至我所,得见于我,是人愚痴否? 入佛门只说念佛,诽谤戒律、禅法诸乘说能往去极
  • 1
    善知识,众生罪苦种种,其病亦五花八门。大类共分两类,其一,自己因缘所成病苦报,其二,共业因缘所成病苦报。而每一类又分相似因缘所成同名病苦名相,差别病苦名相等。 善知识,因病之因缘不同,治病救人亦有多种名相类别,有:行医者依病相理性治病之大众医院医师、有以鬼神缘分治病之巫师、有以前世病之有缘若无缘不治之行到者、有邪魔道法假佛们名相、种种道法名相欺侮乱求医者治病之邪师等。 善知识,有求医者因与某巫师或、
  • 0
    善知识,所谓戒者守之为得;所谓受戒,为得而应;所谓持戒守之有障,破障之举。 善知识,所谓戒障,乃不解而持,持有诸侵,侵而破戒,再而持之。 善知识,是故吾今为汝等讲不杀戒第一、第二之戒障。 善知识,不杀戒戒障,师父今日为说,善思念之。 所谓不杀戒戒障第一,若受戒后杀者为疑惑无戒欺佛罪,见杀为道途过,而于是障,若无证得,难以逾越,是故称障。譬如:老虎恶狼雄狮猛兽,其遇牛羊之群,汝之为戒清净者,为慈悲故,以
  • 0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什么是出家、什么是末法时期,师父已说今不再讲。 出家之后的人,称出家人,出家后以戒为师,依佛说修行者,乃佛法正传。若并非看破放下者出家,称相出家,出家后,分为种种层别,有诸多层别会因此堕落。其中,于佛法正法时期之是种僧侣,多能遇大善知识慈悲救度,获证佛法。而于佛之末法时期,是等多能于道场中,以贪嗔痴杀盗淫妄等罪,住持道场,并因此堕落不救。 善知识,即使是等不持佛戒,住持道场,亦
  • 85

    广告
    08:5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谛深佛开示:把握因缘、把握道途 善知识,因缘果报分毫不差,因缘中人不断改变自己,便会形成新的因,造就未来新的果报。是故,大众于种种法中,有升有堕。是故,诸佛教诸大众,诸善奉行,诸恶莫为;是故,我教弟子,严净毗尼,莫行愚痴之作。善知识,一切有为法,诸众受制之,若无证出离道,须得随缘行,所谓随缘行,行即成新因,成诸相缠法道,造就因缘变相,所谓相缠法道,凡夫因缘之变诸为应之,我今为说,以令汝等明凡夫道。善
  • 1
    善知识,现在有诸多僧人以自认为法说之为乐;诸多罪人因罪入佛门转而自以为法,说与大众,更有罪人一生研教立身,广为演说自己所见与大众共鸣,或假僧相广为论著,令大众信而盲从。是等,乃佛法最不能救之者。 善知识,若有人饥渴,汝等不生产粮草,不造水源,却于大众之中广为讲说、妄称汝之饭如何好吃,汝之水如何甘甜。更有罪人,以汝之终身所说为食物,宣称汝拥有济世无量粮仓,于是,世间大众皆如是知晓,趋之若鹜,苟延残喘
  • 1
    坐下弟子,所谓命者,缘分运行之名!一切命相,皆有终到了却之时,是称临命终时!譬如:生命乃指由生到死之间缘分运行名相,如是若临命终死前之刻! 善知识,如何命终来至我处,当知,命之名相八万四千宗中分流,共成:福运命相、苦运命相、道运命相三大类别! 善知识,众生诸多命相终了变换,称命终往生!譬如:有人无病享福时,欢颜笑语,福命临终,病苦来临,是称往生病苦!人之一生福苦诸命相缠缔造诸多临命终时、诸多往生处,
  • 1
    今日智安电话请法,问:有菩萨发心360元资助妙湛寺建设,其妻子因怀疑妙湛寺建设是骗局故,来信询问。此事该如何处理。 师父开示如下: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如是之事乃大善机缘所显,汝等当依师父嘱托为依,慈悲令应。立刻将所收360元退还施者,称第一有慈悲智慧者。 善知识,令一人于佛法末世,生信于佛陀,比建十座末世寺院功德大甚。 何故是说? 1、释迦末世寺院缘分已灭尽。 因末世寺院建设,诸多缘起者非僧、非戒只以功德名
  • 1
    坐下弟子,所谓佛法末世指闻末世、思末世、解末世、知末世、见末世、讲末世、传末世、修末世、证末世;因末世、缘末世、果末世、报末世!以是成就佛法灭度因、灭度缘、灭度果、灭度报至无佛法住世! 善知识,所谓闻末世,是指闻者不实,道理为辩,如是思维;所谓解末世,是指自己知见,科学量度,理律相扣,如是思维;所谓知末世,是指知见为实,虚妄成真,成就获得,如是思维;所谓见末世,是指累世罪业成就现实,所见为真,罪为
  • 92

    广告
    08:4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师父再三讲说,出家不收供养,那么为什么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讲要广修供养呢? 善知识,所谓广修供养,是指供养诸如来,与如来坐下持戒之修道弟子。供养物中有七宝与道场常住,僧人衣物、粮食及生活必需品,及财物。 如何广修供养,若有如来住世,则应全身心供养,请佛久住,若现前无佛,当以戒相供养。若寺院中行,多于佛像做捐建。 善知识,切勿乱施乱供。乱供害人害己,若僧人切记:十方一粒米,大如须
  • 0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佛门同参道友,缘分难得,因各个因地因果知见、入师门道见不同故,易由戒律不清净引发争执,演绎争斗,最后成恨,己之不明、报成堕落,毁坏佛种,入罪苦坑。 夕百丈和尚坐下,一执事比丘,因饭食僧行食之不如法,呵之,食僧则因执事比丘之呵不如法故,陡生嗔恨烦恼而去!百丈知之令百僧赴周边山谷寻去者七日方得。得时,去者于蟒窟内,身敷蟒卵之上,只剩最后一丝气息!百丈令弟子速救之归! 去者醒后,见
  • 1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今天我皈依弟子请法,说有声闻问他无意中割断一只狗的腿,该如何处理! 善知识,所谓罪恶乃六道之本,是故,称五浊恶世!是故,大众当修行出离六道!是故,修行人当知罪恶之道!是故,谛深今者为汝等开解罪恶之犯,以令一切道、邪道、不信佛道中之人因是得度! 善知识,罪恶之道分善恶两相缠缚,师父已有讲说,今不再述!恶之又分主体、受体、心体、相体、妄体、用体、非相非用体等!所谓体者,顾名思义相形
  • 0
    人不求事,事自然成,天降雨水,溪自然存。你不要去追求任何的事情,事情就自然成功了,我不去求它,我去努力,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如果你拼命地去求,就不成功了。
  • 0
    《恩惠》 每一个人生活在现在的人都要明白,生命的整体都需要相互依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师长对我们的教诲、夫妻兄弟姐妹的关爱、社会的服务、大自然的阳光水质空气赋予的慷慨施舍,人自从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就已经是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中,要感恩别人,感恩大自然的赋予。
  • 1
    经藏乃每尊佛住世所留,然传承有别。不同界有不同名、不同意、不同文之传承。而每一界,又有不同道、不同人之不同解智恰故意不同之传承等。(此句注解:不同的人因为缘分不同,理解也不一样,理解不一样,他所对应的应对智慧也不一样) 经藏传承,又因不同时,不同境实有大别。如佛之大乘宝华经仅在震旦就有五种流通本之多,而寺院传播则多以鸠摩罗什菩萨译者为范。而阿含经,不同范本更多,最常用者就有二十余种。是故,佛说凡有言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