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一般人心中主要是将他人分为三类:友、敌、非友非敌。对此三类,我们所持的态度是:贪、嗔、漠不关心。一有此三种态度,利他之心就无从生起。因此,消除贪、嗔与冷漠,实属重要。 ◆把他人的痛苦引为自身的痛苦,是献身他人的极致。 ◆唯有爱心才能对治嗔恚;唯有慧剑才能斩断无明;唯有慈爱才能克服仇恨,愿一切众生永远安乐。
-
1◆‘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悲心与利他的心态,就是当你面临必须在自己与他人的福祉之间作一抉择时,你把他人福祉放在自己福祉之上的那种感觉。 ◆信卬应成为行为上的努力而显现出来。 ◆自在、无碍才是学佛的目的。 ◆若你能肯定自己,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否定你。
-
1◆‘你就是全世界’、‘我就是你’,是自他不二耣理的基础。 ◆家庭是实现慈悲最基本的人伦祖织。 ◆以好心对待坏心,便是慈悲。 ◆ 放下爱恨,一切顺其自然。 ◆人们经常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如职业、副业、嗜好,有规律地训练自己。至于为生命本身去接受训练,则往往不被重视。
-
1◆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俢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从现在起如何自新,才真正要紧。 ◆守护自己的人,也守护别人眼中的自己。 ◆觉察,是最伟大的才华。 ◆人和人相处,应常常借用对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更可去除我执。
-
5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 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 释真君 合十
-
7庄春江工作站首页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杂阿含经二十选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nn20/nn20i.htm
-
0我拉个群,大家一起日行一善吧互相督促,也是共修了,,师兄们可以一起接龙回向,一起报数 这个群是针对 学佛 修行 有改变命运满愿需求的师兄们加入,所有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行善内容,我们主要是找一些殊胜的福田,以及对满愿有帮助的法门 目前有: 义工师兄随缘随地随机的代放生 供养三宝 捐盐、洗衣液等日用品到寺院 一起举报黄色网站 一起挂经幡 一起造塔 一起做慈善 施食\烟供\火供 等等 内容不限 大家可以搜索公众号:实修社,关注后
-
7若严格持戒,那么很可能成功。 不是在法住禅林、曼听或大金塔寺。不是帕奥分部。 你不应当相信极乐世界、女性菩萨、消业论、必须吃素-食肉下地狱论、第八识存在论。 不应当认为佛陀教导咒语,不应当认为犯戒是无所谓的。不应当同时信仰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导师或天神。 如果你不随意接受某种观点,愿意相信我在理论上不欺骗你,那么留言或私信吧。
-
2
-
1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净顺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可以百度搜索“释净顺”找到师父 释净顺 合十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心咒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身体的自己。 静默中,接纳身心与意识,并非是“我”。 我不是知觉记忆,也不是感知体验的自己。 安宁中,温暖的幸福光明,生命丰盈永恒。 我不是觉知存在,也不是身心内的状态。 清净中,无限慈悲的平安性,未曾发生。
-
0
-
45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
-
1
-
0
-
0人之所以活着,不仅仅是世界没有抛弃他,更因为这个世界因他而变得炫丽多彩。人生的意义,是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并把这种认识实践到社会生活中。积极的思想和消极的思想,它们吸引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自信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阳光,外在的一切美好只属于别人,不要一直依靠别人,外面是没有阳光的,。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