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吧
关注: 1,452 贴子: 1,743

数学中国数学建模

  • 目录:
  • 个人贴吧
  • 1
    哥德巴赫猜想吧里很有趣,特别是崔坤的各种贴子以及吧主毛桂成对他的倍加爱护,有意思!
  • 16

    广告
    01:0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1,首先,笔者(王铁良)不采用传统的逐步逼近的论证路径,也不认可民间数论爱好者的各种效率不高的筛法。主张直接整体证明偶数N的(1十1)表示式一定存在,而且必须先弄清(1+1)表示式的特性和相关性质,例如,对于N=P十Q,必有:3≤P≤N/2和N/2≤Q<N。还有(1十1)表示式的变形形式应是:N一P=Q奇素数。还有,在N≥16条件下,(1十1)表示式应隐藏在形如N一p≥9的奇数数列中。2,王铁良给出了突破性的(1十1)表示式生成法则,揭示了论证哥德巴赫猜想A的核
    王铁良 7-21
  • 79

    广告
    00: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哥猜A自提出二百八十多年未获证明或证伪。论证时间之久,前所未有,似乎在挑战在挑战人类的智力!看起来通俗易懂,证明起来确千难万难,不具备数论基础知识的话,甚至有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的感觉。我当初的感觉就是这样,(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近二十年来,网上各种证法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追求智慧和卓越,,精神可佳,无可厚非,但其科学性大多不甚靠谱等等。方法几乎用尽,效果不佳。那么出来在哪里呢?答案是,一靠基础理论创新,
    王铁良 7-1
  • 6
    对任意自然数 n > 7 ,存在整数 m ∈ [lbk]0, n - 3[rbk] 使得四个表达式 n - m 、 n + m 、 n + m + 2 、n - m + 2 中至少三个同时为素数。
  • 3
    2025年5月30日18时前后,在陕西省铜川市郊,王铁良向中国DeePSeeK提交了他本人自创的一种新型筛法的值域论证问题,请求解答。深度求索大模型反应神速,用时几分钟,输出完整的论证过程全文,长达十五页,,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和结论:该筛法的值域≥1。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结果!因为这种特殊的筛法(不妨称之为wtl筛法)是专门用于求解偶数N的(1十1)表示式个数值的筛法[lbk]个数值用符号D(N)表示[rbk],大模型证明W七L筛法的值域≥1,表明无穷大的偶
    王铁良 6-24
  • 82

    广告
    00:5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直白的说,哥德巴赫猜想A是一个筛法问题,筛法原理,工具,方法适合于哥德巴赫猜想A的研究,但现有的筛法做不到,须对其改造,创新,能解决问题的特殊的筛法已经被本人发现(王铁良)时间大约是1996年前后吧?其基本原理是对素数集合实施筛法取舍,保留下来的P的个数值就是N的(1十1)表示式个数的数值,,数值个数若≥1,哥德巴赫猜想A成立,否则不成立!2025年5月30日18时前后,王铁良提供此特殊筛法的算法给DeePSeeK,1请求论证,大模型数十秒
    王铁良 6-7
  • 4
    设n为某一自然数,且n>6,m为一整数变量,且0≤m≤n-3,可以让2n=(n-m)+(n+m)=p+q,p=n-m,q=n+m为素数。2n+2=(n-m)+(n+m+2),i=(n+m+2)可能为奇合数,但是可以调整m,因为m调整范围为0~n-3,i可形成这个区间[lbk]n+2,2n-1[rbk],N=n+2,n=N-2,N>8,在区间[lbk]N,2N-5[rbk]必有素数。所以可以让2n+2表示两素数之和,同理也可以让2n+4表示成两素数之和,继而让所有偶数都能表示成两素数之和。
  • 2
    1.依据因数分解的唯一性,任一偶数能被其内所有奇素数都整除,只能与2N-Pa中都无素数一一对应。 那么,任一偶数都不能被其内所有奇素数整除,只能与2N-Pa中必有素数一一对应。 2.而第一种情形的偶数不存在,那么第二种情形自然成立,即任一偶数对应的2N-Pa中必有素数成立。
  • 1
    任一偶数2N都不能被其内所有奇素数整除,决定2N对应的2N-Pa为素数的比率是一个非零比率。 不然,Pt取遍2N内所有奇合数,则2N-Pt中同样就都不为素数,就导致2N内大于1的奇数都是奇合数、而无素数。 因此,2N对应的2N-Pa中就必有素数。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 1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偶数2N≥2n≥2、2N≥6,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依据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因任一2n不能被2N内所有素数整除,所以“Pa+2n ”必有素数的情形;因此,“Pa+2N、2N-Pa ”必有素数的情形。 因此,任一偶数不能被其内所有奇素数整除,必然决定2N对应的2N -Pa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哥德巴赫猜想”数学中不存在特殊的2N。
  • 34

    广告
    00:4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偶数2N≥2n≥2、2N≥6,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依据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因任一2n不能被2N内所有素数整除,所以“Pa+2n 都不为素数”不成立;因此,“Pa+2N、2N-Pa 都不为素数”同样不成立。 因此,任一2N对应的2N -Pa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哥德巴赫猜想”数学中不存在特殊的2N。
  • 6
    我是打算参加认证杯的,但是认证杯数学建模大赛,需要“数学中国论坛”的账号,我点击注册,但是老是说验证码错误,我问我老师,他说是 25 年的页面还没出来,这个论坛是每年都有个新网页吗?求帮忙。°(°¯᷄◠¯᷅°)°。
  • 0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偶数2n≥2 、2N≥6,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依据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Pa+2n 都不为素数”不成立;“Pa+2N、2N-Pa 都不为素数”同样不成立。 因此,任何2N对应的2N -Pa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0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对任何偶数2N≥2n≥2、2N≥6,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依据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Pa+2n 都不为素数不成立,可得Pa+2N、2N-Pa 都不为素数同样不成立。 因此,任何2N对应的2N -Pa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0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对任何偶数2N≥2n≥0 、2N≥6,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依据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Pa+2n 都不为素数不成立,可得Pa+2N、2N-Pa 都不为素数同样不成立。 因此,任何2N对应的2N -Pa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83

    广告
    00: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280字内证明。 对任何一个偶数2n(n≥3),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若有偶数2L对应的2L-Pa所有结果都为合数,依据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容斥原理,有并仅有2L大于2n,才符合以上要求。 并若2n-Pa都为合数,必然导致2n减其内奇合数都同样为合数,就导致2n内大于1的奇数都是合数而无素数;就与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矛盾。 因此,任何2n对应的2n -Pa所有结果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 0
    素数新数学的发现,有利于其它有关素数数学问题的解决。 长远看,开新学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与孪生素数猜想同等重要。
  • 0
    素数新数学的发现,有利于其它有关素数数学问题的解决。 长远看,开新学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与孪生素数猜想同等重要。
  • 17

    广告
    00: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用280字内2方法完成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算术基本定理”的推论,为“算术第二基本定理”。 即依据素数互素与“算术基本定理”,所有2n - Pa结果中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Pa取遍2n内所有的奇素数)。不然,若“2n-Pa”都为合数,就要求、导致2n因数分解含2n内任何奇素数,而2n内所有素数相乘又大于2n。 同样,已知2n-Pa、2n减其内奇合数,都不是奇合数的形式; 不然,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并“2n减其内奇合数”都为奇合数就导
  • 1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用280字以内完成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算术基本定理”的推论,为“算术第二基本定理”。 即依据素数互素与“算术基本定理”,Pa为2n内任一奇素数,2n -Pa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不然,若“2n -Pa”都为素数就得出2n因数分解不含2n内任何奇素数,若“2n-Pa”都为合数就得出2n因数分解含2n内任何奇素数,即就会导致2n内无奇素数、或2个及以上奇素数相乘得到2n内大于1的所有奇数的结论。而此都与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矛
  • 1
    280年哥德巴赫猜想,用280字以内完成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算术基本定理”的推论,为“算术第二基本定理”。 即依据素数互素与“算术基本定理”,Pa为2n内任一奇素数,2n -Pa就必有为素数的情形。不然,若“2n -Pa”都为素数就得出2n因数分解不含2n内任何奇素数,若“2n-Pa”都为合数就得出2n因数分解含2n内任何奇素数,即就会导致2n内无奇素数、或2个及以上奇素数相乘得到2n内大于1的所有奇数的结论。而此都与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矛
  • 0
    100多年的孪生素数猜想,就用100多字完成证明。 依据素数互素及无穷递进乘积级数S 永大于0,可知只有合数与偶数2n对应的 S 恒等于0,而素数对应的S 永大于0。 同样,奇数p+2、pp+2、ppp+2 …… 等一样有无数个对应S 永大于0的情形,即它们不是合数的形式。不然,不但会出现最大孪生素数、即之后p+2永为合数,还会导致最大孪生素数之后就同样无素数、即之后pp+2与ppp+2 …… 等都永为合数就导致之后所有奇数为合数。 此结论就与已知的“素数
  • 45

    广告
    00:2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100多年的孪生素数猜想,就用100多字完成证明。 依据素数互素及无穷递进乘积级数S 永大于0,可知只有合数与偶数2n对应的 S 恒等于0,而素数对应的S 永大于0。 同样,奇数p+2、pp+2、ppp+2 …… 等一样有无数个对应S 永大于0的情形,即它们不是合数的形式。不然,不但会出现最大孪生素数、即之后p+2永为合数,还会导致最大孪生素数之后就同样无素数、即之后pp+2与ppp+2 …… 等都永为合数就导致之后所有奇数为合数。 此结论就与已知的“素数
  • 1
    100多年的孪生素数猜想,就用100多字完成证明。 依据素数互素及无穷递进乘积级数S 永大于0,可知只有合数与偶数2n对应的 S 恒等于0,而素数对应的S 永大于0。 同样,已知无穷递进乘积级数S 永大于0,因此,素数有无穷多个、孪生素数同样有无穷多个。即奇数p+2、pp+2、ppp+2 …… 等一样有S永大于0的情形,即它们不是合数的形式。不然,不但会出现最大孪生素数、即之后p+2永为合数,还会导致最大孪生素数之后就同样无素数、即之后pp+2与ppp+2
  • 0
    2025年的数学界必定是哥德巴赫猜想年,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本质已经显明,其就是“算术基本定理”的推论,为“算术第二基本定理”。即依据素数互素与“算术基本定理”,(2n -Pa,Pa)奇数组中的x / ln x个“2n -Pa”为素数的情形结果,是已经把所有“2n - p1P2……,P1P2……小于2n”为素数的情形结果都包括了;因此,若x / ln x个“2n -Pa”都为素数、或都为合数,就都与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矛盾。因此,就必有“2n -Pa”为素数的情形结果,“
  • 0
    2025年的数学界必定是哥德巴赫猜想年,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本质已经显明,其就是“算术基本定理”的推论,为“算术第二基本定理”。即依据素数互素与“算术基本定理”,(2n -Pa,Pa)奇数组中的x / ln x个“2n -Pa”为素数的情形结果,是已经把所有“2n - p1P2……,P1P2……小于2n”为素数的情形结果都包括了;因此,若x / ln x个“2n -Pa”都为素数、或都为合数,就都与素数互素、“算术基本定理”矛盾。因此,就必有“2n -Pa”为素数的情形结果,“
  • 0
    2025年必定是哥德巴赫猜想年。数学界从笃定当前无新数学就无法完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理解其数学本质而得出各种证明方法方式。无论是基于素数互素与素数定理的2n对应(2n - Pa, Pa)奇数组中必有“哥德巴赫素数对”的“单筛法”,还是基于素数定理的素数分布情形而必然得到“哥德巴赫素数对”数量的“全体整数对筛法”,“哥德巴赫猜想”显然是数学逻辑严谨到无可置疑的成立,而不致在某个偶数上跳空失效而使“哥德巴赫素数对”数
  • 0
    2025年必定是哥德巴赫猜想年。数学界从笃定当前无新数学就无法完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理解其数学本质而得出各种证明方法方式。无论是基于素数互素与素数定理的2n对应(2n - Pa, Pa)奇数组中必有“哥德巴赫素数对”的“单筛法”,还是基于素数定理的素数分布情形而必然得到“哥德巴赫素数对”数量的“全体整数对筛法”,“哥德巴赫猜想”显然是数学逻辑严谨到无可置疑的成立,而不致在某个偶数上跳空失效而使“哥德巴赫素数对”数
  • 53

    广告
    00:2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无论是基于素数互素与素数定理的“单筛法”( 2n的(2n - Pa, Pa)中必有哥德巴赫素数对 ),还是基于素数定理的素数分布情形而排列组合得到的必然数量(全体整数对筛法)、更或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直观推理(全体素数对层取法),“哥德巴赫猜想”显然是数学逻辑严谨到无可置疑的成立。即基于素数分布情形,无论是“单筛法”、还是排列组合得到的必然数量,都保证“哥德巴赫猜想”成立,而不致在某个偶数上跳空失效而使“哥德巴赫素数对”数量为
  • 0
    无论是基于素数互素与素数定理的“单筛法”( 2n的(2n - Pa, Pa)中必有哥德巴赫素数对 ),还是基于素数定理的素数分布情形而排列组合得到的必然数量(全体整数对筛法)、更或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直观推理(全体素数对层取法),“哥德巴赫猜想”显然是数学逻辑严谨到无可置疑的成立。即基于素数分布情形,无论是“单筛法”、还是排列组合得到的必然数量,都保证“哥德巴赫猜想”成立,而不致在某个偶数上跳空失效而使“哥德巴赫素数对”数量为
  • 0
    数学界从笃定当前无新数学就无法完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理解其数学本质而模仿得出各种证明方式。2025年必定是哥德巴赫猜想年。
  •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同时是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伟大复兴、与世界数学中心向中国转移。祝福祖国。
  • 0
    (1+1)表示式是指偶数N表示成二个奇素数和的一类表示式,形如:N=P1+P2。具体的(1+|)表示式形如:6=3+3,10=3+7=5+5……。(1+1)表示式的个数值常用符号D(N)表示。例如:D(6)=1,D(10)=2…D(210)=19,D(212)=4……。其原因是210=2X3X5X7。它含有3个奇素数因子,因而,其D(N)值较大,与之相比,N=212只有4个(1+1)表示式。其原因是212只含有一个奇素数因子:212=2X2X53。又加上212位于大间隔素数对199一一211邻近,因而,其(1+1)表示式个数较少或很
    王铁良 1-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