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堂吧
关注: 376 贴子: 2,857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4
    如果不是平台提醒,我都忘了很久没有发文了…的确,虚不拉几的“大神”称号,也是有考核的…比如:“粉丝互动”纬度…尽管兄弟们习惯拘谨,跟贴互动都不多,哪怕算我故意碰瓷,来怼几句,哈哈…但考核过关…没过关的是内容,发文太少…但这个随时可以补… 是的,最近一直在股市游荡…忽视、冷落了折扇圈的兄弟…本文题目,也是上星期五,11月29号的盘中感受而已… 我是不是老股民,算…但,2007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玩,而且笑
  • 6
    也就这样,但一直秉承全手工理念…
  • 43

    广告
    09:4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
    缘斋的“老板娘”李玲嘱我为新开的公众媒体写个序,恭敬不如从命。其实,老板娘即是老板,老板也是老板娘,里里外外一把手,事业产业一肩挑。海派知名画家杨秋宝老师说,对内称“老板娘”,对外称“李总”,内外有别,一刮两响。掐指算来,我与艺缘斋迄今已有了十多年的交往,大概可以比作“内部人士”,所以一上来就直呼“老板娘”了。 芦苇荡边开茶馆的阿庆嫂这样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
  • 2
    即将跨年…在大众面前消失了一段时间,前文有所提及,是因为10.08后,迷上了看盘…今天,预提了一部分盈利,准备短暂休息…所以,想起该交作业了,平台有考核的,呵呵…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嗯嗯,是相对于折扇圈中,一开始我就坚持的理念…做到这个不容易:因为,这涉及眼界,货比货得扔…这需要大量实物的比较,也就是我跟很多兄弟说的所谓“大数据”…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还可能是井底蛙…知道别人怎么嘲笑井
  • 5
    慢慢去理解楼主兄弟的语境,觉得很诚恳,本堂一直强调扇骨是分类别的:藏品、奢侈品,把玩品,日用品等等…功能属性从上往下肯定是兼容的,要找一个基础共同点,的确都具备扇风的功能,一点不错… 即使程新安作品妥妥的奢侈品级别,有实力完全可以把它当日用品…这就是降了二个维度打击,会颠覆到部分人认知… 反过来,扇骨是投资品的说法,肯定也会遭到很多人嘲笑,反对…而真正具有金融品属性的扇骨是的确存在的,需要前瞻性,和
  • 13
    大家都知道,以前本堂是“隔壁”吧的活跃者,也一直真纯地去交流,哪怕水平有限,也会想到什么说什么…包括现在,还会去打卡,这是一种情怀…但目前,除了回答个别玩家的问题,已经宣布舍弃在那个吧主动发帖的权利,以及婉拒在那个吧内,哪怕是被邀探讨任何可讨论点的举动…除非,有人生攻击,会反击… 是的,远离“戾气”,迫使我离开了那个一字之差的隔壁吧…我总觉得,一个人网上的表现和生活中的认知是一致的,再隐蔽,也掩盖
    7900796 8-2
  • 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 相信所有扇友,包含本人也经过了这些过程:首先是人无我有,经济能力允许范围内先入了再说…其次可用,这个时候比较狭义,聚焦都比较单一(可扇风,或者可以简单把玩、可以单手开合…等等)慢慢地,希望有安全感,包含物有所值,不要受骗(抗衡虚假广告、代工丑闻…等等),为此,会经历一系列的求证过程…从而产生了寻找正规沟通渠道的需求…也会偏向独乐乐不如
    7900796 8-2
  • 5
    手工扇原先是特指,现在市场慢慢地演变成泛指,很有意思…即使卖家随意说他(她)所售的折扇是手工的…的确,所有扇骨多多少少,都有手工工艺应用,你也没法反驳…所以,有一个关键词:全手工,以后需要切记… (图一:厂工精修…) 目前所谓手工折扇,粗粗可以分成三大类:厂工精修、半手工材料、全手工工艺…当然,以上还不包含最简陋工艺的,旅游景点可随见的工艺扇、含广告扇…这些折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磨,组装,烫钉(
    7900796 8-2
  • 11

    广告
    09:4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
    会,也不会,看自己的选择… 前段时间,个别人说我小心眼,急了,踩同行…我笑了,踩同行是不光彩的事情,再说,谁都不想树敌…踩同行,应该拿着小号去喷才是正常现象…所有拿着大号说观点的,就是代表了他本人内心想表达的,不会惧怕负面的声音…即使是对手,也要彼此尊重… 折扇圈,正常商家,明着踩同行的行为,案例还没有过,除非是打假…这是为了大环境…暗暗较劲的有,都是同质化现象太严重的缘故… 因此,哪些同行,容易成冤
    7900796 8-2
  • 15
    好吧,说的是我自己 各位兄台,如果你们买了一把老扇骨,你们会做些什么事情捏? 我这个稍微有些洁癖的人,干了一件事:我用酒精“湿巾”擦扇骨。。。 我前天还说人家戴手套摸扇子,昨天我自己就用湿巾擦扇骨。。。 用酒精是王新良王老师自己说是可以的,但是我忘了他说酒精粘纸巾,结果。。。 好吧,损伤还不是很大,就是大骨的贴梁给我擦下来3-4丝。。。5555555。。。 这个布啊,巾啊,套啊,都是丝,直接勾下来呐。后悔,但不太大。
  • 9
    9款扇骨,总价396.6W,均价40W+…当玩具感觉有点贵,那算不算投资品呢,哈哈,以后若返场就知道了…
  • 3
    完整的文玩折扇,少不了书画扇面衬托…哪个重要暂且不讨论… 有一点,玩老扇骨收藏的知道,折扇在历届大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大致三类:知名人物书画成扇、知名人物刻骨骨架…近期,稀缺斑竹类扇骨也有天价出现… (插图:韩敏老师笔意…作者:上海•周敏) 折扇扇面画是书画的一个分支,“笔意”二字,代表书画作者的风格、意趣、或者说特征…是体现作者个人辨识度的…但是,在描述一幅作品,特别冠以“某某某老师笔意”时,就是明
  • 35
    在某音药房直播间买扇子,也不是没消费,前前后后花了大几千快一万。想给妈妈买个扇子就问了问一些扇子的价格,说选块料子做,新手也不是很懂,就去同公司另一个直播间问了一下188的料子,结果被人家粉丝埋汰的不行,说买东西费劲,***等等。玩个文玩还给玩出优越感来了真有意思。避雷,真的避雷 不知道这个买家花着家里的钱怎么如此理直气壮的,还对别人的消费观评头论足
  • 21

    广告
    09:3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其实大约有小半年没有买扇子了,接触扇子四年多了,今天突然闲聊几句自己的心路历程,纯属胡说八道,各位看个热闹! 我想说扇子 其他之类的文玩 在我的感受中就是玩具,最起码我玩扇子的初心就是为了取悦自己,但是在接触扇子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这个所谓的“扇圈”文化中,有各种各样的饭圈文化,还有严重的鄙视链,例如某一个圈子认为只有自己走的是对的路子,别人的都是错的,好像在追捧某一个爱豆就要去贬低别的。还有一种就是消费
  • 1
    以前阐述过,所谓“老”云妃,是在2014年前后发现的,为了区别麻栗坡新料,以及绿春新料,被硬冠以“老”…其实也就前后10年时间…早5年,一直被某些大师拒绝来料加工,因为存放年限不够… 老云妃是不是就代表天价,显然不是,分紫花、正红花,黄花(接近咖啡色)…花型大小,分布等等,各级别价格天壤之别… 有一点被大家,尤其是现在新玩家忽视的…老云妃当初并没被看好,因为底子大概率,放着放着,就容易返脏…脏底的感觉,太煞风
    llb26 9-4
  • 10
    今年的整个扇圈有达到冰点之嫌…就贴吧来说,很多活跃的、熟悉的老扇友,也难得地、偶尔地听到他们一二琐事…都理智了,不好说…热情在退,是比较客观,可见的事实…市面上大量的回血作品,是佐证… 本堂怎么看…宏观角度,只要扇圈头部老师还在坚持;只要有新人,特指新的从业者还在不断加入;只要,每年,还有新锐、新的好作品时不时涌现,并得到新扇友不断追捧、老扇友不断认可…那整个扇事还在良性发展…我能看到的,局部不但
  • 18
    手里有一合青, 个人感觉 合青作为文玩折扇 总是差那么点意思, 文玩折扇上:大小骨,扇钉,扇面,浆糊、墨,印。彩等....基本上都是天然的或者自然东西用物理方式制成, ....现在小骨合青和大骨贴梁 都用495等化学胶水了,胶水会渗到扇骨里....且不说盘玩后有没有色差,就 古今结合这点就放在折扇上 还是感到有点别扭。 之前看过一篇介绍合青的文章,好像过去用的胶是用什么动物皮熬制的...没记住, 不知道有没有大师能给指点一下 打磨钻孔
  • 2
    看上两把芝麻棕,看不出哪个密度高。请给推荐一下,谢谢了。各方两张图,黑的好还是红的好
    宇蘇 5-10
  • 8
    早几年,经手过某头部大师的几款芝麻棕成扇…排口不到2.0…1.95左右,百思不得其解,不可能做残呀,是刻意为之,做辨识度吗… 现在,自己找到不错的芝麻棕料,并委托师傅做几把成扇,明白了些: 好好地利用造型刀熟练的手法,也精确地到了2.0… 一烤火,惨了,严重缩水…整体缩小了,结论,料商手里的料,储存年份到不到,很难判断…需要谨慎…有料,藏藏,彻底排出水 份,不急着做…
  • 16

    广告
    09:3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6
    造型是制作扇骨的重要工序之一… 也是一些手艺高超的制扇师最愿意炫技的部分… 大小翻轮、挫节、包裹头,花式圆头…等等,甚至包含隐琴马牙…特别提一下圆头: 新入门兄弟喜欢拿着合上的扇骨侧面让我评价做工…一把好的圆头造型,不展开看,看不出名堂…好的做工应该是360度球体…也是几百跟几千的区别之一……
  • 6
    让心境恢复平静…不忘初衷,分享一些好作品… 陈宇迭代作品,隐琴马牙…“有龙则灵”落款…
  • 7
    贴吧的功课,感觉没动力去完成…
  • 97

    广告
    09:2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
    同样的2W价格…兄弟选择图中玉竹,还是斑竹…都是闻学宽老师的作品,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下手…,其实,这里面问题的根本点在预算超了,不是其他… 哈哈,偷换一下概念…提倡玩闲钱…
  • 40
    【荣笙堂】越来越多的玩家关注棕竹扇骨,今天就聊聊…有兄弟问,为什么市面上全棕扇骨碳化的多…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网上搜了二张图…侵了哪位兄弟的权,先谢罪…仅仅为了分享所知,见谅… 棕竹是实芯的,其实它不是竹子,只是外皮带节,而且做扇骨前都是去皮的…这些常识大家都知道… 市面上为什么多见棕竹大边配玉竹小骨,或者乌木小骨,而少见全棕小骨,这个问题值得分享…后者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图一已经告诉我们答案,因为,
  • 12
    术,一张图,一段描述…更容易让大家明白,今天不谈思维方式,同好的兄弟,来日方长…谁不希望跟普通扇友之间多互动呢…前者,更容易让别人觉得装清高…拉低讨论点,更讨喜,所以,我也试一下围绕术展开一下话题… 图一,什么问题… 嗯嗯,左侧扇面,跟大骨不贴合(图一)…大多数人说,该调调火了…好比,你感冒了,让你多喝水,多排泄,不会错,而不会关心你是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冒呢…现在还多了甲流,乙流,其实用药都是不一
  • 0
    因为,我以前说过一个观点,好的东西展示了,差一点的就很难出手了,会砸在手里变成库存…大多数商家在不了解客户消费能力、购买预算的时候,都是从普通一般、上好,优品,精品这个顺序去推荐的…本堂本着分享,不考虑这么多了… 最后,何为满肉,就天然棕竹来说:大骨内侧若抛光处理,颜色相似度,应该跟大骨外表显示一样的(图二),这种概率很小,这就是挑战性,因为大概率做不到…
  • 14

    广告
    09:1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
    所谓心仪,是个人的感受,不同人一定存在差异… 随着行业的兴起,从业人员的增加,各种制扇材料的开发…等等,大数据已然形成,这是事实,因此选择难度会越来越高,这是我的总体观点… 黄金二八定律决定,好的作品只有20%…筛选出需要的数据,放在任何行业中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当然,理论上可选择性无疑是增大了…而实操性,对绝大多数扇友是没有的,很多“坑”的形成,都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推荐以下几个纬度,重点是:实操中至
  • 0
    在自己装配扇面之前,老玩家会告诉你,用通条通一下扇面扇道…里面的逻辑是什么呢: 1.通条通过的,扇骨小骨插入比较顺畅,不容易搞坏小骨梢尖,以及小骨梢尖穿破扇面… 2.部分扇面扇道本身不正,不居中,通宽,努力给梢尖一个向扇面折中心位置移动、调整的空间,减少扇面扇道偏引起的跳楞现象…二点成一个直线的原理嘛 以上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有一个点,大家肯定没有关注: 举一个反面例子,为了机械开合效果,现在有些人把小骨
  • 16
    很多兄弟问,入了你的扇骨,能不能送一个扇箍,或者扇套…我的回答,能送的,都是低价的, 都是劣质的,反而是害你…这些,也可能只有老玩家才懂…他们有经验和教训…另:图是是堂款,制扇师比我拍照厉害,我就用一下,能保证的,实物更漂亮,反正包退的,不妨试试…
    以清~ 7-18
  • 4
    新扇子到手发现这样说因为啥
  • 6
    来一个破商家套路的贴… 兄弟若有机会去扇庄实体店,千万不要开口问:有入门精工吗? 1.入门扇骨销售可能不是该商家主营,没备货,兄弟会受到冷遇,一句话会打发你… 2.即使有备货,兄弟暴露了购买实力…你看到的东西一定是从差的样品看起的… 3.客户不是熟客,商家不会主动拿镇店的货物给你看,否则那些差一点的卖给谁? 总之,拽一点,不要急着买,多看……在实体店嘛,尽量多看好工…价格可以不认可,好工必须脑海中有印象…
  • 44

    广告
    09:1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此话题,源于一个扇友的留言:知名度影响力,和二级市场信息量。很多师傅不错,但二级市场根本没信息可查…承认,这的确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大都习惯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自动屏蔽了,或者说不去追溯自己感觉没用的信息,这种例子很多… 比如:对于大额百元钞,大家通过分辨颜色,红色的,一看就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它背后的图案是什么… 再比如:大家也许知道【荣笙堂】扇艺,但不知道到它本身是一个注册商标,不知道在百度
  • 2
    从几个纬度聊聊,何为小扇骨,为何难见精工… 小扇骨,不满9寸都算吧…寸跟厘米的转化系数是3.3333…这样就很容易明白,7寸扇骨,就应该是23.5cm左右,当然还有更小(短)的… 有一个点提前澄清:同样的扇骨制作者,不会因为扇骨变小了,而工价降低…某种角度,小扇骨更难制作,所以,也是属于吃力不讨好非主流品种… 折扇整体长度变短,又要比例协调,这样又引出二个变量: 1.开肩比例…上板多长(下杠留多长),是55开,46开,还是其他,
  • 2
    全手工隐琴马牙,小骨合青,下杠滚边,市面上不多见的多项顶工合成…这款“荣笙堂”近期迭代的,应该有点竞争力滴,时间成本太高,量实在不多…
  • 6
    这个应该就是千元内的“天花板”了吧,哈哈,严谨的我,也暂且用一下这个词… 刘肇良+荣笙堂双持落款…
  • 9
    前段时间,跟非折扇圈的一位玩友聊天,他说:现在市场,低端的商品内卷厉害,中端的商品没人碰,大家一致认为,高不高,低不低,日后如同鸡肋…而高端的商品却往往是坐地起价,二手市场也一直处于保值、升值区域… 我觉得,映射在折扇圈,也同样适合…大环境差不多,但不苟同大环境不好的说法,任何流通领域,我们能看到的是,高端的商品都是一物难求…总有20%的实力买家在不断接盘,这就是现状…还有80%的消费者,谁来兼顾…这值得
  • 52

    广告
    09:0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