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为什么助听器的满意度不如眼镜?助听器和眼镜在许多方面类似眼镜的设计是用来矫正视力的缺损,而助听器的设计则是用来矫正听力的缺损。选配眼镜需经眼科医师诊断及验光师验光,而正规的助听器选配,也应先由耳科医师诊断听力衰退的原因,再由验配师进行听力测验,然后根据听力状况选配合适的助听器。选配眼镜时,验光师会根据近视、远视或散光的程度,选择不同屈光的镜片,让使用者试戴;同样地,选配助听器时,验配师也会根据听力
-
0从几百元到几万元,助听器的价格跨度很大。几百元的助听器往往功能简单,就像老式扩音器,把所有声音一起放大,在嘈杂环境里,说话声和噪音混在一起,听不清还吵得慌,长期用可能损伤残余听力。而价格高一些的助听器,运用先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精准分析环境音,放大言语声,抑制背景噪音,在车站、餐厅这些嘈杂地方,也能轻松交流。而且,它还配备强大芯片,运算速度快,能根据环境和听力需求自动调整声音参数。功能多样性上,
-
0生活中,当正使用着的助听器电池电压低于0.93V,此时保护电压起作用,机器停止工作处于无声状态,而当我们把电池仓打开查看机器后再次合上却又有声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助听器电池绝大部分是锌空电池,锌空气电池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正极材料,当机器停止工作处于无声状态时,不在供电的电池就有一个短暂的恢复,而此时已处于保护状态的机器也必须重新启动才能工作,这样使得再次合上电池仓的机器又有声音了,但已处于这
-
0耳朵提供“听觉”,使人类可以感受丰富多彩的声音,和眼睛一起提供了人类感官信息的绝大部分。但偏偏有人“听不见”或者总是听到“莫名其妙”的声音。 ——什么是听觉剥夺? 早在1984年国外听力学家就发现:双耳耳聋患者如果仅佩戴一个助听器,那没有戴助听器的那只耳朵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迟到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据统计这种现象7个月~4年间的发生率高达33%。这种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进废退”。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油耳朵是外耳耵聍分泌较多的一种俗称。有的人耵聍是褐色果冻状的,这不是什么病态,如果要配助听器,耳背式的没有问题,耳道式的要注意出声孔防止耵聍阻塞。现在国内仅有的几家听力机构会在耳道式助听器上安装耵聍挡板,只要你每天注意清洁,油耳朵完全不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效果。0冬季出现水凝珠如何处理? 冬天由于气温下降和室内外温差增大,助听器确实容易出现声音时有时无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冷凝水造成的。冬季助听器无声的原因冷凝水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当佩戴者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或者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助听器(特别是耳背式助听器)的声管或耳模内容易形成冷凝水。这些冷凝水会堵塞导声管,导致声音无法正常传递,从而使助听器声音变小或无声。如何解决冷凝水0为什么有的人说助听器越戴越聋,有的人却说越戴越好?在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上,人们的观点似乎存在分歧。有些人表示,他们使用助听器后听力反而变差,感觉越戴反而越聋;而另一些人则声称助听器的使用让他们的听力改善,越戴效果越好。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听友讨论和关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助听器选择或调试不当这里我们没有称之为选配,而称选择,是因为很多越戴越聋现象普遍发生在随意网购的助听器当中,这些助听器更接近于“0大脑处理声音的部分叫做听觉皮层,它和我们的身体一样,都需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当我们存在任何程度的听力损失时,就会错过某些我们应该听到的声音,听到的声音越少,听觉神经和大脑收到的刺激就会越少。一旦这种刺激被剥夺了,神经也就会停止工作,从而导致大脑在处理声音时变得越发不活跃,甚至是退化。也就是说,听力下降了,不戴助听器的时间越长,大脑得到的刺激就越少,听力就会下降变得更严重,连带言语分辨能力也会同步下0我们总以为耳聋的人小声听不见,要声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很多聋人怕吵,甚至非常怕吵。我们的听觉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一样,听力学家把正常年轻人刚刚能听到的几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人为地规定为听力0级(0dBHL)。听力0级大小的声音正常人勉强能听到。安静环境下的交谈声大约60听力级左右,听起来柔和适宜。如果在耳边大声喊叫,我们都会反感,因为声音太大了。更大的声音我们会感觉受不了1什么是助听器? 现代的助听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精细的微型电脑,而不是简单的放大设备。将声信号进行科学放大并传入外耳道的精密助听装置。可将不同频率不同大小的声音放大(或缩小)到患者需要的强度,帮助弱听朋友更好地听清声音,简单来讲是一个声音的精密“处理器”。 这一科技已经发展上百年,目前助听器技术处于飞速发展中: 降噪反馈处理技术、言语处理技术、言语聚焦技术、双耳互传技术、蓝牙连接技术,声音定向技术、自动音量调整0哪些因素影响助听器验配后的言语清晰度?1.距离:选配助听器后近距离1-2米的交谈效果相对较好,而远处的声音常听不清,这是由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会逐渐被吸收、衰减。 2.噪声:言语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强度的差值称为信噪比。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信噪比达到10-12dB才能保证其正常交流。 3.混响:混响是房间中声音不断反射而积累的结果,混响可使室内的声音增加,同时降低言语清晰度。0助听器的回声是什么 戴上助听器后,即使还没有打开开关,有些人会感到自己说话有回声,嗡嗡的就像在木桶中说话一样。这是由于耳膜(包括定制机助听器外壳}将外耳道封闭后,自己说话的声音经中耳和颅骨传导,引起外耳道软骨的振动而不被察觉。当外耳道被耳膜封闭后,这部分能量就被留在外耳道里,从而产生上述现象。正常人如果用手指或其他东西阻塞耳道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堵耳效应”。也可以换一个角度00年纪大听力不好,就非得待在家吗? 随著人口结构老化,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正当准备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时,却开始面临听力退化的状况,导致人际间沟通品质出现问题,无法健康面对人生新阶段。 老年人听损问题,最常发生的状况是“有听没有懂”!初期徵兆多为听不清楚电话筒传来的声音、电铃声常听不见、常需别人重複一次或听不懂新闻的内容(因说话速度快)等现象。老年性听损分为两种,一、周边听觉系统衰退(意即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0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听力好的老人,比听力受损的同龄人更长寿。在接受调查的近1700名年龄在70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里,存在听力损失的人在未来的几年里死亡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高出21%~39%。 研究团队对一项持续进行的美国政府健康调查数据进行了梳理,这1700名美国老人都接受了一项听力测试。其中,有589名参与者存在轻度的听力损 失,550人存在中重度的听力受损,其余的527人则听力正常。研究结果0如何更好的保护你的助听器?助听器也有保质期助听器有没有使用期限,如果过了使用期限,还能用吗?和所有电器一样,助听器也有使用期限。虽然品牌不同,样式各异,使用期限一般都在5—8年,期间还要经常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试。如果助听器使用得当、维护及时,可以明显地延长其使用寿命。保养助听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防潮、防震、防高温。应将助听器放在阴凉、干燥处,不能戴着助听器洗澡、游泳。晚上把助听器放在装有干燥剂的1未来客的助听器好用吗?求真实反馈。1鼓膜正常为什么会聋常有患者疑惑:医生检查证明我鼓膜正常,为什么会聋呢?另有人对正常听力者感冒时同样会出现的鼓膜内陷也十分担心,认为鼓膜内陷也会导致耳聋。在很多人心目中,鼓膜是听觉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鼓膜出了问题就会聋,而鼓膜正常就不会聋。实际上,在人类的听觉系统中,鼓膜尽管重要,但扮演的仅仅是“小角色”。鼓膜的主要作用是将外界声信号以适宜的方式向内耳方面传递。此外,鼓膜也有放大声信号的能力,大约为0戴助听器会诱发炎症吗?一般来讲,戴助听器是不会引起耳朵发炎的,但当患者正处于感冒或身体抵抗力差等非健康状态时,由于配戴助听器后,耳道内环境改变了,有时会诱发引起耳朵发炎,此时我们不必担心,应摘下助听器,等炎症彻底治愈后再继续使用;极个别用户耳道皮肤敏感,对助听器材料过敏,此时可以申请厂家在外壳上涂一层抗菌材料,同时适当减少佩戴时间。 如果患者本身有中耳炎,建议尽量选配耳背式助听器,当中耳炎处于炎症0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 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 “用进废退”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早在1984年国外听力学家就发现:双耳耳聋患者如果仅佩戴一个助听器,那没有戴助听器的那只耳朵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迟到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据统计这种现象7个月~4年间的发生率高达33%。 语言理解能力的下降可能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0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耳朵掏过以后很快又觉得里面有异物,尽管隔三岔五地给耳道“搞卫生”,仍然感觉清理不干净似的老发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常掏耳朵对耳道内的皮肤是一种刺激,容易引起毛囊感染,或形成耳疖子、耳道炎等外耳疾病。尤其在夏天,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机会就更大。所以,一般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如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少用些硼酸酒精,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0听力下降、听力损失让人苦恼不堪,如果不及时解决听力下降的问题,会对生活产生不利影响。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