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楞严经》: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
-
1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于此讲求,治何可得乎。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育于禀质之初。凡女人授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荇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綪慈善,天资聪明。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
-
0止令学彣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以驯至于演出废经废论,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此种旤亂,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噵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于永劫矣。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母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如镕金铸器,
-
0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啯。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俢道之主师,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
-
0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
-
1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逐窃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义。逐以炼丹运气保身之法。认做了生脱死之法。且彼等即不知生死因何而有。故瞎造摇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合一处。为得道。实则完全识神用事。心性真如实际之理体。绝未梦见。尚自诩云。六祖乱传法。法归在家人。僧家无有法。此语不但说之于口。而且笔之于书。以假毁真。以邪为正。无知无识之人。逐被彼所惑。而彼外道能遍传于世者。得力
-
1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总不外炼丹运气。即彼令人看经念佛。皆是门庭场面。彼固不以此为道。欲得彼之道。必须恳切至极。夜间独入其室。关闭门窗。外派巡者。只许一人入室。须先发极恶极惨之咒。若违彼教。定受此种惨报。发咒已。为其点窍指穴。惑在头面。或在身中。身中之穴。必须脱呿大衣。靠参之衣。僚起而指。此种做作。实皆迷惑人之圈套。而一切外道。最初以一经传过道。不修即可成。使去秘密而明示于人。不发咒而任人
-
0倘汝年己将至古稀。来日无多。若欲广读大乘经论。则无此精神。无此智识。又复无此光阴。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是为无上第一胜妙法门。当死尽偷心。一肩担荷。决定可于现生。俯谢五浊。高登九品。又当发大慈悲心。为一切相识者。说此法门之利益。俾彼等同得俢习。则自己功德愈加广大矣。(印光大师) ●佛力与自力 当今之世。纵是己成正觉之古佛示现。决不另于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有所提倡也。使达摩大师
-
1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至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著悲魔。凡有适意事。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著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攁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侳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印光大师) ●念佛用功妙法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
-
1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又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禅家参究 珐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
-
1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如人度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众生,虽此堪行。否则违机,劳而难成。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印光大师)
-
0诸恶众善,皆须在心理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己。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也。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当于一切时处,主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 ●功德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願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以念佛利生为事乎哉。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况或再加以
-
1良以愚夫愚妇,颛蒙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校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终日在分别中弄识神者,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妇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义理是卜度者,则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谓流入狂派者有之。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彣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抉择,二者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为参禅,实为误会。(印光大师)
-
1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亦不得谓独是想心所现,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啯,临终则佛啯相现。谓相随心现则可,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心无境,须是圆证唯心之大觉世尊说之。(印光大师)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
-
1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止至诚恳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及者,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鯓体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印光大师)
-
2一行居集,若文若理,通通皆好。唯禅宗秘密了义经跋,为醍醐中含有毒味之作。此经出于乩坛。其文悉取华严法华楞严圆觉之成文,并六祖坛经,及合会禅净语录中文。大通家看之固有益。不具眼者,谓此经乩坛祌出,金口亲宣。由兹逐谓乩坛中经,皆是彿经。古有闭目诵出之经,皆不流通者,恐其肇杜襈之端耳。大明仁孝皇后梦感经,其义理利益,皆不思议。而灵峰老人,阅藏知津,目为疑伪。清藏初亦刻入,高宗后又撤去,以防伪滥。(印光大
-
2
-
17
-
0《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
-
0《百佛名经》: 尔时佛告慧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佛名已。深信清净发菩提心。爱乐受持昼夜精勤。读诵书写广为他说。得无量无边广大功德。得不退转乃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魔不能娆乱。
-
1《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时药上菩萨,说是过去五十三佛名已,默然而住。尔时,行者即于定中,得见过去七佛世尊毗婆尸佛,而赞叹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说五十三佛,乃是过去久远旧住娑婆世界,成熟众生而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
-
0我拉个群,大家一起日行一善吧互相督促,也是共修了,,师兄们可以一起接龙回向,一起报数 这个群是针对 学佛 修行 有改变命运满愿需求的师兄们加入,所有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行善内容,我们主要是找一些殊胜的福田,以及对满愿有帮助的法门 目前有: 义工师兄随缘随地随机的代放生 供养三宝 捐盐、洗衣液等日用品到寺院 一起举报黄色网站 一起挂经幡 一起造塔 一起做慈善 施食\烟供\火供 等等 内容不限 大家可以搜索公众号:实修社,关注后
-
7PC版下载地址: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332325976&uk=389261 移动版下载地址: 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112
-
0大藏经MP3下载双版本共10G多和大家分享下 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qYfWkKO
-
0《律典故事精选集》扫描版 https://pan.baidu.com/s/1K34CxsPkLTKmQebHVyEVag
-
10开始看佛经的时候,觉得自己当中国人都不理解中国话。 后来也没关那么多,一直看下去。配合着4书5经看,后来干脆就看4书5经了。 等4书5经看的差不多了,再去看佛经,觉得像看白话文一样容易。 这里有个语言问题,因为,佛经基本都是古代人的文章。所以,要想看懂,要先学学古文。 再继续看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佛教专用名词,不是很理解。就是理解也是基于中国古文的理解。要想更深入的理解,就得看更多的佛经。但是,没有
-
1遇见出家人多请教问题哦
-
4怎么找不到了呀…
-
0
-
4
-
2大藏经里有哪些经是有关于疾病的开示,或者关于邪淫病怎么治疗的开示
-
4
-
4[惃-日+(向-口+人)] 𢞗 拼音pi1,bi1 ㈠音批。恶性。 ㈡音比阴平。通。
-
1
-
1跪求带拼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电子版
-
1
-
27真的有这个吧,有人读大藏经吗
-
62020年Q3版本,文件是CBETA上直接下载的,安装和使用有问题的可以提出,能力范围内可以协助处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2z79Hs60jW1wEMZtwVxoA 提取码:6kth 腾讯企业管家是报马的,但初始资源包未报,应该与打包方式有关系,属于误报,有疑惑的可以直接通过CBETA下载,虽然比较慢
-
0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日經疏) https://pan.baidu.com/s/16iPoc
-
0资源来自其他网友分享,共分上中下三册 https://pan.baidu.com/s/1ROesqENesuIdmliNoKA1Aw https://pan.baidu.com/s/14CAvoAWeUGHh-ZOlvN8JsQ https://pan.baidu.com/s/1F_o0quWbP1OVvTs7_5-5hQ
-
0资源来自其他网友分享 佛学大辞典(上下)丁福保编 文物出版社1984 https://pan.baidu.com/s/1mkbyS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