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隶江南省吧
关注: 43 贴子: 2,900

江南省南直隶江南文化

  • 目录:
  • 历史综合
  • 14
    一个缺少信仰,没有信史的群体开展的造父运动。
    秦淮夜雨 18:51
  • 5
    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并无不同,江南文化延续了魏晋风流,这体现了衣冠南渡氏族及其文化的殖民特性。
    秦淮夜雨 16:12
  • 8

    广告
    19:0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9
    伟大的蒙古人后代,不过不是自愿的那种
  • 15
    文化是人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的衍生品,文化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不平等。是少数氏族,皇族垄断社会物质资源,性资源,教育等体现。
    秦淮夜雨 13:34
  • 3
    并不是所谓和浙江有差异,就要和北方一样。而是并不喜欢和网上的吧友一样喜欢以江浙笼统代表两省一致性。江苏和浙江两省不管地理和文化都差异很大,浙江属于海洋经商文化,而江苏传统农耕文化。同样的江苏地理上既不属于东南沿海,也不属于北方沿海。江苏就是江苏独一无二的地理,没有必要捆绑任何地区。 如果南北矛盾爆发,浙江和山东的矛盾,我一般当的是看客,在眼里浙江和山东的矛盾和浙江和广东的矛盾,我认为本质是一个概念
  • 33
  • 5
    为什么说先有衣冠南渡,然后才有“南汉”“北汉”的概念。
  • 10
    南北差异,那部分南方那种家族企业,排斥外地工人,宁可招一个自己亲戚十么都不懂的人做管理,排斥有资历的老员工做事慢。这种事情也不少吧,我之前就在一个东北人是老板的上市公司,干活企业业绩也赶上苏州地区该行业头部企业。 在者你开公司还是做生意不都是以利润为主,十么是朋友,你小学,上学时候玩到大还有联系经常吃饭的就是朋友。 有本事的人从来不会背后议论人。当然南方也不只是几个东部沿海地区,像湖南江西这些内陆地
    小明 8-1
  • 96

    广告
    18:5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99
    原来认吴认越是听命于江对岸的绍兴人或者是萧山人,还有一个就是可以随时变化的,取决于苏锡常的态度,如果你们态度不好,我嘉兴就认越了,简直笑话一样
  • 18
    从“徐州”地名的沿革,来推测(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和江西的地缘关系。
    🍋 8-1
  • 12
    排除江苏,哪个省没有几种文化,广东客家潮汕广府,江西客家赣,湖北文化更多样,说南北无法相融那安徽中原官话不是和徽语区处于同一省,省会也是淮语区。所以江苏内斗根源是十么,经济发达也不等于文化一定要强势,广东深圳有弘扬过客家或者广府文化吗。再者政治地位高的一个,在省内也是有很强的话语权的,经济只是一方面。苏锡常官方本身就是弘扬吴文化的,吴越文化你可以理解成齐鲁文化,本身就是两个文化合称,你有看过胶东在
  • 39
    我认为苏州主要是吴江拉高了数据,其实排除吴江和靠近上海的几个地方以外,整体上和无锡差不多。其次看基因也不能单独看Y型染色体,还要看常染色体。整体的基因表明皖南相比苏锡常和浙江关系更靠近,甚至皖中地区六安O1a占比都和无锡差不多。南通这个数据也只是因为启海地区抬高了。
  • 43
    因为历史上中原根本不是江南的主要敌人,真正导致江南衰落更多是同属长江以南地区内部的内耗,吴越争霸,底层士兵很可能都是土著,为了不同政治利益互相厮杀。楚国又灭了越国,导致越文化覆灭。近代江南因为广西人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湖南人曾国藩代表维护满清利益,最终牺牲江南百姓利益,平息太平天国。所以皖南十世九空。 反过来所谓的女真,契丹从来就没有统治过江南。古代中原贵族南下发展了江南。现在江南一味的排北,这个
  • 39
    自来水三合一事件,说明杭州的人口已经超出承载极限,千岛湖的水源满足不了,毫无办法
  • 18

    广告
    18:5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4
    老广和潮汕人特别喜欢提衣冠南渡,一度让人以为衣冠南渡是其特定标签。其实衣冠南渡的主要目的地是江南和江淮,代表的是权力延续,文化延续,甚至还有狭义的汉民族延续。
  • 19
    江苏作为一个南至长江北跨淮河的省份,除了徐州明确属于北方以外其余地区都不能用南方和北方一概而论,也不存在什么南方北方的概念。 江苏对于北方邻居山东态度总体是友好的,原因在于山东地区自古尊崇儒家孔孟之道。虽然山东人有时看上去偏保守,但是总体是文明得体的地区,古代山东文教昌盛,再加上现代山东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山东人也比较自信,也比较好打交道。虽然江苏和山东有微山湖争端,但是最后也还是搁置争议妥善处理了
  • 69
    从图中可以看出,划了三个区域,代表了这些地区的基因相似性
  • 15
    我个人认同地理,政治,地方常染基因相比文化。文化这个东西主观性很强,现实中也没有所谓地域歧视,亲近感更多是人和人之间是否有共同利益。年薪200万的外地人也有,一样也受欢迎,上海40岁没结婚,家里老破小本地人外地人照样看不上。生活更多的是争取。 地理这个东西一直存在,其实秦岭南北地理差异远大于淮河南北地理差异。承认苏北人一部分洪武赶散来自苏州并没有错,我父亲说我爷爷爷爷由皖北迁过来的,我外公来自山东,我家庭
  • 14
    去年江南吧的主要吧友走了一大半。现在江南吧成了两湖互斗,从年前的浙江江西争江南开始。至于两湖为何互斗,我认为有一半的功劳和虎鲨有关。虎鲨这人也是精神有问题,把网络当成生活一部分,排除网络怎么感觉像个无所是事的人。最近精神压力太大,资金上被骗了6000块,也没有稳定工作,感觉水贴吧也没有啥兴致。
  • 22

    广告
    18:4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0
    为了利益不干正事。
    luke34 1-16
  • 37
    1.正常南派,承认长江以南的文化多样性,否定两广或者浙江代表所有长江以南地区人的观念。尊重历史,但不跪舔北方,尊重华夏正统和北方有关,承认古代南方确实发展不如北方。看基因也不看单纯父系,综合考虑常染,省籍认同感大于文化认同感,当然三代内有隔壁省人的除外。也不会因为广东福建发达,就往他们那边靠。也认为自己文化有独立性。 2.极端南派,否定任何的北来文化,喜欢拿自己东南沿海一部分审美观,价值观来代表所有长江
  • 0
    韩起澜的《苏北人在上海》通过族群建构理论,揭示了近代上海苏北移民群体的形成与社会排斥机制。书中指出,江南人通过语言、职业、居住空间等维度,将苏北人定义为“粗俗”“无序”的他者:他们集中于黄包车夫、码头搬运、环卫等底层职业,居住环境拥挤破败,方言被排斥在海派文化之外。作者以1958年三轮车工人调查(77%为苏北籍)、1980年代浴室服务业数据等实证材料,展现苏北人在职业流动上的结构性困境,其公共空间行为模式与江南
    邗越人 7-2
  • 3
    一、核心概念的科学界定 本文聚焦江淮东部(江苏扬州、泰州、南通等)原住民邗越人,其族群属性属百越支系。需明确: 1. 山越与古越的分野:山越为《汉书》记载的江淮至皖南“山居越人”,保留更多百越原生基因;古越人(于越)以浙江为中心,因华夏政权介入形成混血结构(蒙文通《百越民族史》)。 2. 邗越的百越属性:《战国策》“邗,越之别名”及扬州邗国遗址证明,邗越为独立发展的百越分支,与于越分属不同地域族群。 二、历史
  • 0
    一、凤阳县的历史困境与语言背景 凤阳自明代以来的“十年九荒”并非虚言。据《凤阳县志》记载,洪武年间至清末,淮河流域水患频发,加之黄河南徙夺淮,凤阳常成泽国,流民问题贯穿明清。当地民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明实录》亦载“凤阳频年灾伤,民多流亡”,此状况与“凤阳花鼓”所唱“十年倒有九年荒”相互印证。 方言方面,元代凤阳地区属河南江北行省,受北方移民影响,中原官话已渐成主体。至明代,随着南直隶行政整合,其语
    邗越人 6-30
  • 10
    我的意思是山越省的历史应该从晚唐与五代十国开始算。
  • 71

    广告
    18:4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5
    吳韻漢風VS越風甌韻,这势必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 9
    @苏城沐雨12 @国米2024🏆 @农的传人213 @逃跑小二郎 @江北键侠@前奏有点长请你慢慢听 @阿凡达00 @秦ོ淮 @冬季春季
  • 107
    被雪藏的,以山东为代表的东夷族群其实更有完整的文脉与谱系。
  • 2
    一堆江苏老吧止不住的山越、山越…… 淮夷成人就算了,怎么还自豪自豪起来了
    南院 6-21
  • 10

    广告
    18:3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
    李秀成在苏常地区口碑很高
    lk@_@ 6-18
  • 2
    海岱惟徐州,此徐州非彼“徐州”,此徐州即淮海,海岱惟淮海。
  • 5
    我工作六年了,我既然能做现在高考试卷。语文作文题写爱国,又是无产阶级革命,伟大复兴。高考数学最后一题,我都会做。求导结合三角函数。算出来3根号3。我当年高考数学120,语文80,英语50照样上的大专。
  • 12
    说明绍兴人把牛皮吹破了 绍兴一直是吹牛文化输出中心,江南吧几个相关人员估计都是绍兴人或者绍兴粉丝 在他们的口中,苏州人的祖先都是绍兴人,上海人以有宁绍人血统或者亲戚为荣,杭州人都是绍兴人后代; 。。。。。。。。。。 而女配无意中讲过,祖上是婺源的,这无疑属于他浙地域文化歧视链之一,需要适当打压,即便某些小吧是河南血统,但是只需不承认,信仰勾践文化,即可在道德高地搞歧视输出。 这也是他们走向分裂的原因 在我
  • 16
    有点不对劲啊
    邗越人 6-16
  • 50

    广告
    18:2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0
    你会发现明显人种有差异,眼睛偏大,圆形脸; 而浙江其它地区炒作的越人更多的是一种地域情节,这些地区的人相貌上跟苏南江西皖南基本相差不大
  • 7
    一、行政沿革:脱胎嘉兴,独立成府 唐天宝十载(751年),华亭县始设,辖今松江及上海部分区域,初属吴郡。五代吴越时,华亭县改隶秀州;宋庆元元年(1195年),秀州升为嘉兴府,华亭县遂属其管辖(据《江南通志》《松江府志》)。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因“户满13万”(远超升州标准),升格为华亭府,次年更名为松江府,脱离嘉兴府,直属江浙行省(《元史·地理志》载:“华亭府,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这一过程明确:
  • 5
    之前有江南 吴语区 接下来又是什么呢
  • 0
    一、地理分布与方言属性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现存一处独特的吴语方言岛,其语言归属为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福州话,与宁波本土(如鄞州区、海曙区)方言口音高度一致,未受周边闽东方言(福州话)显著影响。该方言岛核心分布于鼓楼区东街、南街街道部分社区,使用人口约数千人,至今保持完整的甬江小片语音、词汇系统,是福建省内罕见的明清时期移民语言遗存。 二、历史成因:明清宁波府移民的定居轨迹 1. 移民背景与动因 该方言岛的形
  • 19
    越地越人越文化。近代上海开埠,相当一部分越人墮民窜至,摇身一变成了洋人买办,一度呼风唤雨,把控了舆论权。随着解放军进城,妖孽外逃至港台,这是后话。嘉兴等地因为通婚的缘故,被越人掺沙子,早已沦陷,背弃了吴文化。
  • 0
    🌟【天山脚下的“宁波话”秘境】🌟 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藏着一座罕见的吴语方言岛!这里的老人用宁波市鄞州区口音聊家常,菜场飘来“透骨新鲜”“交关赞”的叫卖声,连维吾尔族大叔都能蹦几句“阿拉晓得”——这片方言孤岛,竟是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的“西域飞地”,承载着80年前浙江移民西迁的传奇! 【万里迁徙: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的“丝路漂流”】 上世纪40年代,宁波市鄞县人民为避战乱,沿陇海铁路迁至乌鲁木齐市,聚居天山区
    邗越人 5-17
  • 75

    广告
    18:2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标题:淮东地区人群山越基因成分高于浙江本土的多维度考证——兼论邗越族群的百越属性 一、地理范畴与族群界定的前提 淮东地区作为江淮东部核心区域,传统上指江苏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南部等流域,其地理边界与先秦邗国疆域高度重合(《左传·哀公九年》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本文讨论的“山越人基因”,特指百越族群中以邗越为代表的原生东南族群遗传成分,区别于春秋战国以降北方华夏族群南下
    邗越人 5-14
  • 35
    我以为萧山是本地山越为主导的,没想到萧山地区的主要大姓几乎全是河南迁入的 田 祖籍河南开封。南宋初,护驾南渡,遂居萧山欢潭乡欢潭村,后析居许贤乡田家里、欢潭乡小山头、新街镇元沙村等村落。田姓有6千余人。 朱 世居河南开封。自宋代起,先后迁入萧山的有7支:一支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从江苏沛县迁入,定居衙前镇翔凤村;一支随宋室南渡,迁居浦阳镇 前朱、后朱及朱家塔村;有两支于唐天祐初由安徽迁居金华,南宋时又分别
  • 9
    我海盐从元代开始,历代抗日 因为激烈抵抗,连三千年建城史的武原,除了琦园都被矮东洋尽数毁了 尤其澉浦,满门忠烈 你提到南木山,是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 完全不知所谓,地域黑到无底线,特么什么都能拿来说@河之南钱北斯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会员

目录: 历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