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承有道吧
关注: 32 贴子: 114

  • 目录:
  • 0
    导读:中医不是慢郎中,在紧急情况下,尝试着按压、揉捏一些穴位,关键时刻或许会争取更多的活命机会。中医急救点穴法,值得一看。 中医急救点穴法,值得一看,在紧急情况下真的可以救命! 救命钥匙:晕倒掐人中 为什么晕倒掐人中有效呢? 人中以上为天,有六个窍,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人中以下为地,有下三窍,为前阴、后阴、口。 人中沟通于天地,所以掐人中能连接天地之气,人就苏醒了。 人中穴,又名“水沟穴”,位于任督
  • 0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而睡觉确实是一件让人放松又能恢复体力的事。但是不少人也会在睡觉的时候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比如流口水。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睡着后不会流口水,如果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则可能是某些健康问题的信号。 成年人睡觉流口水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睡姿不对 大家有没有发现,趴在桌子上睡觉和侧卧睡觉时很容易引起流口水。 因为这俩姿势容易压迫腮腺(在耳根附近,主要负责生产唾液
  • 61

    广告
    13:2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I导读:吴昆《医方考》:“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30g、当归6g 【用法】
  • 2
    今日练习 某,女,25岁,护士。产后,伤于风寒,咳嗽不已。住院治疗七天,疗效不佳,遂来就诊。刻下:咳嗽痰多,痰为清稀白沫,不得平卧,仍有恶寒,发热,汗出,头痛等表证,口干思饮,舌边尖红赤,脉浮数无力。 拟_____加味,二剂。(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二诊:咳嗽喘促减轻,能平卧。进食与活动则发热汗出,汗出后微恶寒,守原方并加味,二剂。 三诊:咳喘停,痰涎净,恶寒发热止,出汗减少,口渴亦轻。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
  • 1
    圣愈 医承有道 今天 本 期 导 读 天气变幻,一不小心就容易咳嗽,怎么办?这里教你做想不到的水果靓汤,止咳润肺新妙方哦! 苹果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水果,我们在饭前吃一个苹果会非常有饱腹感,能够控制饮食,帮助减肥。苹果中的胶质和微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例如膳食纤维果胶、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对健康都非常有益,例如果胶膳食纤维不仅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
  • 1
    圣愈 医承有道 今天 本 期 导 读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虽然注重保养,但仍有很多人气色不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朋友也会遇到下面这位朋友的问题: 经常面色萎黄,神情憔悴,脸上总感觉像蒙着一层薄薄的黄气一样;而且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中还带着嘶哑。 “自己也知道要把心放开,可是每天都感觉没什么让人高兴的事,一睁眼就觉得看哪都不顺眼,老是闷闷的,喘气都不畅快。” 听她一说,这明显是肝经淤堵,肝血不足。后来,
  • 1
    圣愈 医承有道 前天 本 期 导 读 和香菜、洋葱等蔬菜一样,爱茴香的人爱不释手,不喜欢茴香味道的人避之不及。 但很多人不知道,茴香可是冬天“最厉害的绿叶菜”,这种蔬菜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能抗癌、清血管、暖胃寒、固肾阳……赶紧来看看吧! 茴香,冬天最厉害的绿叶菜 01 补肾升阳驱寒邪 凡绿叶蔬菜大多偏于凉性,而茴香菜却是温性的。茴香温热的作用,在绿色蔬菜中可以说排名第一。有人说了,韭菜、香菜、大葱,这些绿色菜也是温
  • 1
    圣愈 医承有道 中医认为:冬季时令之气是“寒”,而寒很容易引发冬季感冒,要做好冬季感冒防治,避免“受寒”而出现喷嚏流涕、头痛鼻塞等“小麻烦”,只要用好风池穴,就可避免!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疏风解表、清头开窍之功。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兼夹寒邪则易袭人肌表,引起相应的外感。 故可用风池穴疏风驱寒以解肌表,缓解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且颈后部为人体阳气通行的重要通路,刺激风池穴能够通利清阳
  • 43

    广告
    13:1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本 期 导 读 接触养生这行有几年了,时有感悟,随笔写下,既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总结,也可与网友们一起分享。 罐按摩的 01 我们刮痧的目的,是通经络,因为经络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同样,按摩、拔罐的目的,也是通经络。针、灸、药、气功,也是通经络。因为,每一味药,都有归经,归到哪条经上,就是通哪条经络。因此,中医的治疗手段,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归结到通经络上,这正是殊途同归。   有网友
  • 1
    《医宗必读》治喘十三法简析 《医宗必读》为明朝李中梓所著,全书内容简要,选方实用,在医学门径中颇有影响。该书对喘证的论述更为全面,治疗也较为完备,故本文就李氏治喘十三法,试简析于后。 01 散寒平喘法 李氏认为,火衰为冬寒,寒为阴邪,主乎迟缓,寒病则火衰息微,肺气上逆而喘。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平喘。治寒热失时,暴嗽喘急,鼻塞痰壅,用三拗汤;治肺风痰喘,用华盖散。 02 清热平喘法 邪热闭肺,熏灼肺津,炼津成痰,痰
  • 2
    圣愈 医承有道 本 期 导 读 大家别看捏脊简单,它可是男女老少皆可用的非常重要的“强身健体”的养生方法,就看你是否坚持了! 这一招是什么?就是捏脊。 捏脊法最早见于晋朝著名养生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其中的“拈取其脊骨皮”即后世之捏脊。此法从明代后期起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大家别看捏脊简单,它可是男女老少皆可用的非常重要的
  • 2
    圣愈 医承有道 肥胖,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哪个部位胖,说明哪里有情况,请对号入座。 一.看肥胖部位,知身体问题 1.上身胖:脾胃功能失常 如果是脾胃虚弱,水湿便得不到正常的运化,生成痰浊淤积在体内; 如果是胃肠腑热,食欲过旺,人老有饥饿感,总想吃东西,导致营养摄入过盛,上半身便会发胖,形成苹果形身材。 2.下身胖:肝胆不好 人体内存在许多毒素,如自由基、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等,肝胆肾是人体的几大主
  • 2
    圣愈 医承有道 《黄帝内经》原文 素问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9)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注解与翻译 【翻译】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枣、葵莱都是属于味甘的。 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属于酸味的。 肺合白
  • 2
    医承有道 1.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这是中医早就有的说法,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这反应这个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调沉重,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的确可以从足部来调节,足部反射区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论依据。 但是图片看起来太麻烦,我们将具体毛病和对应位置整理了一下,囊括了大家基本的需要:咳嗽、眼干、降压、脾胃问题,照着做就行了
  • 9

    广告
    13:1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圣愈 医承有道 在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的栏目中,曾有一期是以“辨体质轻松瘦身”为主题的养生话题。 节目播出以后,体质学说瘦身养生便风靡一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难道根据体质的不同,真的可以有效减肥瘦身,达到养生的目的吗? 在中医理论中,体质学说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主要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从功能角度来看,人类的体质大致分为偏阳质,偏阴质,
  • 1
    《伤寒论》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①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注解与翻译 【注释】 ①脉洪大:脉形盛大如洪水泛滥,宽洪满指,但来盛去衰。 【译文】 服了桂枝汤以后,大汗淋漓,脉象洪大,表症仍在,仍可用桂枝汤,应遵照服药的调护方法。假如恶寒发热似疟,一日两次发作的,还须得汗始解,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 2
    苗某,女,71岁,1988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于一月前,因长途乘车感受风寒,引起大便稀薄,日4至5次;伴见胸脘痞满、腹痛、恶心、厌食,常自汗出、恶寒、咳嗽,偶头痛。 某医院诊为急性胃肠炎,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或以肝气乘脾用痛泻要方,或以脾胃虚弱用参苓白术散,或以肾阳虚衰用四神丸,治疗近一月,终未见效。后自服山楂健脾丸,病情反而加重,遂来余处就诊。 刻诊:见其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泻下稀水,色白无臭,
  • 2
    今日练习 某,女,教师,43岁。 患者教务工作繁忙。两个月前,因饮食不洁,患痢疾,经治疗,下痢得止。然纳呆厌食,四肢困倦,精神日益不支,已持续两月有余。 有医生见其腹背怕冷,冷则腹胀,不欲食,用理中辈无效;又见发热,汗出,心烦不寐,五内俱焚,而投滋阴清热之剂,亦无效。 遂来余处就诊,望其面色萎黄少华,形体羸瘦。微恶寒,时发热,汗出,稍劳则肢体、颜面浮肿,眠差,大便三、四日一行,口干,但不欲饮。腹诊心下悸动
  • 1
    今日练习 某,男,62岁。患冠心病两年,服西药治疗,疗效不佳,仍胸憋闷,心悸,不止。近月余,每至夜则咳嗽,哮喘,痰涎清稀如水,倚息不能平卧,胸憋心悸尤甚。白昼则症状减轻。询知腰脊酸困,背畏风寒,时眩晕,手足心微热,口渴欲饮,但不多饮,亦不思冷,纳便尚可,舌尖略红,苔白腻,脉沉缓。 拟_____加减治之。(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二诊:咳嗽喘息大减,痰涎几乎消失。已能平卧,仍腰脊酸痛畏冷,改拟金匮肾气丸服之。 答
  • 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02) 夏三月,此谓蕃秀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注解与翻译 【注释】 ①蕃秀:蕃,即繁茂、茂盛;秀,即秀丽;蕃秀,即繁茂秀丽的意思。 【译文】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 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
  • 27

    广告
    13:0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8期】圣愈 医承有道 今日练习 某,女,38岁。失眠10余年,需常服镇静安神药,每晚仅能睡3~5小时,1周前因精神刺激,失眠加重,夜不能寐。刻诊:服3片安定仍不能入睡,头晕,胸闷、心烦,纳呆,大便不畅而便秘,形瘦,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黄,脉沉弦。 治当_____。以_____加减。(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3剂后,每晚能睡2--3小时。守方5剂,余症缓解,睡眠正常。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猪苓汤加减 注:答案非唯一
  • 3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7期】 今日练习 某,男,4岁, 6月13日就诊。腹泻清水样大便一周,曾服藿香正气丸、保和丸、枳术导滞汤等中西药,但疗效不佳,后来余处治疗。症见:泄泻如水,每日十余行,粪便无血液、粘液,纳呆,神疲倦怠,啼哭然而无泪,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 证属_____。以_____治之。(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1剂后腹泻减,舌上津回。守方加味,连服3剂后,诸症俱除。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真武汤加减 注:答案非唯一,
  • 1
    今日练习 某,男,62岁。患冠心病两年,服西药治疗,疗效不佳,仍胸憋闷,心悸,不止。近月余,每至夜则咳嗽,哮喘,痰涎清稀如水,倚息不能平卧,胸憋心悸尤甚。白昼则症状减轻。询知腰脊酸困,背畏风寒,时眩晕,手足心微热,口渴欲饮,但不多饮,亦不思冷,纳便尚可,舌尖略红,苔白腻,脉沉缓。 拟_____加减治之。(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二诊:咳嗽喘息大减,痰涎几乎消失。已能平卧,仍腰脊酸痛畏冷,改拟金匮肾气丸服之。 答
  • 2
    今日练习 某,女,52岁。便秘,五到六日一行,坚硬如羊屎球,口渴,又不能饮,自觉有气上冲,头晕,夜则上冲之势与头目昏眩更甚,胸满,心悸。面部虚浮,身体轻度浮肿,小便不利而短少,目下色青,舌胖质淡,苔则水滑。 处方:_____汤加减,服两剂,诸证均减。(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又以上方加减五日余,诸证皆除。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葛根黄芩黄连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期】 上期原医案
  • 2
    注解与翻译 【译文】 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 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 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 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 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竭。 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 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骨的活动不能灵活自
  • 4
    《黄帝内经》原文 素问 · 玉机真藏论篇 第十九(50)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注解与翻译 【翻译】 黄帝道:五实、五虚,有时亦有痊愈的,又是什麽道理? 岐伯说:能够吃些粥浆,慢慢地胃气恢复,大便泄泻停止,则虚者也可以痊愈。如若原来身热无汗的,而得汗,原来二便不通的,大小便通利了,则实者也可以痊愈。这就是五虚、五实能够痊愈的机转。
  • 70

    广告
    12:5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伤寒论》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①。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②,腐秽③当去故也。(278) 注解与翻译 【注解】 ①系在太阴:属于太阴②脾家实:此处“实”字非指邪实,乃是脾阳恢复的意思。③腐秽:肠中腐败秽浊的物质。 【翻译】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太阴寒湿内郁,全身应显发黄,若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会形成
  • 2
    《黄帝内经》原文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05)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注解与翻译 【译文】 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
  • 1
    今日练习 张某,女,26岁,未婚,工人。 去年春天因感情创伤,忿郁过极而病狂。烦躁不寐,毁物骂詈。某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三月,狂躁减轻。出院后,继续服用数种镇静西药及朱砂安神丸、一捻金以治。 患者神情呆钝,反应不敏,面色黯黑,庭额尤甚,一如拔过火罐。体胖腰粗,腹大如孕,谓病后体重增加23kg 。 舌淡红,苔白腻。询知头痛如裂,甚有规律,每日上午十一点发作,午后五六点始止。心烦难寐,胸满腹胀,时欲
  • 0
    医承有道 活血化瘀药得使用注意事项:本类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无淤者忌用;孕妇忌用或禁用。 1.川芎 【性能】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1)血瘀气滞痛证。为“血中气药”,是治疗血瘀气滞要药。 (2)头痛,风湿痹痛。为治头痛要药,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2.延胡索 【性能】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
  • 0
    不知大家注意观察没有,每天城市道路上经常在同一个地方堵车,在这个点上,每天堵车好像已经司空见惯。同理,经络上也存在这样的传统堵点,但这些堵点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平时我们的身体体会不到它们的存在。 根据实践、研究发现,每条经络上都有2~3个这样的反应点,多分布在肘、膝、腕、踝关节附近。 //01痛点因何产生?// 我们对经络进行探查,促使经气被动的动起来,导引起来的经气开始撞击经络的堵塞点,在撞击过程中那些堵塞点会产
  • 6
    ——第一步:打基础—— 打基础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等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这两门核心课程。 同时,作为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也是要熟读并背诵的,这样有助于整体中医思维的建立。基础打的牢,后面学习就快,所以在第一步,多花时间、精力, 是有必要的。 当你初步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
  • 82

    广告
    12:5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
    今天医承有道学堂的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秋天里,是谁心有余,而肾不足?
  • 2
    1.阳偏胜(阳盛) 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特点: 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 2.阴偏胜(阴盛) 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或减退,热量耗伤过多,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阿病理状态。 特点: 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3.阳偏衰(阳虚) 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
    掌神如来 10-14
  • 95

    广告
    12:4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
    胃痛又称胃脘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伴有嗳气,烧心,吞酸,呕吐等症,危害着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前贤治胃,常以升阳益气为主,如李东垣创设的补中益气汤,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方剂。李东垣认为脾胃成病,发自内伤,内伤不足,应用补益法。肺为气之本,故重用黄芪以补肺气,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则肺气先绝,故辅以人参,甘草,“泻火热而补脾胃中之气
  • 0
    感冒嗓子难受、痰多,上火嗓子干痒,大量吃润喉糖、不停清嗓子、大量喝水等方法都不可取,反而容易
    刘国成 12-30
  • 0
    八段锦相传已近千年,它始于唐,流传于宋,盛于明清,盛推于今。2005年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正式成立,路
    刘国成 12-15
  • 2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医承有道
    刘国成 12-15
  • 0
    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许下的愿望,自己定的目标,自己流过的泪和汗水?
    刘国成 12-8
  • 0
    欢迎大家来到医承有道吧,在这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分享中医知识,传扬我国中医,把中医发扬光
    刘国成 1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