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吧
关注: 4 贴子: 33

  • 目录:
  • 0
    准备出掉了 看上的兄弟姐妹来问价
  • 0
    是指在同一社会中,因不同阶级、阶层,因不同的整体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而反映出来的与主导性文化不同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社会主导性文化的某些内容,同时又有其独特的价值标准、规范和生活方式。
  • 68

    广告
    19:23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牛津字典把“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其中“后”(post-)的含义是“不再重要或不再相关”,其核心即情绪和信仰对形成民意的影响力超过了客观事实。表现为事实让位于情绪、理性让位于偏见、客观让位于主观。
  • 0
    是指人们的从众心理,人们会受到他人信息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或喜好,所以也被称为“羊群效应”。
  • 0
    戏剧理论也称拟剧论,译作Dramaturgy。它就是借助戏剧,(即theatre这个概念的“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拟剧论框架是观察家与分析家研究社会行为所用的最古老的模式之一。表演、场景和角色等对解释生活舞台上的演员同样属于核心概念,因为他们始终按照脚本进行活动,而这些脚本来自先前的演出与演员。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
  • 0
    1.媒介四律:麦克卢汉在《媒介定律》中提出“媒介四律”,媒介四定律分别为: (1)提升:新的媒介是一种对于我们人体的延伸,提高人的能力; (2)过时:新旧媒介交替,旧媒介与传播形态会有过时; (3)复活:过时的旧的媒介形式会往复循环并以新的形式出现,就像我们用短信和电子邮件代替了电报和写信; (4)逆转:当一种媒介形式变得炙手可热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此时会发生逆转,物极必反。
  • 0
    这种产品或平台的层级,常常以互联网“鄙视链”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社交平台、视频平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鄙视链,虽然这些鄙视链未必被多数人认同。人们在排“鄙视链”时并无科学依据,只是根据直觉,但在“鄙视链”上端的往往是小众的、精英或知识阶层的、小资文艺的圈子,如豆瓣、知乎等,而在“鄙视链”底端的多是大众的、非精英阶层的、通俗化应用的圈子。因此,产品或平台的层级,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
  • 0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最后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这就是媒介产品营销的“4C”理论。
  • 26

    广告
    19:17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时代的到来。在这种情况下, 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受众可以活跃于各个不同的媒体平台, 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扩散。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媒介融合的动态过程。但是媒介融合不仅包括传播信息内容的融合, 也包括技术、产业结构、业务形态等的融合。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第一个成果, 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
  • 0
    在各个时期内新媒体的概念不一, 如果以技术为标准来看的话, 现今媒介生态中新媒体无疑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 传统的纸媒面临着电子化的挑战, 碎片化阅读更符合大多数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不仅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 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声的渠道, 受众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
  • 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行业快速崛起, 我国媒介产业的经营与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变化中, 我们看到了媒介盈利模式的增多、媒介资本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地位的改变, 从中也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趋势的增强。本文就以澎湃新闻为例, 从它的媒介经营管理方式产生的变化来分析媒介融合是否会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
  • 0
    反转新闻之所以能受到社会民众的强烈关注,是因为报道的事件往往涉及人们关注的社会法制、道德问题和医疗纠纷等焦点问题。因为如果与此相关的新闻被曝光,就会很快引起社会民众的共鸣,引发网络话题。例如,近年来热门的关于“扶不起”的新闻话题,这些新闻从报道的发生到停止,在民众的热烈讨论和讨论下,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至少经历了一次反转后,话题的热度不断升温,话题性也得到加强,逐渐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思考。
  • 0
    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就是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
  • 0
    “三网融合”主要指的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以及计算机网三大网络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提供包括视频、音频以及数据在内的通信业务。当下,“三网融合”主要指的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将广播传输方式与信息传输方式相融合,进而减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相应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
  • 88

    广告
    19:11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沉默螺旋假设是德国著名传播学理论家诺伊曼1974年发表的论文《沉默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中提出的观点。这个假设的主要内容是,在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首先判断和比较别人的观点。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和集体的意见一致,处于“优势”,就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相反,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属于少数人或处于劣势,我担心“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心理会选择沉默。这样循环反复,就会导致一方越来
  • 0
    媒体依赖症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社会病态。媒体依赖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体的过度依赖,自我完全沉迷于媒体,将其寄托为精神和情感,以媒体为中心,以对外交流沟通的方式封闭自我。一种媒介的产生、普及、发展和它形成的媒介环境,会对受众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深,甚至会出现病态现象。媒介依赖症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种。
  • 0
    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就是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
  • 0
    生产流程:报纸内容初步准备和报道选题的确定 → 记者采访写作及征稿 → 筛选和组稿 → 编排审阅 → 审查付梓 →调查反馈 2.印刷生产管理
  • 0
    虽然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但传统媒体受采集程序、发稿模式等因素的限制,“新闻发生”实质上可以是几小时前、一天前、甚至几天前。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到正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会有一定的时间差异。 另外,新媒体普遍采用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实时新闻”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传统新闻观念中的“时新性”概念不再是最重要、最前提的标准。时新性的含义从单纯对事件发生“时间轴的新
  • 0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核心就是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实践,但基于文化差异等影响,要结合国外受众习惯,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例如中国日报推出的艾瑞克睡前故事,以动画的形式传播,减少传播隔阂,是风格转变和语态创新的有益实践。
  • 85

    广告
    19:05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活动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 0
    当今媒体与互联网不断发展,使得“知沟”的理论背景也处于不断嬗变之中,信息过剩、“错误信息”泛滥、公众媒介依赖的加剧都使得理论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伴随着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环境变化,“知识沟”和“信息沟”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发展成为了互联网中的“知识鸿沟”。有学者将当今互联网中的数字鸿沟拆分成“接入沟”(第一道数字鸿沟)、“使用沟”(第二道数字鸿沟)以及第三道数字鸿沟——知识沟即知识获取
  • 0
    “框架”(frame)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学术概念,最早见于人类学家G·贝特森于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项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在这里,框架是指就如何理解彼此符号,传受双方相互约定的诠释规则。 但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E·戈夫曼(E·Goffman)于1974年出版《框架分析》一书。戈夫曼在这部著作中将“框架”的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并将框架定义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
  • 0
    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由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提出。格伯纳认为,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
  • 0
    通过MBTI测试,可以了解个人的处事风格、行为特征、职业潜力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为企业和雇佣部门提供人事决策建议,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合理的组合和管理等。 从塔罗牌、星座、MBTI测试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测试讨论,甚至销售博主也想尽办法获得热点和流量,这也助长了性格测试的热潮。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机构已经瞄准了性格测试的商机,性格测试也从测试领域发展成为一项事业。 不仅如此,测试本身不是目的,更多的
  • 0
    #23考研#“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最早是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伊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 97

    广告
    18:59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01 定义 新闻发言人(Press Spokesman )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事,约见记者或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针对有关问题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02 新闻发言人的性质 1.我国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 2.新闻发言人是有别于新闻媒体的、特殊的、最直接的政府喉舌。 3.新闻发言人是党和政府、新闻传媒以及人民群
  • 0
    01 起源 精确新闻学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一种新闻报道观念,最早由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于1971年出版的《精确新闻学》中提出。 《精确新闻学》一书是这个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指出,传统的新闻报道只注意对新闻事件作一般性的描述和似是而非的评介,有时甚至因为关注耸人听闻的情节而忽视了新闻报道本该坚持的准确和客观。梅耶提倡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对象,用数据来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东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